Golang——GC原理

1.垃圾回收 的目的

将未被引用到的对象销毁,回收其所占的内存空间。

2.根对象是什么

  1. 全局变量:在编译器就能确定的存在于程序整个生命周期的变量。

  2. 执行栈:每个goroutine都包含自己的执行栈,这些执行栈上包含栈上的变量及指向分配的堆内存块的地址。

  3. 寄存器:寄存器的值可能表示一个指针,参与计算的这些指针可能指向某些赋值器分配的堆内存区块。

3.GC回收 的过程

GO目前采用的是三色标记法,可以将垃圾回收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回收阶段

在标记阶段开始的时候,会将所有的对象放置到白色队列中、

之后,从根对象出发扫描所有被引用到的对象,将其放入灰色队列。

然后,从灰色队列中取出待扫描的对象,将其引用到的对象放入灰色队列,并将自身转置到黑色队列中。不断重复这一个步骤,直到灰色队列为空。

标记阶段结束的时候,所有白色对象即为垃圾,是本次GC过程中需要进行回收的。

不过,三色标记法存在缺点,需要在标记阶段停止所有的goroutine,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TW。如果用户程序和GC标记并发执行,用户程序可能在标记执行的过程中修改对象的指针,导致将本该死亡的对象标记为存活和本该存活的对象标记为死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o v1.8之后使用混合写屏障技术来支持并发执行。但是仍然会导致程序暂停,不过暂停的的时间缩短至0.5ms以内。

开启写屏障后,指针发生传递和新分配的内存都会进行标记,本轮GC不会回收,下次GC时在确定。虽然写屏障不能完全消除STW,但是可以大大缩短STW的时间。

4.GC 触发时机

  1. 内存分配量达到阈值会触发GC

    阈值 = 上次GC内存分配量 * 内存增长额

    在go中的内存增加额由环境变量GOGC控制,默认为100,即内存增长一倍时触发GC

  2. 在堆上创建大于32KB对象的时候,会检测此时是否满足垃圾回收的条件,如果满足则直接进行垃圾回收

  3. 定时触发GC

    默认二分钟开启一次

  4. 主动触发

    程序代码中可以通过runtime.GC()方法主动触发GC

5.GC性能优化

  1. 减少对象分配的个数,采用复用对象或使用大对象组合多个小对象

  2. 在程序开发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内存逃逸现象的发生

相关推荐
java1234_小锋6 分钟前
一周学会Matplotlib3 Python 数据可视化-绘制自相关图
开发语言·python·信息可视化·matplotlib·matplotlib3
甄超锋7 分钟前
Java Maven更换国内源
java·开发语言·spring boot·spring·spring cloud·tomcat·maven
凢en38 分钟前
Perl——qw()函数
开发语言·perl
bobz9651 小时前
Python 项目打包为 Windows exe 最好用的工具是哪个?
后端
郝学胜-神的一滴1 小时前
基于C++的词法分析器:使用正则表达式的实现
开发语言·c++·程序人生·正则表达式·stl
用户21411832636021 小时前
超算挑战赛实战!AI 一键生成中医药科普短视频,青少年轻松学药材
后端
还是鼠鼠1 小时前
tlias智能学习辅助系统--Maven 高级-私服介绍与资源上传下载
java·spring boot·后端·spring·maven
追逐时光者1 小时前
2025 年程序员必备 TOP 10 高效实用工具
后端
20182 小时前
Supabase migration 开发实践
后端
灵魂猎手2 小时前
3. MyBatis Executor:SQL 执行的核心引擎
java·后端·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