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
系统转换
新老系统的转换
系统转换是指:新系统开发完毕,投入运行,取代现有系统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以实现与老系统的交接,有一下三种转换计划:
- 直接转换 :就是在确定新系统运行无误时立刻启用新系统,终止旧系统运行 ,风险很大。这种方式很节省人员、设备费用。一般适用于一些处理过程不太复杂、数据不太重要的场合。
- 并行转换 :是新旧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以后,新系统正式替代旧系统,风险较小。它的主要特点是安全、可靠,但费用和工作量都很大,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系统要新、旧两套并行工作 。对于较复杂的大型系统,它提供了一个与旧系统运行结果进行比较的机会,可以对新旧两个系统的时间要求、出错次数和工作效率给予公正的评价。当然,由于与旧系统并行工作,消除了尚未认识新系统之前的紧张和不安。
- 分段转换 :分期分批逐步转换 ,是直接和并行转换的集合,将大型系统分为多个子系统 ,依次试运行每个字系统,成熟一个子系统就转换一个子系统。同样适用于大型项目,只是更耗时,而且现有系统和新系统间混合使用,需要协调
好接口等问题。 - 数据转换与迁移 :将数据从日数据库迁移到新数据库中。有三种方法:系统切换前通过工具迁移、系统切换前采用手工录入、系统切换后通过新系统生成。
系统维护
-
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以定义为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这个软件的难易程度 ,可维护性是所有软件都应具有的基本特点,必须在开发阶段和其他软件工程阶段保证软件具有可维护的特点。其评价指标如下:
- 可理解性。指别人能理解系统的结构、界面、功能和内部过程的难易程度。模块化、详细设计文档、结构化设计和良好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都有助于提高可理解性。
- 可测试性。诊断和测试的容易程度取决于易理解的程度。为此,开发人员在系统设计和编程阶段就应尽力把程序设计成易诊断和测试的。此外,在进行系统维护时,应该充分利用在系统测试阶段保存下来的测试用例。
- 可修改性。诊断和测试的容易程度与系统设计所制定的设计原则有直接关系。模块的耦合、内聚、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的关系等都对可修改性有影响。
-
系统维护主要包括硬件维护、软件维护和数据维护。
-
软件维护:软件维护主要是指根据需求变化或硬件环境的变化对应用程序进行部分或全部修改,其包含内容如下:
- 正确性维护:是指改正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的错误。
- 适应性维护:是指使应用软件适应信息技术变化和管理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修改。
- 完善性维护:是指对已有的软件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中没有规定的功能与性能特征。
- 预防性维护:为了改进应用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为了适应未来的软/硬件环境的变化,应主动增加预防性的新的功能,以使应用系统适应各类变化而不被淘汰。
系统评价
- 按评价的时间与信息系统所处的阶段的关系 又可从总体上把广义的信息系统评价分成立项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项评价 。
- 立项评价:指信息系统方案在系统开发前的预评价,即系统规划阶段中的可行性研究。
- 中期评价:项目开发中期每个阶段的阶段评审,或者项目在开发中途遇到重大变故,评价是否还要继续。
- 结项评价:系统投入正式运行后 ,了解系统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要求而对系统进行的综合评价。
- 系统评价的指标
- 从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出发,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共同组成的系统,所以可以**按照运行效果和用户需求(人)、系统质量和技术条件(机)**这两条线案构造指标。
- 从信息系统的评价对象出发 ,对于开发方 来说,他们所关心的是系统质量和技术水平 ;对于用户方 而言,关心的是用户需求和运行质量 ;系统外部环境 则主要通过社会效益指标来反映。
-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 ,分别按系统成本、系统效益和财务指标3条线索建立指标。
练习题
系统可维护性是指维护人员理解、改正、改动和改进软件系统的难易程度,其评价指标不包括()。
A.可理解性
B.可测试性
C.可修改性
D.一致性
答案:D
软件交付给用户之后进入维护阶段,根据维护具体内容的不同将维护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采用专用的程序模块对文件或数据中的记录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等操作"的维护属于()。
A.程序维护
B.数据维护
C.代码维护
D,设备维护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