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六)激活函数的选择与介绍

激活函数

之前使用的 a = σ ( z ) a=\sigma(z) a=σ(z) ,其中 σ ( ) \sigma(~) σ( ) 便是激活函数。

在神经网络中,不同层的激活函数可以不同。

在学习中,一般以 g ( z ) g(z) g(z) 来表示激活函数。

为什么需要(线性)激活函数?

不需要激活函数就等同于使用线性激活函数 g ( z ) = z g(z)=z g(z)=z (恒等激活函数),那么使用单个样本下的双层网络代码就为:
G i v e n i n p u t x : a [ 0 ] = x z [ 1 ] = W [ 1 ] a [ 0 ] + b [ 1 ] a [ 1 ] = z [ 1 ] z [ 2 ] = W [ 2 ] a [ 1 ] + b [ 2 ] a [ 2 ] = z [ 2 ] \begin{align*} &Given~~input~~x:\\ &~~~~~~~~a^{[0]}=x\\ &~~~~~~~~z^{[1]}=W^{[1]}a^{[0]}+b^{[1]}\\ &~~~~~~~~a^{[1]}=z^{[1]}\\ &~~~~~~~~z^{[2]}=W^{[2]}a^{[1]}+b^{[2]}\\ &~~~~~~~~a^{[2]}=z^{[2]} \end{align*} Given input x: a[0]=x z[1]=W[1]a[0]+b[1] a[1]=z[1] z[2]=W[2]a[1]+b[2] a[2]=z[2]

将最后的结果展开,则 a [ 2 ] = z [ 2 ] = W [ 2 ] ( W [ 1 ] a [ 0 ] + b [ 1 ] ) + b [ 2 ] = ( W [ 2 ] W [ 1 ] ) a [ 0 ] + W [ 2 ] b [ 1 ] + b [ 2 ] a^{[2]}=z^{[2]}=W^{[2]}(W^{[1]}a^{[0]}+b^{[1]})+b^{[2]}=(W^{[2]}W^{[1]})a^{[0]}+W^{[2]}b^{[1]}+b^{[2]} a[2]=z[2]=W[2](W[1]a[0]+b[1])+b[2]=(W[2]W[1])a[0]+W[2]b[1]+b[2] ,其中 W [ 2 ] W [ 1 ] W^{[2]}W^{[1]} W[2]W[1] 可以看作 W ′ W^{'} W′ , W [ 2 ] b [ 1 ] + b [ 2 ] W^{[2]}b^{[1]}+b^{[2]} W[2]b[1]+b[2] 可以看作 b ′ b^{'} b′ ,最终可等效为 a [ 2 ] = W ′ a [ 0 ] + b ′ a^{[2]}=W^{'}a^{[0]}+b^{'} a[2]=W′a[0]+b′ 。

这说明,如果没有激活函数,或者是其他线性激活函数,那么无论层数多深,总会存在与之等效的单层神经网络,那么深度学习的意义就没有了,就变成了单纯的逻辑回归了。

特例

针对回归问题,输出层可以使用线性激活函数,而隐藏层依旧不可以。

sigma函数

g ( z ) = σ ( z ) g(z)=\sigma(z) g(z)=σ(z)

公式: a = σ ( z ) = 1 1 + e − z a=\sigma(z)=\frac{1}{1+e^{-z}} a=σ(z)=1+e−z1 。

函数图像:

梯度/斜率/导数:
g ′ ( z ) = d d z g ( z ) = 1 1 + e − z ( 1 − 1 1 + e − z ) = g ( z ) [ 1 − g ( z ) ] \begin{align*} g^{'}(z)=\frac{d}{dz}g(z)&=\frac{1}{1+e^{-z}}(1-\frac{1}{1+e^{-z}})\\ &=g(z)[1-g(z)] \end{align*} g′(z)=dzdg(z)=1+e−z1(1−1+e−z1)=g(z)[1−g(z)]

导数图像:

使用:在**++二元分类++**问题上(输出层的结果为0~1),输出层的激活函数可以使用sigma函数。

禁用:在非二元分类问题上,禁用,即使是二元分类问题,隐藏层中也不能用。

缺点: z z z 非常大或者非常小时, σ ( z ) \sigma(z) σ(z) 函数的梯度(斜率)会很小,会形成梯度消失问题,从而拖慢梯度下降算法。

双曲正切函数

g ( z ) = t a n h ( z ) g(z)=tanh(z) g(z)=tanh(z)

公式: a = t a n h ( z ) = e z − e − z e z + e − z a=tanh(z)=\frac{e^z-e^{-z}}{e^z+e^{-z}} a=tanh(z)=ez+e−zez−e−z 。

函数图像:

优点:可达到"数据中心化"的效果,即数据平均值接近 0 0 0 。

缺点:① 二元分类问题上(输出层的结果为0~1),输出层不能用。

​ ② z z z 非常大或者非常小时, t a n h ( z ) tanh(z) tanh(z) 函数的梯度(斜率)会很小,会形成梯度消失问题,从而拖慢梯度下降算法。

梯度/斜率/导数:
g ′ ( z ) = d d z g ( z ) = 1 − g 2 ( z ) \begin{align*} g^{'}(z)=\frac{d}{dz}g(z)=1-g^{2}(z) \end{align*} g′(z)=dzdg(z)=1−g2(z)

导数图像:

线性修正单元(ReLU)

g ( z ) = R e L U ( z ) g(z)=ReLU(z) g(z)=ReLU(z)

现在已经变成隐层激活函数的默认选择了。

公式: a = R e L U ( z ) = m a x { 0 , z } a=ReLU(z)=max\{0,z\} a=ReLU(z)=max{0,z} 。

函数图像:

P.S.: z = 0 z=0 z=0 这一点的导数不存在,但在编程中,刚好 z = 0 z=0 z=0 的概率非常之低,所以不用担心。或者自己可以给 z = 0 z=0 z=0 点的导数赋值。

**注意:**ReLU并不是线性激活函数,其导数并不是在全域都为恒定值。

梯度/斜率/导数:
g ′ ( z ) = { 0 , if z < 0 1 , if z ≥ 0 \begin{align*} g^{'}(z)=\begin{cases} 0, & \text {if z\<0}\\ 1, & \text {if z≥0}\\ \end{cases} \end{align*} g′(z)={0,1,if z<0if z≥0
z = 0 z=0 z=0 处的导数,可以人为定义成 1 1 1 或 0 0 0 。

导数图像:

带泄露ReLU(Leaky ReLU)

g ( z ) = L e a k y R e L U ( z ) g(z)=Leaky~ReLU(z) g(z)=Leaky ReLU(z)

公式: a = L e a k y R e L U ( z ) = m a x { b ⋅ z , z } a=Leaky~ReLU(z)=max\{b·z,z\} a=Leaky ReLU(z)=max{b⋅z,z} , b b b 可以取 0.01 0.01 0.01 。

函数图像:

梯度/斜率/导数:
g ′ ( z ) = { 0.01 , if z < 0 1 , if z ≥ 0 \begin{align*} g^{'}(z)=\begin{cases} 0.01, & \text {if z\<0}\\ 1, & \text {if z≥0}\\ \end{cases} \end{align*} g′(z)={0.01,1,if z<0if z≥0
z = 0 z=0 z=0 处的导数,可以人为定义成 1 1 1 或 0.01 0.01 0.01 。

导数图像:

相关推荐
Qspace丨轻空间18 分钟前
屋顶气膜网球馆:智慧城市资源利用之道—轻空间
人工智能·科技·安全·智慧城市·娱乐
Qspace丨轻空间21 分钟前
移动宴会厅:灵活便捷的宴会新选择—轻空间
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娱乐
WenGyyyL1 小时前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区别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xuehaishijue1 小时前
江上场景目标检测系统源码分享
人工智能·目标检测·计算机视觉
Hello.Reader2 小时前
深度学习经典模型解析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正义的彬彬侠2 小时前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人工智能·线性代数·机器学习·矩阵
Vodka~2 小时前
深度学习——D2(数据操作)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include<菜鸡>2 小时前
深度学习电脑独显GPU占用一直0%解决方式
图像处理·pytorch·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