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包含了系统在启动时挂载文件系统和存储设备的详细信息。
决定了哪些设备或分区在启动时应该被自动挂载,以及它们的挂载选项和挂载点。
文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文件系统或设备的挂载配置,
通常包含六个字段,这些字段之间用空格或制表符(Tab)分隔。
<file system> <mount point> <type> <options> <dump> <pass>
<file system>
要挂载的设备或文件系统
<mount point>
挂载点,即文件系统在Linux中的访问路径
<type>
文件系统的类型(如ext4、xfs、ntfs、swap、tmpfs等)
<options>
挂载选项,用于指定挂载时的行为。这些选项可以用逗号分隔,常见的选项包括rw/ro:指定挂载为读写模式或只读模式。
auto/noauto:指定文件系统是否在启动时自动挂载。
exec/noexec:指定是否允许在该文件系统上执行二进制文件。
suid/nosuid:指定是否允许设置用户ID(SUID)和组ID(SGID)。
user/nouser:指定是否允许普通用户挂载该文件系统。
defaults:使用默认的挂载选项,通常包括rw、suid、dev、exec、auto、
nouser和async
<dump>
该字段用于dump备份工具,决定文件系统是否需要被dump备份。
0表示不备份,
1表示每天备份,
2表示不定期备份。
<pass>
开机时fsck命令检查文件系统的顺序。
0表示不检查,
1表示最先检查(通常是根文件系统),
其他值表示在1之后按数字顺序检查。
更改/etc/fstab文件后,通常需要重启系统或运行mount -a命令使更改生效。
编辑/etc/fstab文件时必须谨慎,错误的配置可能导致系统无法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