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93. Kubelet 与 kubeproxy 作用。Kubeproxy 的三种代理模式和各自的原理以及它们的区别。](#93. Kubelet 与 kubeproxy 作用。Kubeproxy 的三种代理模式和各自的原理以及它们的区别。)
特别说明:
题目 1-68 属于【Kubernetes】的常规概念题,即 " 汇总(一)~(二十二)" 。
题目 69-113 属于【Kubernetes】的生产应用题。
93. Kubelet 与 kubeproxy 作用。Kubeproxy 的三种代理模式和各自的原理以及它们的区别。
(一)Kubelet 与 kubeproxy 作用:
(1)kubelet:
kubelet 进程用于处理 master 下发的任务,管理 pod 中的容器,注册自身所在的节点。
(2)kube-proxy 运行机制解析:
kube-proxy 本质上类似一个反向代理。我们可以把每个节点上运行的 kube-proxy 看作 service 的透明代理兼 LB。
(3)Service:
Service 是 k8s 中资源的一种,也是 k8s 能够实现减少运维工作量,甚至免运维的关键点,我们公司的运维都要把服务搭在我们集群里,接触过的人应该都能体会到其方便之处。
Service 能将 pod 的变化屏蔽在集群内部,同时提供负载均衡的能力,自动将请求流量分布到后端的 pod,这一功能的实现靠的就是 kube-proxy 的流量代理,一共有三种模式:userspace、iptables 以及 ipvs。
(二)Kubeproxy 的三种代理模式:
(1)userspace:
① 为每个 service 在 node 上打开一个随机端口(代理端口)。
② 建立 iptables 规则,将 clusterip 的请求重定向到代理端口。
③ 到达代理端口(用户空间 userspace )的请求再由kubeproxy 转发到后端 pod。
④这里为什么需要建 iptables 规则:
因为 kube-proxy 监听的端口在用户空间,所以需要一层 iptables 把访问服务的连接重定向给 kube-proxy 服务,这里就存在内核态到用户态的切换,代价很大,因此就有了iptables。
(2)iptables:
① kube-proxy 不再负责转发,数据包的走向完全由iptables规则决定,这样的过程不存在内核态到用户态的切换,效率明显会高很多。
② 但是随着 service 的增加,iptables 规则会不断增加,导致内核十分繁忙(等于在读一张很大的没建索引的表)。
(3)ipvs:
用 ipset 存储 iptables 规则 ,这样规则的数量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而在查找时就类似hash 表的查找。
"【Kubernetes】常见面试题汇总" 系列文章,可点击链接查看专栏详情:K8s 面试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