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中的 K-均值聚类算法及其优缺点

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主要用于将数据集划分成K个不同的簇。以下是对K-均值聚类算法及其优缺点的讲解:

算法步骤:

  1. 随机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
  2. 针对每个数据点,计算其与每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对应的簇中。
  3. 更新聚类中心的位置,即将每个簇的所有数据点的均值作为该簇的新聚类中心。
  4. 重复第2和第3步,直到聚类中心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优点:

  1. 简单直观:算法易于理解和实现。
  2. 可扩展性:算法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3. 高效性: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低,一般情况下迭代次数较少。

缺点:

  1. 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量K:在实际应用中,聚类数量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较大,需要通过试验和领域知识进行调整。
  2. 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不同的初始聚类中心会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可能陷入局部最优解。
  3. 对异常值敏感:异常值可能会造成聚类中心的偏移,从而影响聚类结果。

总结: 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简单、直观且高效的聚类算法,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然而,算法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量K,并且对初始聚类中心和异常值较为敏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算法的优缺点并进行调整。

相关推荐
acstdm17 分钟前
DAY 48 CBAM注意力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摸爬滚打李上进1 小时前
重生学AI第十六集:线性层nn.Linear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神经网络·机器学习
asyxchenchong8882 小时前
ChatGPT、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助力高效办公、论文与项目撰写、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建模
机器学习·语言模型·chatgpt
BFT白芙堂4 小时前
睿尔曼系列机器人——以创新驱动未来,重塑智能协作新生态(上)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睿尔曼机器人
羊小猪~~4 小时前
【NLP入门系列五】中文文本分类案例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考研·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分类·数据挖掘
李师兄说大模型4 小时前
KDD 2025 | 地理定位中的群体智能:一个多智能体大型视觉语言模型协同框架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deepseek
网安INF5 小时前
深层神经网络:原理与传播机制详解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
超龄超能程序猿7 小时前
(1)机器学习小白入门 YOLOv:从概念到实践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30-06Springfield14 小时前
人工智能概念之七:集成学习思想(Bagging、Boosting、Stacking)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集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