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中的 K-均值聚类算法及其优缺点

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无监督学习算法,主要用于将数据集划分成K个不同的簇。以下是对K-均值聚类算法及其优缺点的讲解:

算法步骤:

  1. 随机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
  2. 针对每个数据点,计算其与每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所对应的簇中。
  3. 更新聚类中心的位置,即将每个簇的所有数据点的均值作为该簇的新聚类中心。
  4. 重复第2和第3步,直到聚类中心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优点:

  1. 简单直观:算法易于理解和实现。
  2. 可扩展性:算法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3. 高效性: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低,一般情况下迭代次数较少。

缺点:

  1. 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量K:在实际应用中,聚类数量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较大,需要通过试验和领域知识进行调整。
  2. 对初始聚类中心敏感:不同的初始聚类中心会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可能陷入局部最优解。
  3. 对异常值敏感:异常值可能会造成聚类中心的偏移,从而影响聚类结果。

总结: K-均值聚类算法是一种简单、直观且高效的聚类算法,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然而,算法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量K,并且对初始聚类中心和异常值较为敏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算法的优缺点并进行调整。

相关推荐
空白到白1 小时前
机器学习-聚类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聚类
zzywxc7872 小时前
AI在金融、医疗、教育、制造业等领域的落地案例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金融·prompt·流程图
非门由也3 小时前
《sklearn机器学习——回归指标2》
机器学习·回归·sklearn
Learn Beyond Limits3 小时前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Decision Tree Model|决策树模型学习过程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学习·决策树·机器学习·ai
数据爬坡ing4 小时前
从挑西瓜到树回归:用生活智慧理解机器学习算法
数据结构·深度学习·算法·决策树·机器学习
m0_677034354 小时前
机器学习-异常检测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Christo37 小时前
TFS-2003《A Contribution to Convergence Theory of Fuzzy c-Means and Derivatives》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
Yingjun Mo7 小时前
1. 统计推断-ALMOND收敛性分析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
Loving_enjoy7 小时前
YOLOv11改进大全:从卷积层到检测头,全方位提升目标检测性能
经验分享·机器学习·迁移学习·facebook
天上的光8 小时前
大模型——剪枝、量化、蒸馏、二值化
算法·机器学习·剪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