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分布式,区块链笔记: Libp2p分散打孔 2022 IEEE 第 42 届分布式计算系统国际会议研讨会 (ICDCSW)

Decentralized Hole Punching

1 INTRODUCTION

  • 消费者设备以及公司网络中的计算机通常位于网络地址转换器(NAT)和(或)防火墙后面。这些设备通常允许(相对)不受阻碍地从网络内部访问互联网,但会阻止从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到网络上的本地机器的传入连接。
  • 虽然这种网络配置提供了安全和隐私优势,但它对对等(p2p)应用程序的连接提出了重大挑战[6]。在大多数对等网络中,只有一小部分节点资源充足且可公开访问。大多数节点在有限的资源和防火墙和/或NAT后面运行。这些有限节点之间的直接连接是对等网络整体正常运行的关键。因此,已经开发了所谓的"hole punching"技术,以促进位于此类NAT和防火墙后面的节点之间建立直接连接。最近的测量[?]发现IPFS p2p网络中约52%的节点位于NAT之后。
  • 传统上,启动需要运行STUN(NAT会话穿越实用程序/Session Traversal Utilities for NAT)的协调服务器和ICE(交互式连接建立/Interactive 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的协调
  • 因此,分散这种基础设施使网络更能抵御有针对性的攻击和诱惑的审查,同时消除了维护服务器的必要性。

2 NATSANDFIREWALLS

  • NAT可以通过将地址从内部网络中的节点映射到外部(面向互联网)地址的方式进行分类。本文将使用RFC 4787[5]中使用的术语。一般来说,NAT是一种将内部地址元组 𝑋 : 𝑥 𝑋:𝑥 X:x(IP和端口)映射到外部地址元组 𝑋 ′ : 𝑥 ′ 𝑋':𝑥' X′:x′的设备。NAT类型是通过查看由NAT配置的结果( 𝑋 1 ′ : 𝑥 1 ′ 𝑋_1':𝑥_1' X1′:x1′与 𝑋 2 ′ : 𝑥 2 ′ 𝑋_2':𝑥_2' X2′:x2′)与外部地址( Y 1 : y 1 Y_1:y_1 Y1:y1和 Y 2 : y 2 Y_2:y_2 Y2:y2)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的。
    • Endpoint-Independent Mapping: 对于所有地址( Y 1 : y 1 Y_1:y_1 Y1:y1、 Y 2 : y 2 Y_2:y_2 Y2:y2),从同一内部地址 𝑋 : 𝑥 𝑋:𝑥 X:x发送的数据包都映射到同一地址 𝑋 ′ : 𝑥 ′ 𝑋':𝑥' X′:x′。
    • Endpoint-Dependent Mapping: 从同一内部地址 𝑋 : 𝑥 𝑋:𝑥 X:x发送的数据包映射到不同地址 𝑋 ′ : 𝑥 ′ 𝑋':𝑥' X′:x′。当发送到不同的地址元组时,组合 Y 1 : y 1 Y_1:y_1 Y1:y1和 Y 2 : y 2 Y_2:y_2 Y2:y2不同(称为地址和端口相关映射),或者当发送到不同的IP地址时, Y 1 Y_1 Y1和 Y 2 Y_2 Y2不同(称为地址相关映射)。
  • 使用端点无关映射的NAT可以可靠地打孔。节点可以依赖其外部地址 𝑋 ′ : 𝑥 ′ 𝑋':𝑥' X′:x′来保持稳定,并将此地址通告给其他节点。另一方面,没有可靠的方法使用端点依赖映射来穿透NAT;难点在于预测NAT将分配的端口,随着并发连接尝试的增加,这会变得更加困难。
  • 就我们的目的而言,在最基本的配置中,防火墙在概念上比NAT更简单。防火墙确保来自网络外部地址的数据包只有在之前(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从网络内部发送到同一地址时才能通过防火墙。

3 DIRECT CONNECTI ON ESTABLISHMENT IN LIBP2P

  • libp2p使用流多路复用连接,要么利用QUIC流,要么在TCP连接的情况下应用流多路复用器。连接始终是加密的,节点在加密握手期间验证彼此的身份。
  • 运行在libp2p之上的应用程序协议从libp2p堆栈请求流,以便与对等体交换应用程序数据。同时,libp2p本身使用流来运行各种libp2p内部协议。
  • 在下文中,我们将描述如何利用各种libp2p功能在NAT和防火墙中打孔。

3.1 Identify Protocol

  • Identify通常是在新建立的libp2p连接上运行的第一个协议。它服务于libp2p堆栈中的各种用例,但为了讨论的目的,它提供了与STUN协议(RFC 8489[2])大致相似的功能。对等体将观察到的地址(以及其他信息)发送给新连接的对等体。这允许该节点发现其公共IP地址和端口,并推断其是否位于NAT之后。通过观察来自多个对等体的报告地址,该节点还可以推断其位于使用端点依赖或端点独立映射(endpoint-dependent or endpoint-independent mappings)的NAT之后。
  • 使用Identify而不是STUN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它本质上是免费的,因为它重用了现有的连接。第二,
    它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基础设施或配置,因为libp2p网络上的绝大多数节点都支持此协议。第三,可以假设该信息比从STUN连接中获得的信息更可靠,因为该连接利用了与穿孔连接相同的传输协议集。

3.2 AutoNAT Protocol

  • AutoNAT协议是2018年推出的libp2p协议。它用于确定节点的可达性。Identify无法提供这些信息:仅仅知道NAT在传出的数据包上使用某个IP地址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他节点能够从互联网成功拨打该地址。
  • 使用AutoNAT,节点可以请求peer在一组给定的地址上拨打新连接。然后,peer会报告是否成功建立了新的连接,以及具体的地址。
  • 如果这些定期回拨成功,则节点可以得出结论,它不在阻止传入连接的NAT或防火墙之后。在下文中,我们称之为"公共节点"。另一方面,如果这些回拨尝试经常失败,则节点可以得出结论,它无法接收传入连接(在没有事先协调的情况下),并被称为"专用节点(private node)"。公共节点向私有节点提供(有限的)中继服务。相反,私有节点可能会开始搜索并获取中继服务器的预订,以便稍后与其他节点协调打孔。

3.3 Circuit v2 Protocol

  • Circuitv2是一种中继协议,主要用于协调打孔。该协议的设计非常轻量级,因为运行中继服务器在处理能力或带宽方面不会产生任何不可忽视的成本。
  • 虽然这意味着默认情况下Circuit v2中继不能用作TURN风格(RFC 8656[3])的中继服务器,该服务器在两个节点之间中继整个流量,但它允许网络上绝大多数公共libp2p节点提供中继服务。
  • 为了实现这种最小的占地面积,Circuit v2采用了多种策略:首先,希望使用中继服务的专用节点需要获得该中继的预留。中继服务器限制当前预订的数量,并在达到限制后拒绝传入的预订请求。其次,每个保留仅在特定持续时间内有效,并且只允许在时间有限的中继连接中交换有限数量的数据。
  • 一旦获得预订,private node就会确保与中继服务器的连接保持活动状态------毕竟,中继将无法拨打与该节点的连接。在实践中,private node试图同时与几个中继进行预订。
  • 在获得预订后,节点通告它可以通过中继服务器访问。然后,其他节点能够首先连接到中继服务器,然后要求中继将连接"rely(转发; 转播)"到private node。为此,中继服务器向private node点打开一个新流,并向其通知传入的连接尝试。一旦private node同意建立连接,中继器就会将外部节点流中的所有数据复制到此流上,反之亦然,从而在两个节点之间有效地创建双向字节流。
  • 这两个节点使用此字节流建立虚拟(加密)libp2p连接。这意味着恶意中继无法拦截或更改中继连接上发送的数据。它能做的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停止转发数据,这是libp2p节点能够很好地处理的情况------互联网上的连接经常因各种原因中断。

3.4 HolePunchCoordination (DCUtR- Direct Connection Upgrade through Relay)

  • 节点使用DCUtR协议(通过中继进行直接连接升级,Direct ConnectionUpgradethrough Relay)来协调通过中继连接建立直接连接。该协议的设计非常轻量级,在正常情况下,流只需要2次网络往返,每个方向的交换量小于500字节。
  • 一旦私有节点接受中继连接,即被视为协议的发起者,协议交互就会被触发。此时,它不知道其对等节点是公共节点还是私有节点,但它确实通过身份验证获得了对等节点的地址。如果对等体是公共节点,则不需要打孔:发起者可以简单地拨打与对等体的直接连接。这被称为连接反转,如图2所示。
  • 如果直接连接尝试失败,发起者会得出结论,其对等方最有可能位于NAT本身之后,并开始打孔过程以建立直接连接,如3所示。
  • 交换的第一条消息是CONNECT消息。它包含节点可用于打孔的地址列表。发起者将此消息发送给其对等方,对等方以CONNECT消息进行回复。发起者使用这些消息的交换来测量中继连接的网络往返时间。

  • 发起者在同一流上以SYNC消息进行响应。当对等方收到此消息时,它会立即开始拨打发起者的地址(如CONNECT消息中所传达的)。启动器等待一半的往返时间(如前一步所测量的),然后它也开始建立直接连接。假设两个对等体之间的路径是对称的,则此同步过程会导致两个节点大约同时向其对等体发送第一个数据包,从而创建所需的NAT映射,让对等体的数据包通过。

  • 用于建立直接连接的确切机制取决于传输协议。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描述打孔如何在TCP和QUIC上工作。

  • 一旦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了方向连接,就不再需要中继连接,并且可以由端点主动关闭。

  • 3.4.1 HolePunchingonTCP. TCP打孔是一个经过充分探索的概念。它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与正常的、众所周知的TCP三次握手(SYN、SYN-ACK、ACK)相反,当两个节点在发送SYN后都收到SYN包(而不是SYN-ACK包)时,也可以建立TCP连接。这被称为TCP同步开放[7]。上一节中描述的协调过程确保两个节点同时发送各自的SYN数据包。

  • 3.4.2 Hole Punching on QUIC. 为了打孔QUIC连接,我们采用了一种据我们所知以前文献中没有描述过的技术。

  • 与TCP相反,TCP同步开放用于建立连接,从每一侧启动QUIC连接将导致两个单独的连接,因为每个QUIC连接都由其QUIC连接ID唯一标识。

  • 相反,我们使用协调的角色来确定节点的行为:"客户端"角色开始拨打QUIC连接,而"服务器"发送一些UDP数据包,其中包含发往其他节点的随机有效载荷。这些数据包的唯一目的是创建NAT映射,以允许客户端的数据包通过NAT。

4 HOLE PUNCHING IN THE WILD

4.1 Preliminary Results

  • 在协议开发过程中,我们与协议实验室的约45名志愿者进行了对照实验。该设置由一个有限的中继服务器、一个在线状态服务器和参与者节点组成。参与者运行一个小型守护进程,宣布其存在,并定期尝试与其他参与者建立直接连接。这使我们能够用住宅网络和NAT设备测试我们的打孔程序。

  • 在TCP和QUIC上,打孔成功率分别为86%和93%。绝大多数打孔尝试在第一次尝试时就成功了,我们能够证明重试3次以上并没有提高成功率。

5 CONCLUSIONS

  • 我们提出了libp2p的打孔机制,在NAT和/或防火墙后面的对等体之间建立直接连接,而不依赖于集中式基础设施。当前的设置允许使用与端点无关的映射在NAT中打孔,并且可以扩展到将来使用其他NAT类型的技术。打孔机构已集成到go-libp2p和rust-libp2p中。随着2021年12月发布的v0.11.0 go ipfs版本[8],默认情况下,IPFSnetwork中的所有公共节点都启用了Circuitv2,到撰写本文时(2022年2月),这大约相当于所有公共节点的20%。一旦在NAT和/或防火墙后面的IPFS节点上默认启用,我们计划进行全面的测量,评估整个异构IPFS网络的打孔成功率。
相关推荐
想做富婆3 小时前
大数据,Hadoop,HDFS的简单介绍
大数据·hadoop·分布式
霍格沃兹测试开发学社测试人社区4 小时前
软件测试丨消息管道(Kafka)测试体系
软件测试·分布式·测试开发·kafka
weisian1515 小时前
消息队列篇--原理篇--RocketMQ和Kafka对比分析
分布式·kafka·rocketmq
ShareBeHappy_Qin6 小时前
ZooKeeper 中的 ZAB 一致性协议与 Zookeeper 设计目的、使用场景、相关概念(数据模型、myid、事务 ID、版本、监听器、ACL、角色)
分布式·zookeeper·云原生
黄名富15 小时前
Kafka 日志存储 — 日志索引
java·分布式·微服务·kafka
DM很小众15 小时前
Kafka 和 MQ 的区别
分布式·kafka
sjsjsbbsbsn16 小时前
基于注解实现去重表消息防止重复消费
java·spring boot·分布式·spring cloud·java-rocketmq·java-rabbitmq
罗_三金17 小时前
(14)Chainlink VRF(可验证随机函数)详细介绍
web3·区块链·dapp·chainlink·vrf
重生之Java再爱我一次17 小时前
Hadoop集群搭建
大数据·hadoop·分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