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分布式 - 主从复制

Redis:分布式 - 主从复制


概念

Redis的最佳应用,还是要在分布式系统中。对于非分布式系统,也就是只有一个主机提供服务,此时一旦该主机崩溃,那么整个服务就崩溃了,这称为单点问题

因此引入分布式系统,多个主机共同完成一个服务,既能提高服务并发的能力,又能避免单点问题,就算一个主机崩溃了,还有其他主机可以处理服务。

而分布式系统,常见的模式为以下三种:

  1. 主从模式
  2. 主从 + 哨兵模式
  3. 集群模式

主从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有主服务器(主节点)和从属服务器从节点,此时从节点的所有数据都要去和主节点同步。那么从节点就要去复制主节点的数据,在Redis中,从节点复制了主节点的数据后,不允许修改,确保了数据完全来自于主节点。

这种模式下,写入操作都会分配给主节点,而所有查询操作都分配给从节点,这样就能保证主节点的数据都是最新的,从节点通过数据同步,完成数据更新。

本博客讲解Redis的主从模式。


配置主从模式

由于大部分人手上都只有一台主机或者云服务器,此时想要打造一个分布式系统就需要用一些其他技巧,而不是真的在多个主机上部署分布式。

其实在一台主机上,是可以允许多个redis-server进程的,只要保证每个进程的端口号不同,那么就可以有多个redis-server存在。

首先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创建一个目录,用于存放从节点的配置文件:

拷贝redis,conf配置文件到当前目录,由于我打算创建两个丛节点,所以拷贝了两份。

找到port选项:

cpp 复制代码
# Accept connections on the specified port, default is 6379 (IANA #815344).
# If port 0 is specified Redis will not listen on a TCP socket.
port 6379

默认的端口号是6379,此端口号修改为其它端口,不要与主节点冲突。

找到daemon选项

cpp 复制代码
# By default Redis does not run as a daemon. Use 'yes' if you need it.
# Note that Redis will write a pid file in /var/run/redis.pid when daemonized.
# When Redis is supervised by upstart or systemd, this parameter has no impact.
daemonize yes

保证该选项是yes,这样Redis才能在后台运行。

修改这两个配置文件后,通过以下指令启动:

cpp 复制代码
redis-server 配置文件地址

启动后通过ps查看,可以看到同时有三个Redis在运行:

我绑定的三个端口分别是:637963806381

想要启动不同的客户端,只需要通过-p选项指定不同的端口:

但是此时三个节点是单独的三个服务,还没有构成主从结构。

配置主从需要通过slaveof,有以下三种方式:

  1. 在配置⽂件中加⼊slaveof {masterHost} {masterPort},当Redis启动时生效
  2. redis-server 启动命令时加⼊ --slaveof {masterHost} {masterPort}
  3. 直接使⽤redis命令:slaveof {masterHost} {masterPort}

此处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完成主从配置,因为其是持久的,后两种方式在每车次启动时都要输入额外的命令。

在两个slave.conf的最末尾加上以下内容:

cpp 复制代码
# 配置主从复制
slaveof 127.0.0.1 6379

再重启两个服务,此时两个节点就变成了主节点的从节点了。

要先杀掉两个进行,kill -9 PID

随后再通过之前的命令启动:

cpp 复制代码
redis-server ./slave1.conf 
redis-server ./slave2.conf 

通过netstat查看网络情况:

可以发现,除了三个redis-server,还有很多其它的redis网络连接,这是因为主从之间,要进行数据传输,所以要创建额外的网络连接。

测试一下:

左侧端口为6379主节点,右侧为6380从节点,主节点设置key1 111,从节点可以get得到,但是当从节点试图写入数据,发生报错,表示不允许修改数据。


info replication

通过指令info replication,可以查看主从相关的信息。

  • 主节点6379
bash 复制代码
127.0.0.1:6379>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2
slave0:ip=127.0.0.1,port=6380,state=online,offset=1602971,lag=0
slave1:ip=127.0.0.1,port=6381,state=online,offset=1602971,lag=0
master_failover_state:no-failover
master_replid:23006f1139dc753a96d489311987709770f6c36d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1602971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1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551881
repl_backlog_histlen:1051091
  • role:表示当前节点为主节点

  • connected_slaves:当前有两个从节点

  • slave0:第一个从节点的相关信息,

    • ip:地址
    • port:端口
    • state:状态
    • offset:同步情况,多个从节点的该值可能不同,因为同步是要时间的
    • lag:当前主从节点之间数据传输的延迟
  • master_replid:主节点的专属id

  • offset:主节点的数据进度,与从节点的offset匹配,如果从节点的offset小于主节点,说明从节点没有同步完毕,数据版本是落后的

  • repl_backlog_xxx:积压缓冲区,后续讲解

  • 从节点6380

bash 复制代码
127.0.0.1:6380>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slave
master_host:127.0.0.1
master_port:6379
master_link_status:up
master_last_io_seconds_ago:1
master_sync_in_progress:0
slave_read_repl_offset:1602985
slave_repl_offset:1602985
slave_priority:100
slave_read_only:1
replica_announced:1
connected_slaves:0
master_failover_state:no-failover
master_replid:23006f1139dc753a96d489311987709770f6c36d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master_repl_offset:1602985
second_repl_offset:-1
repl_backlog_active:1
repl_backlog_size:1048576
repl_backlog_first_byte_offset:551895
repl_backlog_histlen:1051091
  • master_xxx:主节点的一些信息
  • slave_priority:一个优先级,如果主节点崩溃了,会从新选主节点,与该优先级有关
  • master_replid:主节点的id

这些内容也不需要记忆,可以去官网查询,官方文档有很详细的解释。


slave-read-only

默认情况下,从节点只能读取数据。其实从节点也可以通过配置文件修改的,只需要把slave-read-only=no,此时从节点就可以修改数据。但是要注意的是,从节点修改的数据,是不会同步给主节点的,这就会导致主从的数据不一致,所以不要修改这个配置文件。


tcp-nodelay

Redis主从之间,是通过TCP连接完成数据的同步的,在TCP内部,有一个nagel算法,它是一种捎带应答机制的实现。如果启用了该选项,那么TCP的延迟就会变高,但是消耗的带宽会降低。

而主从之间有时候需要高频同步数据,这就对TCP延迟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延迟太大,主从数据不一致,查询时就很有可能得到过期的数据。那么此时就可以通过设置tcp-nodelay,关闭这个nagel算法,这样虽然带宽增加了,但是延迟就会降低。

这两种方式传输没有好坏之分,而是根据场景需求,如果网络环境比较复杂,消耗带宽太高,就很容易丢包,这就得不偿失了。比如在同一个机房内部署的服务器,那么此时网络就很简单,建议关闭这个nagel算法。但是如果是跨越很远的数据传输,比如说在好几个地域布置了机房,构建了一个跨越全国甚至全球的分布式系统,此时还是开启这个nagel比较好。


命令

slaveof

  • slaveof no one用于断开主从关系,从节点执行该命令后,就不再有主节点了,而是自成主节点。

示例:

从节点6380执行slaveof no one后,再次info replicationrole:master说明此时自己已经是主节点了,不再从属其他节点。要注意的是,从节点变成主节点后,原先的数据不会丢失,可以继续操作原先的数据。

  • slaveof用于设置当前节点为其它节点的主节点。

语法:

bash 复制代码
slaveof ip port 

示例:

此处通过slaveof重新将6379设置为了6380的主节点。

不论是salveof,还是slaveof no one,都是临时修改主从关系,一旦服务重启,仍然依照配置文件设置主从关系。


主从结构

Redis中,有很多种主从的组织方式,它们构成了不同的拓扑结构。

一主一从

最简单的主从结构,自然是一主一从,如下:

这种结构的功能,一般是为了防止单点问题,如果主节点崩溃,此时从节点立刻代替主节点完成服务。当写命令并发量较高时,从节点上开始AOF持久化方式,但是主节点只使用RDB方式。这样从节点就代替主节点完成持久化,而主节点可以空出更多的资源来完成写入操作。

但是这种方式要关闭主节点的自动重启功能,因为主节点使用RDB持久化,此时数据往往不是最新的。一旦主节点重启,那么就会通过RDB恢复数据,导致主节点得到旧数据。而这个旧数据又会同步给从节点,此时从节点的AOF新数据就被旧数据覆盖了,这就很坑了。


一主多从

实际上,数据库的查询操作频率是远大于插入操作的,所以一主多从往往是更常见的选择,让多个从节点完成读取数据的任务,来提高并发能力。

  • 星形结构

这种情况下,往往还需要一个负载均衡器,来分发读取的流量到多个从节点上,让多个从节点接收差不多的访问量。

但是这就会导致主节点要同时与好几个从节点进行数据同步,那么主节点的网络压力会很大,因此又出现了以下的树形结构。

  • 树形结构

这种结构下,主节点只需要与少量的从节点进行同步,而其它节点作为从节点的从节点,完成二次同步。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主节点的网络压力,但是这种情况下,数据的同步时间会变长,因为要经过多层的同步。

树形结构和星形结构也是各有优劣,如果希望降低同步的时延,不怕主节点承担太多网络压力,就用星形结构。如果希望主节点的网络压力得到缓解,可以牺牲一部分同步时延,那么使用树形结构。


主从复制流程

接下来看一下主从关系是如何建立的,流程如下:

  1. 保存主节点信息:

保存主节点的ipport等信息

  1. 建立主从TCP连接

从节点内部通过每秒运行的定时任务维护复制相关逻辑,当定时任务发现存在新的主节点后,会尝试与主节点建立基于TCP 的网络连接。如果从节点无法建立连接,定时任务会无限重试直到连接成功或者用户停止主从复制。

  1. 从节点发送ping命令

连接建立成功之后,从节点通过 ping命令确认主节点在应用层上是工作良好的。

  1. 权限验证

如果主节点设置了requirepass 参数,则需要密码验证,从节点通过配置 masterauth参数来设置密码。如果验证失败,则从节点的复制将会停止。

  1. 同步数据集

对于首次建立复制的场景,主节点会把当前持有的所有数据全部发送给从节点,这步操作基本是耗时最长的,所以又划分称两种情况:全量同步部分同步

  1. 命令持续复制

当从节点复制了主节点的所有数据之后,针对之后的修改命令,主节点会持续的把命令发送给从节点,从节点执行修改命令,保证主从数据的一致性。

接下来详细讲解一下,到底Redis是如何完成第5,6步骤中数据的同步的。


数据同步命令

Redis中提供了一个命令psync,其可以完成主从之间的数据同步过程。

语法:

cpp 复制代码
psync replcationid offset

这两个参数,需要进行简单的讲解。

  • replication id

replid称为复制ID,每次主节点重启,或者从节点晋升为主节点,都会生成一个replid,当从节点与主节点建立连接后,从节点就可以得到主节点的replid

通过info replication,可以查询到以下内容:

cpp 复制代码
master_replid:23006f1139dc753a96d489311987709770f6c36d
master_replid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第一个master_replid,就记录着主节点的replid,那么master_replid2的作用是什么?

有的时候,主节点网络不好,从节点会误判主节点下线,此时从节点就会晋升为主节点,也会生成自己的replid。此处的master_replid2,会把之前的主节点的replid记录下来。

等到主节点网络恢复后,重新与从节点建立连接,此时从节点不知道主节点是重启了,还是网络恢复了。就会拿master_replid2与主节点的replid对比,如果相同,说明主节点没有重启,只是网络出问题了,此时从节点会重新认主。如果不同,那么就是主节点下线了。

  • offset

offset称为偏移量,其用于维护节点的数据进度,每当主节点写入数据后,都会把命令的字节长度进行累加记录到offset中。也就是说,随着数据的写入,这个值会越来越大。

而从节点每次更新数据,也会增加自己的偏移量,表示自己同步的进度。当从节点的偏移量和主节点的偏移量完全相同,那么说明从节点已经同步到主节点的所有数据了。

replidoffset 共同确定一个唯一的数据集

只要 replidoffset 相同,那么两个节点上的所有数据完全相同。

cpp 复制代码
psync replcationid offset

如果 offset-1,那么此时进行全量复制,将所有的数据都复制一份到从节点。如果offset为具体的一个偏移量,那么从节点将从偏移量开始往后的所有数据都复制过来。

如果psync不传入任何参数,那么replid offset默认为? -1,表示从节点不知道主节点的replidoffset

但是不论从饥饿点发送什么命令,如果主节点过于繁忙,那么此时不一定会执行从节点预期的复制方式。比如从节点申请进行全量复制,此时主节点无法承受这么多网络压力,那么可能就会变成部分复制。

当输入psync后,可能得到以下三种结果:

  1. +FULLRSYNC replid offset:进行全量复制
  2. +CONTINUE:进行部分复制
  3. -ERR:说明主节点不支持psync,此时可以使用sync

此处sync是在前台运行的命令,一旦执行sync,主节点的所有命令都会被阻塞。


全量同步

全量复制是 Redis 最早支持的复制方式,主从第一次建立复制时必须进行一次全量复制。

全量复制流程图如下:

  1. 从节点发送 psync命令给主节点进行数据同步,由于是第一次进行复制,从节点没有主节点的运行 ID 和复制偏移量,所以发送 psync ? -1
  2. 主节点根据命令,解析出要进行全量复制,回复+FULLRESYNC响应。
  3. 从节点接收主节点的运行信息进行保存,比如主节点的replid
  4. 主节点执行 bgsave 进行 RDB 文件的持久化。这一步与第三步同时进行,就算主节点已经有RDB文件了,但是由于RDB的数据进度是比较落后的,所以还是要重新生成一个。
  5. 主节点发送 RDB 文件给从节点,从节点保存 RDB数据到本地硬盘。
  6. 主节点将从生成 RDB 到接收完成期间执行的写命令,写入缓冲区中,等从节点保存完 RDB 文件后,主节点再将缓冲区内的数据补发给从节点,补发的数据仍然按照RDB的二进制格式追加写入到收到的 RDB文件中,保持主从一致性。
  7. 从节点清空自身原有旧数据。
  8. 从节点加载 RDB 文件得到与主节点一致的数据。
  9. 如果从节点加载 RDB完成之后,开启了 AOF持久化功能,它会进行bgrewrite 重写操作,因为上面这个过程从节点收到了大量数据,此时AOF也在同步记录数据,此时进行一次重写,对刚才收到的数据进行一个压缩。
  • 无硬盘模式

新版的Redis,对以上过程又做了优化,主节点在生成RDB文件时,要把数据写入文件,然后再把文件传输给从节点。而无硬盘模式下,主节点生成了RDB格式的数据后,不会写入文件,而是直接发送给从节点。这样就减少了大量硬盘IO,提高了同步效率。

从节点也相同,之前的从节点会把收到的RDB数据存储到硬盘生成文件,然后再加载文件。无硬盘模式下,从节点直接加载网络中的RDB数据,不再写入硬盘。


部分同步

部分复制主要是 Redis 针对全量复制的过高开销做出的一种优化措施,使用 psync replicationld offset 命令实现。当从节点正在复制主节点时,如果出现网络闪断或者命令丢失等异常情况时,从节点会向主节点要求补发丢失的命令数据,如果主节点的复制积压缓冲区存在数据,则直接发送给从节点,这样就可以保持主从节点复制的一致性。补发的这部分数据一般远远小于全量数据,所以开销很小。

部分复制流程如图所示:

  1. 当主从节点之间出现网络中断时,如果超过repl-timeout 时间,主节点会认为从节点故障并中断复制连接。
  2. 主从连接中断期间,主节点依然响应命令,但这些复制命令都因网络中断无法及时发送给从节点,所以暂时将这些命令滞留在复制积压缓冲区中。
  3. 当主从节点网络恢复后,从节点再次连上主节点。
  4. 从节点将之前保存的 replicationldoffset 作为 psync 的参数发送给主节点,请求进行部分复制。
  5. 主节点接到 psync 请求后,进行必要的验证。随后根据 offset 去复制积压缓冲区查找合适的数据并响应 +CONTINUE 给从节点。
  6. 主节点将需要从节点同步的数据发送给从节点,最终完成一致性。

实时同步

主从节点在建立复制连接后,主节点会把自己收到的修改操作,通过 TCP 长连接的方式,源源不断的传输给从节点,从节点就会根据这些请求来同时修改自身的数据,从而保持和主节点数据的一致性。

另外,这样的长连接,需要通过心跳包的方式来维护连接状态,(这里的心跳是指应用层自己实现的心跳,而不是 TCP 自带的心跳)。

  1. 主从节点彼此都有心跳检测机制,各自模拟成对方的客户端进行通信。
  2. 主节点默认每隔 10 秒对从节点发送 ping命令,判断从节点的存活性和连接状态。
  3. 从节点默认每隔1秒向主节点发送 replconfack{offset}命令,给主节点上报自身当前的复制偏移重。

如果主节点发现从节点通信延迟超过repl-timeout配置的值(默认60秒),则判定从节点下线,断开复制客户端连接。从节点恢复连接后,心跳机制继续进行。


那么以上三种同步机制,和主从复制有什么关系?在整个主从同步的过程中,最后两步分别是同步数据集持续复制命令

  • 同步数据集:
    • 如果是第一次同步,触发全量同步
    • 如果是断线重连,触发部分同步
  • 持续复制命令:
    • 进行实时同步

节点晋升

先前提及过很多次,从节点是可以晋升为主节点的,那么什么时候从节点会晋升?

这分情况,对于一般的主从复制,情况如下:

  1. 主动断开主从关系

用户可以通过slaveof no one命令,断开与主节点的连接,此时从节点断开连接后,自动晋升为主节点。

  1. 主节点崩溃

在一般的主从情况下,如果主节点崩溃,此时从节点不会自动晋升,需要用户进行手动操作。这是一个非常难办的问题,因为服务器崩溃是不可预知的,如果大半夜服务崩溃了,此时程序员又不能及时重启,就会造成很大麻烦。后续Redis引入了哨兵机制,处理这种情况下的自动晋升。


相关推荐
南城花随雪。3 分钟前
硬盘(HDD)与固态硬盘(SSD)详细解读
数据库
儿时可乖了4 分钟前
使用 Java 操作 SQLite 数据库
java·数据库·sqlite
懒是一种态度6 分钟前
Golang 调用 mongodb 的函数
数据库·mongodb·golang
简 洁 冬冬7 分钟前
046 购物车
redis·购物车
天海华兮8 分钟前
mysql 去重 补全 取出重复 变量 函数 和存储过程
数据库·mysql
soulteary37 分钟前
突破内存限制:Mac Mini M2 服务器化实践指南
运维·服务器·redis·macos·arm·pika
gma9991 小时前
Etcd 框架
数据库·etcd
爱吃青椒不爱吃西红柿‍️1 小时前
华为ASP与CSP是什么?
服务器·前端·数据库
Yz98762 小时前
hive的存储格式
大数据·数据库·数据仓库·hive·hadoop·数据库开发
wkj0012 小时前
php操作redis
开发语言·redis·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