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Web用户 token 持久化

用户 token 持久化

业务背景:Token 的有效期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必要重复请求token,但是pinia本身是基于内存的管理方式,刷新浏览器Token会丢失,为了避免丢失需要配置持久化进行缓存

基础思路:

  1. 存 Token 数据时,一份存入pinia,一份存入 cookie
  2. pinia中初始化Token时,优先从本地 cookie 取,取不到再初始化为空串儿

Cookie 解释:浏览器本地存储区域,类似 localStorage

TypeScript 复制代码
pnpm add js-cookie
pnpm add @types/js-cookie -D
TypeScript 复制代码
// 专门用来操作cookie的方法包
// 内部封装了繁琐的操作方法 参数处理 暴露三个函数 get,set,remove
import Cookies from 'js-cookie'

const TOKEN_KEY = 'hm-admin-token-key'


// 获取token的方法
export const getLocalToken = () => {
  return Cookies.get(TOKEN_KEY)
}

// 设置方法
export const setLocalToken = (token: string) => {
  Cookies.set(TOKEN_KEY, token)
}

// 删除方法
export const removeLocalToken = () => {
  Cookies.remove(TOKEN_KEY)
}

俩种存储方式的优势都想要 :

  1. pinia 基于内存 存取快 但是刷新就丢失
  2. localStorage / sessionStorage / cookie 基于磁盘 存取速度稍慢 刷新不丢失(持久化)

因为我们既可以享受pinia速度优势封装优势 同时保持持久化

扩展:

内存读写速度:几十 GB/s

磁盘读写速度:几 GB/s

但是 token 字符串长度确实很短,无论哪种都很快,所以保存 token 的位置看团队的选择,都是可以的!

3.localstorage和cookie 和 sessionStorage的区别

1.存储容量

  1. LocalStorage:通常提供相对较大的存储容量,一般在 5MB 左右(具体大小因浏览器而异)。这使得它可以用于存储较多的数据,如整个文档内容、大量的用户配置信息等
  2. Cookie:存储容量较小,通常限制在 4KB 左右。这就决定了它只能用于存储一些小型的数据,如用户的登录会话标识、简单的偏好设置(如语言选择)等。
  3. SessionStorage:存储容量和 LocalStorage 类似,也有一定的大小限制(一般为 5MB 左右),可以存储较多的数据用于当前会话。

​​2.数据有效期

  1. LocalStorage :数据是持久存储的,除非用户手动清除浏览器缓存或者通过 JavaScript 代码进行删除,否则数据会一直保存在浏览器中。这使得它适合存储长期需要的用户数据,比如用户的个性化主题设置,下次用户打开浏览器访问相关网站时,这些设置依然有效。
  2. Cookie :可以通过设置过期时间来控制有效期。如果没有设置过期时间,Cookie 会在浏览器会话结束(即关闭浏览器)时自动失效。这对于保存和当前会话紧密相关的数据很有用,例如用户登录后的会话信息,在用户关闭浏览器后自动清除登录状态相关的 Cookie。
  3. SessionStorage :数据的有效期仅限于当前浏览器会话。当用户关闭浏览器窗口或者标签页时,SessionStorage 中的数据就会被清除。例如,一个多步骤的表单填写过程中,数据可以暂时存储在 SessionStorage 中,一旦用户完成操作或者关闭页面,这些数据就不再保留。

​​​​​​​3.数据访问范围

  1. LocalStorage :只能被**同源(协议、域名、端口相同)**的网页访问。例如,https://example.com下的网页不能访问https://other.com的 LocalStorage 内容,这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独立性,防止不同网站之间的数据混乱。
  2. Cookie :默认情况下,在和服务器端通信时,会在同源的 HTTP 请求中自动携带。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domainpath属性来调整其作用范围,使其能够在多个子域名之间共享。不过,这种自动携带的特性可能会带来安全风险,因为敏感信息可能会在不必要的请求中发送到服务器。
  3. SessionStorage:和 LocalStorage 一样,只能被同源的网页访问,确保了数据在同一来源的网页之间的合理使用,避免跨源访问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关推荐
腾讯TNTWeb前端团队3 小时前
helux v5 发布了,像pinia一样优雅地管理你的react状态吧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范文杰6 小时前
AI 时代如何更高效开发前端组件?21st.dev 给了一种答案
前端·ai编程
拉不动的猪7 小时前
刷刷题50(常见的js数据通信与渲染问题)
前端·javascript·面试
拉不动的猪7 小时前
JS多线程Webworks中的几种实战场景演示
前端·javascript·面试
FreeCultureBoy7 小时前
macOS 命令行 原生挂载 webdav 方法
前端
uhakadotcom8 小时前
Astro 框架:快速构建内容驱动型网站的利器
前端·javascript·面试
uhakadotcom8 小时前
了解Nest.js和Next.js:如何选择合适的框架
前端·javascript·面试
uhakadotcom8 小时前
React与Next.js:基础知识及应用场景
前端·面试·github
uhakadotcom8 小时前
Remix 框架:性能与易用性的完美结合
前端·javascript·面试
uhakadotcom8 小时前
Node.js 包管理器:npm vs pnpm
前端·javascript·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