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爆改三维场景!斯坦福吴佳俊团队新作:场景语言,智能补全文本到3D的场景理解

从文字生成三维世界的场景有多难?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要 "生成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AI 怎么才能理解我们的需求,然后生成一个精美的三维场景?

斯坦福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创新性解决方案:就像人类使用自然语言(natural language)进行交流,三维场景的构建需要场景语言(Scene Language)

这个新语言不仅能让 AI 理解我们的需求,更让它能够细致地将人类的描述转化为三维世界的场景。同时,它还具备编辑功能,一句简单指令就能改变场景中的元素!物体的位置、风格,现在都可以随意调整。

智能的场景理解

再比如,输入 "初始状态的国际象棋盘",模型可以自动识别并生成如下特征:

  • 64 个黑白相间的格子

  • 按规则排列的 32 个棋子

  • 每个棋子的独特造型

最终生成的 3D 场景完美还原了这些细节。

这个方法支持多种渲染方式,能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更具吸引力的是其编辑能力:只需一句指令,就能调整场景中的元素:

支持图片输入

动态生成

不仅限于静态,Scene Language 还能生成动态场景,让 3D 世界生动起来。

技术亮点

Scene Language 的核心在于三大组件的融合:

  1. 程序语言(program):用于精确描述场景结构,包括物体间的重复、层次关系;

  2. 自然语言(word):定义场景中的物体类别,提供语义层面的信息;

  3. 神经网络表征(embedding):捕捉物体的内在视觉细节。

这种组合就像给 AI 配备了一套完整的 "建筑工具",既能整体规划,又能雕琢细节。

对比传统方法的优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Scene Language 展现出显著优势:

  • 用户偏好测试中获得 85.65% 的偏好,相比现有方法提高了近 7 倍;

  • 在物体数量控制方面,测试集中的准确率达到 100%,而现有方法只有 11%。

这一研究展示了 AI 理解和创造 3D 世界的全新可能性,期待它在游戏开发、建筑设计等领域引领新一轮的创新!

作者简介

该篇论文主要作者来自斯坦福大学吴佳俊团队。

论文一作张蕴之,斯坦福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为视觉表征及生成。

吴佳俊,现任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学位,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姚班。

相关推荐
AI_gurubar1 小时前
大模型教机器人叠衣服:2025年”语言理解+多模态融合“的智能新篇
人工智能·机器人
XINVRY-FPGA3 小时前
EPM240T100I5N Altera FPGA MAX II CPLD
人工智能·嵌入式硬件·fpga开发·硬件工程·dsp开发·射频工程·fpga
HuggingFace3 小时前
开源开发者须知: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对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的最新要求
人工智能
bobz9654 小时前
小语言模型是真正的未来
后端
媒体人8884 小时前
GEO 优化专家孟庆涛:技术破壁者重构 AI 时代搜索逻辑
大数据·人工智能
DevYK5 小时前
企业级 Agent 开发实战(一) LangGraph 快速入门
后端·llm·agent
小菜AI科技5 小时前
Windsurf 评测:这款 人工智能 IDE 是你需要的颠覆性工具吗?
人工智能
RaymondZhao345 小时前
【全面推导】策略梯度算法:公式、偏差方差与进化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机器学习·chatgpt
yzx9910135 小时前
小程序开发APP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yolo
一只叫煤球的猫5 小时前
🕰 一个案例带你彻底搞懂延迟双删
java·后端·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