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1)

目录

1.直接插入排序

代码实现

时间复杂度

[2. 冒泡排序](#2. 冒泡排序)

代码实现

时间复杂度

[3. 对比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3. 对比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4. 希尔排序](#4. 希尔排序)

[代码实现 (2种版本)](#代码实现 (2种版本))

特性总结

[5. 选择排序](#5. 选择排序)

代码实现(2种版本)

时间复杂度


1.直接插入排序

基本思想:

把第一个元素当作有序,把第二个元素插入进去,前两个元素有序,把第三个元素插入进去,前三个元素已经有序,把第四个元素插入进去,以此类推,这样从头到尾依次扫描未排序序列,将扫描到的每个元素插入有序序列的适当位置。得到一个新的有序序列。实际中我们玩扑克牌时,就用了插入排序的思想。
它的工作原理为将待排列元素划分为**【已排序】** 和**【未排序】**两部分,每次从【未排序】元素中选择一个插入到【已排序】元素中的正确位置。

动图:

代码实现

//插入排序
void InsertSort(int* a, int n)  //n个数据
{
	for (int i = 0; i < n - 1; i++) //最后end=n-2,注意i的取值范围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1];
		//[0,end]有序,把end+1位置的值插入到这个区间中,保持有序
		while (end >= 0)
		{
			if (tmp < a[end])
			{
				a[end + 1] = a[end]; //数据往后挪
				--end;
			}
			else
			{
				break;
			}
		}

		a[end + 1] = tmp; //这条语句没有放到上面的else语句里是为了兼容end=-1的情况,所有值都比tmp值大,把它放在a[0]处
	}
}

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要排序的数据本身就有序,没有移动,总共比较了n-1次,时间复杂度为O(n)

最坏情况:即待排数据是逆序的,需要比较1+2+3+......+n-1=(n-1)(1+n-1)/2次,时间复杂度O(n²)

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²)

  1. 元素集合越接近有序,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时间效率越高

  2. 时间复杂度:O(N^2)

  3. 空间复杂度:O(1)

  4. 稳定性:稳定

2. 冒泡排序

代码实现

void BubbleSort(int* a, int n)
{
	for (int j = 0; j < n-1; j++)
	{
		int flag = 0;//若flag为1,则有数据交换,否则退出循环
		//单趟
		for (int i = 0; i < n-j; i++)
		{
			if (a[i - 1] > a[i])
			{
				Swap(&a[i - 1], &a[i]);
				flag = 1;
			}			
		}

		if (flag == 0)
		{
			break;
		}
	}	
}

时间复杂度

最好情况,待排序的数据有序,总共进行n-1次比较,没有数据交换,时间复杂度为O(n)。

最坏情况:待排序数据是逆序的,需要进行n-1+n-2+......+3+2+1=(n-1)(n-1+1)/2次比较。

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²)

3. 对比直接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

**虽然它们的时间复杂度都为O(n²),但是插入排序在多数情况下会优于冒泡排序。**如果数据存在大量重复元素或已经部分有序,插入排序通常会比冒泡排序更快,因为插入排序可以利用这些特点来减少比较和移动的次数,对于完全随机分布的数据集合,两者的性能相差不大。

4. 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是一种排序算法,由美国计算机科学家Donald Shell于1959年提出。希尔排序法又称缩小增量法。
基本思想:将待排序的元素分为多个子序列,子序列之间相距某个"增量",然后对每个子序列进行插入排序。然后逐渐减小增量排序,最终将增量减小到1,此时序列已经基本有序,只需完成最后一轮的插入排序,只进行了少量的比较和交换操作,大大提高了排序效率。
基本有序:小的数据基本在前面,大的数据基本在后面,不大不小的基本在中间。
将数据分成几组,增量gap是几就是几组,每个组分别进行插入排序,缩小间隔gap的值,重复上述过程,最后gap=1,进行最后一次插入排序就完成排序了。

图解:

代码实现 (2种版本)

//方便理解版本
void ShellSort(int* a, int n)
{
	int gap = n;//将数组的长度赋值给gap,再设置循环使gap除以3得到 分成4组 分成2组 分成1组(依据上图分析)
	while (gap > 1)
	{
		gap = gap / 3 + 1; //+1为了保证gap最后是1,gap>1是预排序,gap=1是插入排序
		
		for (int j = 0; j < gap; j++) //j变量指向初始位置,gap组依次排序,一组一组来!
		{			
			for (int i = j; i < n - gap; i += gap) //注意控制好i的取值范围,防止越界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if (tmp < a[end])
					{
						a[end + gap] = a[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
		}
	}	
}

//优化版本,相对于上面减少一层循环,效率无区别
void ShellSort(int* a, int n)
{
	int gap = n;
	while (gap > 1)
	{
		gap = gap / 3 + 1; 

		for (int i = 0; i < n - gap; i++) //多组并着走!
		{
			int end = i;
			int tmp = a[end + gap];
			while (end >= 0)
			{
				if (tmp < a[end])
				{
					a[end + gap] = a[end];
					end -= gap;
				}
				else
				{
					break;
				}
			}
			a[end + gap] = tmp;
		}		
	}
}

特性总结

1.希尔排序是对直接插入排序的优化。

2.当gap > 1时都是预排序,目的是让数组更接近于有序。当gap == 1时,数组已经基本接近有序,只需最后插入排序进行少量的比较和交换操作,这样就会很快。这样整体而言,可以达到优化的效果。

3.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不好计算,因为gap的取值方法很多,导致很难去计算,因此在好些书中给出的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都不固定,有学者经过大量计算,得出结果大约在**O(n^1.25) 到 O(1.6*n²)**范围内,我们暂且按照这个来算。

4.稳定性:不稳定

5. 选择排序

基本思想: 每一次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存放在序列的起始位置,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

动图:

流程:

  • 在元素集合 [0,n-1] 中选择最小的数据,将其和第1个位置的数据交换。
  • 接着从剩下的n-1个数据中选择最小的数,将其和第2个位置的数据交换。
  • 不断重复上面步骤,直到最后两个元素发生交换,完成排序。

代码实现(2种版本)

void SelectSort(int* a, int n)    // [0,n-1]
{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int mini = i;
		for (int j = i + 1; j < n; j++)
		{
			if (a[j] < a[mini])
			{
				mini = j;
			}			
		}
		if (mini != i)
		{
			Swap(&a[i], &a[mini]);
		}		
	}
}

//优化版本(一次性找出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的下标)
void SelectSort(int* a, int n)   // [0,n-1]
{
	int begin = 0, end = n - 1;
	while (begin < end)
	{
		int mini = begin, maxi = begin;
		for (int i = begin + 1; i <= end; i++)//遍历一遍,同时选出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的下标
		{
			if (a[i] > a[maxi])
			{
				maxi = i;
			}
			if (a[i] < a[mini])
			{
				mini = i;
			}
		}
		Swap(&a[begin], &a[mini]);

		if (begin == maxi)  //如果某次循环时初始元素下标begin处的值就是最大的数,当把mini处的值赋给begin,begin下标处的值发生改变,变成最小的数,就不能赋值给end了,需要更新一下maxi的值再发生交换
		{
			maxi = mini;
		}

		Swap(&a[end], &a[maxi]);
		begin++;
		end--;
	}
}

时间复杂度

无论最好还是最坏情况,其比较次数都是一样多的,需要进行n-1+n-2+n-3+......+2+1=(n-1)(n-1+1)/2次比较,对于交换次数而言,最好的时候交换0次,最坏的时候交换n-1次,基于最终的排序时间是比较与交换次数的总和,因此,总的时间复杂度为O(n²)
与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相同,但是在性能上要略优于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是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相关推荐
一个不喜欢and不会代码的码农14 分钟前
李春葆《数据结构》-查找-课后习题代码题
数据结构·算法
爱吃涮毛肚的肥肥(暂时吃不了版)28 分钟前
数据结构与算法——1127—异或^&&
开发语言·数据结构·c++·算法
秋恬意1 小时前
插入排序算法
数据结构·算法·排序算法
快乐点吧1 小时前
【前端面试】数据结构与set和map
数据结构·面试·职场和发展
菲兹园长1 小时前
排序(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ydm_ymz2 小时前
C语言进阶7:程序环境与预处理
c语言·开发语言·数据结构
pianmian12 小时前
储存水..
数据结构·python
Dong雨3 小时前
力扣hot100-->前缀和/前缀书/LRU缓存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
A懿轩A4 小时前
C/C++ 数据结构与算法【线性表】 顺序表+链表详细解析【日常学习,考研必备】带图+详细代码
c语言·数据结构·c++·考研·算法·链表·线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