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伙计们,我们又见面了,本期来给大家带来数据库表的索引知识点,如果看完之后对你有一定的启发,那么请留下你的三连,祝大家心想事成!
C 语 言 专 栏:C语言:从入门到精通
数据结构专栏:数据结构
个 人 主 页 :stackY、
C + + 专 栏 :C++
Linux 专 栏 :Linux
目录
[1. 为什么要有索引](#1. 为什么要有索引)
[2. MySQL与储存](#2. MySQL与储存)
[2.1 磁盘](#2.1 磁盘)
[2.2 磁盘的随机访问与连续访问](#2.2 磁盘的随机访问与连续访问)
[3. MySQL与磁盘交互的基本单位](#3. MySQL与磁盘交互的基本单位)
[4. 初步结论](#4. 初步结论)
[5. 索引的理解](#5. 索引的理解)
[5.1 案例演示](#5.1 案例演示)
[5.2 为什么IO交互单位是Page](#5.2 为什么IO交互单位是Page)
[5.3 理解单个Page](#5.3 理解单个Page)
[5.4 理解多个Page](#5.4 理解多个Page)
[5.4.1 页目录](#5.4.1 页目录)
[5.4.2 单页Page](#5.4.2 单页Page)
[5.4.3 多页Page](#5.4.3 多页Page)
[5.4.4 B树和B+树](#5.4.4 B树和B+树)
[5.5 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5.5 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
[6. 索引操作](#6. 索引操作)
[6.1 创建主键索引](#6.1 创建主键索引)
[6.2 创建唯一键索引](#6.2 创建唯一键索引)
[6.3 创建普通索引](#6.3 创建普通索引)
[6.4 查询索引](#6.4 查询索引)
[6.5 删除索引](#6.5 删除索引)
[7. 全文索引](#7. 全文索引)
1. 为什么要有索引
索引: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在于提高一个海量数据的检索速度。索引是物美价廉的东西了。不用加内存,不用改程序,不用调sql,只要创建正确的索引 ,查询速度就可能提高成百上千倍。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查询速度的提高是以插入、更新、删除的速度为代价的,这些写操作,增加了大量的IO。
MySQL的服务器本质是在内存中运行的,所有对于数据库的增删查改的操作全部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索引也是如此!
常见索引分为:
- 主键索引(primary key)
- 唯一索引(unique)
- 普通索引(index)
- 全文索引(fulltext)--解决中子文索引问题。
下面我们用一个例子来演示索引的对于检索速度的影响:
案例:
先创建一个海量表,在查询的时候,看看没有索引时查询所需时间;
sql--构建一个8000000条记录的数据 --构建的海量表数据需要有差异性,所以使用存储过程来创建, 拷贝下面代码就可以了,暂时不用理解 -- 产生随机字符串 delimiter $$ create function rand_string(n INT) returns varchar(255) begin declare chars_str varchar(100) default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JHIJKLMNOPQRSTUVWXYZ'; declare return_str varchar(255) default ''; declare i int default 0; while i < n do set return_str =concat(return_str,substring(chars_str,floor(1+rand()*52),1)); set i = i + 1; end while; return return_str; end $$ delimiter ; --产生随机数字 delimiter $$ create function rand_num() returns int(5) begin declare i int default 0; set i = floor(10+rand()*500); return i; end $$ delimiter ; --创建存储过程,向雇员表添加海量数据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insert_emp(in start int(10),in max_num int(10)) begin declare i int default 0; set autocommit = 0; repeat set i = i + 1; insert into EMP values ((start+i) ,rand_string(6),'SALESMAN',0001,curdate(),2000,400,rand_num()); until i = max_num end repeat; commit; end $$ delimiter ; -- 执行存储过程,添加8000000条记录 call insert_emp(100001, 8000000);
将上面的代码使用vim拷贝进一个.sql文件中,然后在MySQL中使用source + 文件路径即可完成创建。
sql-- 导入文件 mysql> source /root/index_data.sql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29 sec)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Database changed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3 sec)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8 min 9.30 sec) -- 查看测试库 mysql> use bit_index; Database changed mysql> show tables; +---------------------+ | Tables_in_bit_index | +---------------------+ | EMP | +---------------------+ 1 row in set (0.00 sec)
这个创建海量表的时间有点长,所以需要耐心等待!
① 查询员工编号为998877的员工
sqlmysql>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no=998877; +--------+--------+----------+------+---------------------+---------+--------+--------+ | empno | ename | job | mgr | hiredate | sal | comm | deptno | +--------+--------+----------+------+---------------------+---------+--------+--------+ | 998877 | eyebTo | SALESMAN | 0001 | 2024-11-30 00:00:00 | 2000.00 | 400.00 | 411 | +--------+--------+----------+------+---------------------+---------+--------+--------+ 1 row in set (4.85 sec)
可以看到没有设置索引时查询时间是4.58秒,这还是在本机一个人来操作,在实际项目中,如果放在公网中,假如同时有1000个人并发查询,那很可能就死机。
② 创建索引
sql-- 给指定表的指定字段添加索引 -- alter table 表名 add index(字段); mysql> alter table EMP add index(empno);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26.85 sec) Records: 0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③ 继续查询,看看查询时间如何
sqlmysql>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no=998877; +--------+--------+----------+------+---------------------+---------+--------+--------+ | empno | ename | job | mgr | hiredate | sal | comm | deptno | +--------+--------+----------+------+---------------------+---------+--------+--------+ | 998877 | eyebTo | SALESMAN | 0001 | 2024-11-30 00:00:00 | 2000.00 | 400.00 | 411 | +--------+--------+----------+------+---------------------+---------+--------+--------+ 1 row in set (0.02 sec)
可以看出,加上索引之后的查询时间有了很明显的下降,提高了检索效率。
2. MySQL与储存
MySQL 给用户提供存储服务,而存储的都是数据,数据在磁盘这个外设当中。
磁盘是计算机中的一个机械设备,相比于计算机其他电子元件,磁盘效率是比较低的,在加上IO本身的特征,可以知道,如何提高效率,是 MySQL 的一个重要话题。
2.1 磁盘
关于介磁盘的具体绍以及定位扇区 在文件系统这一章节详细介绍过,这里直接对磁盘的扇区进行分析:
扇区:
数据库文件,本质其实就是保存在磁盘的盘片当中。也就是上面的一个个小格子中,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扇区。当然,数据库文件很大,也很多,一定需要占据多个扇区。
我们在使用Linux,所看到的大部分目录或者文件,其实就是保存在硬盘(/var/lib/mysql)当中的。(当然,有一些内存文件系统,如: proc , sys 之类,我们不考虑)
sql#数据库文件,本质其实就是保存在磁盘的盘片当中,就是一个一个的文件 [root@VM-0-3-centos ~]# ls /var/lib/mysql -l #我们目前MySQL中的文件 total 319592 drwxr-x--- 2 mysql mysql 4096 Apr 15 21:46 57test -rw-r----- 1 mysql mysql 56 Apr 12 15:27 auto.cnf drwxr-x--- 2 mysql mysql 4096 May 17 13:52 bit_index -rw------- 1 mysql mysql 1676 Apr 12 15:27 ca-key.pem .......
所以,最基本的,找到一个文件的全部,本质,就是在磁盘找到所有保存文件的扇区。
而我们能够定位任何一个扇区,那么便能找到所有扇区,因为查找方式是一样的。
结论: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在硬件层面定位任何一个基本数据块了(扇区)。那么在系统软件上,就直接按照扇区(512字节,部分4096字节),进行IO交互吗?不是;
- 如果操作系统直接使用硬件提供的数据大小进行交互,那么系统的IO代码,就和硬件强相关,换言之,如果硬件发生变化,系统必须跟着变化。
- 从目前来看,单次IO 512字节,还是太小了。IO单位小,意味着读取同样的数据内容,需要进行多次磁盘访问,会带来效率的降低。
- 之前学习文件系统,就是在磁盘的基本结构下建立的,文件系统读取基本单位,就不是扇区,而是数据块 。故,系统读取磁盘,是以块为单位的,基本单位是 4KB。
2.2 磁盘的随机访问与连续访问
- **随机访问:**本次IO所给出的扇区地址和上次IO给出扇区地址不连续,这样的话磁头在两次IO操作之间需要做比较大的移动动作才能重新开始读/写数据。
- **连续访问:**如果当次IO给出的扇区地址与上次IO结束的扇区地址是连续的,那磁头就能很快的开始这次IO操作,这样的多个IO操作称为连续访问。
- 因此尽管相邻的两次IO操作在同一时刻发出,但如果它们的请求的扇区地址相差很大的话也只能称为随机访问,而非连续访问。
- 磁盘是通过机械运动进行寻址的,连续访问不需要过多的定位,故效率比较高。
3. MySQL与磁盘交互的基本单位
而 MySQL 作为一款应用软件,可以想象成一种特殊的文件系统。它有着更高的IO场景,所以,为了提高基本的IO效率, MySQL 进行IO的基本单位是 16KB。
sqlmysql>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innodb_page_siz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Innodb_page_size | 16384 | -- 16*1024 = 16384 +------------------+-------+ 1 row in set (0.00 sec)
也就是说,磁盘这个硬件设备的基本单位是 512 字节,而 MySQL InnoDB引擎 使用 16KB 进行IO交互。即, MySQL 和磁盘进行数据交互的基本单位是 16KB 。这个基本数据单元,在 MySQL 这里叫做page(注意和系统的page区分)。
4. 初步结论
- MySQL 中的数据文件,是以page为单位保存在磁盘当中的。
- MySQL 的 CURD 操作,都需要通过计算,找到对应的插入位置,或者找到对应要修改或者查询的数据。
- 而只要涉及计算,就需要CPU参与,而为了便于CPU参与,一定要能够先将数据移动到内存当中。所以在特定时间内,数据一定是磁盘中有,内存中也有。
- 后续操作完内存数据之后,以特定的刷新策略,刷新到磁盘。而这时,就涉及到磁盘和内存的数据交互,也就是IO了。而此时IO的基本单位就是Page。
- 为了更好的进行上面的操作, MySQL 服务器在内存中运行的时候,在服务器内部,就申请了被称为**Buffer Pool 的的大内存空间,来进行各种缓存。**其实就是很大的内存空间,来和磁盘数据进行IO交互。
- 为了更高的效率,一定要尽可能的减少系统和磁盘IO的次数。
5. 索引的理解
5.1 案例演示
首先用一个案例来演示:
① 建立测试表
sql-- ① 创建表 --一定要添加主键哦,只有这样才会默认生成主键索引 create table if not exists user ( id int primary key, age int not null, name varchar(16) not null ); -- 查看建表细节 mysql> show create table user \G *************************** 1. row *************************** Table: user Create Table: CREATE TABLE `user` ( `id` int(11) NOT NULL, `age` int(11) NOT NULL, `name` varchar(16)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默认就是InnoDB存储引擎 1 row in set (0.00 sec)
② 插入数据
sql--插入多条记录,注意,并没有按照主键的大小顺序插入 mysql> insert into user (id, age, name) values(3, 18, '杨过');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mysql> insert into user (id, age, name) values(4, 16, '小龙女');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mysql> insert into user (id, age, name) values(2, 26, '黄蓉');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mysql> insert into user (id, age, name) values(5, 36, '郭靖');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mysql> insert into user (id, age, name) values(1, 56, '欧阳锋'); Query OK, 1 row affected (0.00 sec)
③ 查看插入结果
sqlmysql> select * from user; +----+-----+-----------+ | id | age | name | +----+-----+-----------+ | 1 | 56 | 欧阳锋 | | 2 | 26 | 黄蓉 | | 3 | 18 | 杨过 | | 4 | 16 | 小龙女 | | 5 | 36 | 郭靖 | +----+-----+-----------+ 5 rows in set (0.00 sec)
通过查询结果可以看出我们再插入的时候乱序插入的数据,在插入之后直接变成了有序的数据,那么这是谁干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子干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由MySQL干的 ,这样子做的好处是为了更好的引入目录(后面解释)。
5.2 为什么IO交互单位是Page
当MySQL和磁盘进行IO交互的时候,为何采用Page的方案进行交互呢?为什么不用多少,加载多少?
- 使用上面的案例的5条记录来理解的话,如果MySQL要查找id=2的记录,第一次加载id=1,第二次加载id=2,一次一条记录,那么就需要2次IO。如果要找id=5,那么就需要5次IO。
- 但是,如果这5条(或者更多)都被保存在一个Page中(16KB,能保存很多记录),那么第一次IO查找id=2的时候,整个Page会被加载到MySQL的Buffer Pool中,这里完成了一次IO。但是往后如果在查找id=1,3,4,5等,完全不需要进行IO了,而是直接在内存中进行了。所以,就在单Page里面,大大减少了IO的次数。
- 但是这样子的方式也不是完美的,因为我们不能保证用户下次找的数据,就在这个Page里面,但是有很大概率,因为有局部性原理。
- 往往IO效率低下的最主要矛盾不是IO单次数据量的大小,而是IO的次数。
5.3 理解单个Page
在MySQL内部,不一定就只有一个Page,一定会存在大量的Page,这也就决定了,MySQL必须要将多个同时存在的Page管理起来,那么要管理所有的Page,就需要先描述,再组织;
所以不要简单的将Page认为是一个内存块,page内部也必须写入对应的管理信息!
不同的 Page ,在 MySQL 中,都是 16KB ,使用 prev 和 next 构成双向链表。
因为有主键的问题, MySQL 会默认按照主键给我们的数据进行排序 ,从上面的Page内数据记录可以看出,数据是有序且彼此关联的。
那么为什么数据库在插入数据时要对其进行排序呢?我们按正常顺序插入数据不是也挺好的吗?
- 插入数据时排序的目的,就是优化查询的效率。
- 页内部存放数据的模块,实质上也是一个链表的结构,链表的特点也就是增删快,查询修改慢,所以优化查询的效率是必须的。
- 正式因为有序,在查找的时候,从头到后都是有效查找,没有任何一个查找是浪费的,而且,如果运气好,是可以提前结束查找过程的。
5.4 理解多个Page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上面页模式中,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在查询某条数据的时候直接将一 整页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以减少硬盘IO次数,从而提高性能。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的页 模式内部,实际上是采用了链表的结构,前一条数据指向后一条数据,本质上还是通过数据的逐条 比较来取出特定的数据。
如果有1千万条数据,一定需要多个Page来保存1千万条数据,多个Page彼此使用双链表链接起来,而且每个Page内部的数据也是基于链表的。那么,查找特定一条记录,也一定是线性查找,所以数据多起来之后查找效率还是很低下。
5.4.1 页目录
假设现在我们要在MySQL相关的课本中找一些有关Page的知识点,如果你对这本书很了解你会记得大概在多少页,但是如果你并不了解这本书,想要找到一个指定的章节我们肯定会直接从目录开始看起,通过目录就可以找到对应的章节开始页,然后再依次查找,很显然从目录开始找是比较快捷和方便的。当然不排除有的人可能从第一页开始依次往后找。
所以书中的目录就是多花了几张纸,但是提高了查找效率,所以目录是一种"空间换时间"的做法。
5.4.2 单页Page
针对单页的Page,是否也可以引入目录呢?当然是可以的,也可以提高单页查找的效率。
那么给单页Page引入目录之后,当我们要查找id=4的记录,之前必须线性遍历4次,才能拿到结果。现在直接通过目录2[3],直接进行定位新的起始位置,提高了效率。
现在我们可以再次正式回答上面的问题了,为何通过键值 MySQL 会自动排序?
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引入目录。
5.4.3 多页Page
MySQL 中每一页的大小只有 16KB ,单个Page大小固定,所以随着数据量不断增大,16KB 不可能存下所有的数据,那么必定会有多个页来存储数据。
在单表数据不断被插入的情况下, MySQL 会在容量不足的时候,自动开辟新的Page来保存新的数据,然后通过指针的方式,将所有的Page组织起来。
如果通过上面的这种方式添加目录,我们就可以通过遍历多个Page,Page内部通过目录来快速定位数据。可是,似乎这样也有效率问题,在Page之间,也是需要 MySQL 遍历的,遍历意味着依旧需要进行大量的IO,将下一个Page加载到内存,进行线性检测。这样就显得Page内部的目录,有点杯水车薪了。
如何解决呢?还是继续之前的思路,继续给Page也带上目录:
- 使用一个目录项来指向某一页,而这个目录项存放的就是将要指向的页中存放的最小数据的键值。
- 和页内目录不同的地方在于,这种目录管理的级别是页 ,而页内目录管理的级别是行。
- 其中,每个目录项的构成是:键值+指针。
存在一个目录页来管理页目录,目录页中的数据存放的就是指向的那一页中最小的数据。有数据,就可通过比较,找到该访问那个Page,进而通过指针,找到下一个Page。
其实目录页的本质也是页,普通页中存的数据是用户数据,而目录页中存的数据是普通页的地址。那么,当我们每次检索数据的时候,该从哪里开始呢?虽然顶层的目录页少了,但是还要遍历啊?不用担心,可以在加目录页。
到这里就可以看出,这其实是一个B+树!至此,我们已经给我们的表user构建完了主键索引。
随便查找一个id,现在查找的Page数一定减少了,也就意味着IO次数减少了,那么效率也就提高了。
索引的本质就是数据结构:B+树
InnoDB 在建立索引结构来管理数据的时候,其他数据结构为何不行?
- 链表:线性遍历
- 二叉搜索树:退化问题,可能退化成为线性结构
- AVL &&红黑树:虽然是平衡或者近似平衡,但是毕竟是二叉结构,相比较多阶B+,意味着树整体过高,大家都是自顶向下找,层高越低,意味着系统与硬盘更少的IO Page交互。
- Hash:官方的索引实现方式中, MySQL 是支持HASH的,不过 InnoDB 和 MyISAM 并不支持。Hash跟进其算法特征,决定了虽然有时候也很快(O(1)),不过,在面对范围查找就明显不行,另外还有其他差别,有兴趣可以查一下。
5.4.4 B树和B+树
B树:
B+树:
- B树节点,既有数据,又有Page指针,而B+树,只有叶子节点有数据,其他目录页,只有键值和Page指针。
- B+树叶子节点,全部相连,而B树没有。
为什么要选择B+树呢?
- ① 非叶子节点不保存数据,可以存储更多的目录项、目录页、可以管理更多的叶子节点的Page,所以这棵树是矮胖型的树结构,矮胖就意味着途径路上节点比较少,找到对应目标IO的次数更少,效率更高!
- ② 叶子节点相连,更便于进行范围查找。
5.5 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
MyISAM 存储引擎-主键索引
MyISAM 引擎同样使用B+树作为索引结果,叶节点的data域存放的是数据记录的地址。
下图为 MyISAM表的主索引, Col1 为主键。
其中, MyISAM 最大的特点是,将索引Page和数据Page分离 ,也就是叶子节点没有数据,只有对应数据的地址 。
相较于 InnoDB 索引, InnoDB 是将索引和数据放在一起的。
其中,MyISAM 这种用户数据与索引数据分离 的索引方案,叫做非聚簇索引。
其中, InnoDB 这种用户数据与索引数据在一起 索引方案,叫做聚簇索引。
当然, MySQL 除了默认会建立主键索引外,我们用户也有可能建立按照其他列信息建立的索引,一般这种索引可以叫做辅助(普通)索引。对于 MyISAM ,建立辅助(普通)索引和主键索引没有差别,无非就是主键不能重复,而非主键可重复。下图就是基于 MyISAM 的 Col2 建立的索引,和主键索引没有差别:
同样, InnoDB 除了主键索引,用户也会建立辅助(普通)索引,我们以上表中的 Col3 建立对应的辅助索引如下图:
可以看到, InnoDB 的非主键索引中叶子节点并没有数据,而只有对应记录的key值。
所以通过辅助(普通)索引,找到目标记录,需要两遍索引:首先检索辅助索引获得主键,然后用主键到主索引中检索获得记录。这种过程,就叫做回表查询。
6. 索引操作
6.1 创建主键索引
① 在建表的时候,在指定字段后面跟上 primary key
sqlcreate table user1(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30)); -- id就是主键
② 在建表的最后面,指定某列或某几列为主键索引
sqlcreate table user2(id int, name varchar(30), primary key(id));
③ 在建表之后添加
sqlcreate table user3(id int, name varchar(30)); -- 创建表以后再添加主键 alter table user3 add primary key(id);
主键索引的特点:
- 一个表中,最多有一个主键索引,当然可以使符合主键
- 主键索引的效率高(主键不可重复)
- 创建主键索引的列,它的值不能为null,且不能重复
- 主键索引的列基本上是int
6.2 创建唯一键索引
① 在表定义时,在某列后直接指定unique唯一属性
sqlcreate table user4(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30) unique);
② 创建表时,在表的后面指定某列或某几列为unique
sqlcreate table user5(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30), unique(name));
③ 建表之后添加
sqlcreate table user6(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30)); -- 建表之后 alter table user6 add unique(name);
唯一索引的特点:
- 一个表中,可以有多个唯一索引
- 查询效率高
- 如果在某一列建立唯一索引,必须保证这列不能有重复数据
- 如果一个唯一索引上指定not null,等价于主键索引
6.3 创建普通索引
① 在表定义最后添加指定列
sqlcreate table user8(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email varchar(30), index(name) --在表的定义最后,指定某列为索引 );
② 创建完表以后指定某列
sqlcreate table user9(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email varchar(30) ); alter table user9 add index(name); --创建完表以后指定某列为普通索引
③ 创建一个索引名为 idx_name 的索引
sqlcreate table user10(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20), email varchar(30) ); -- 创建一个索引名为 idx_name 的索引 create index idx_name on user10(name);
普通索引的特点:
- 一个表中可以有多个普通索引,普通索引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常用。
- 如果某列需要创建索引,但是该列有重复的值,那么我们就应该使用普通索引。
创建复合索引
sql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列1,列2,列3);
复合索引可以在查找数据时不需要进行回表操作,通过其中一个索引找到数据之后可以直接拿到需要的数据。
6.4 查询索引
语法:
sqlshow index from 表名; -- 或者使用 show keys from 表名;
6.5 删除索引
第一种方法 - 删除主键索引: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primary key;
第二种方法 - 其他索引的删除: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index 索引名; 索引名就是show keys
from 表名中的 Key_name 字段
第三种方法方法: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索引创建原则
- 比较频繁作为查询条件的字段应该创建索引
- 唯一性太差的字段不适合单独创建索引,即使频繁作为查询条件
- 更新非常频繁的字段不适合作创建索引
- 不会出现在where子句中的字段不该创建索引
7. 全文索引
当对文章字段或有大量文字的字段进行检索时,会使用到全文索引。MySQL提供全文索引机制,但是有要求,要求表的存储引擎必须是MyISAM,而且默认的全文索引支持英文,不支持中文。如果对中文进行全文检索,可以使用sphinx的中文版(coreseek)。
案例:
sql-- ① 创建表 -- 关键字大小写都一样 mysql> CREATE TABLE articles ( -> id INT UNSIGNED AUTO_INCREMENT NOT NULL PRIMARY KEY, -> title VARCHAR(200), -> body TEXT, -> FULLTEXT (title,body) -> )engine=MyISAM;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00 sec) -- ② 插入数据 mysql> INSERT INTO articles (title,body) VALUES -> ('MySQL Tutorial','DBMS stands for DataBase ...'), -> ('How To Use MySQL Well','After you went through a ...'), -> ('Optimizing MySQL','In this tutorial we will show ...'), -> ('1001 MySQL Tricks','1. Never run mysqld as root. 2. ...'), -> ('MySQL vs. YourSQL','In the following database comparison ...'), -> ('MySQL Security','When configured properly, MySQL ...'); Query OK, 6 rows affected (0.01 sec) Records: 6 Duplicates: 0 Warnings: 0 -- ③ 使用全文索引 mysql> SELECT * FROM articles -> WHERE MATCH (title,body) AGAINST ('database'); +----+-------------------+------------------------------------------+ | id | title | body | +----+-------------------+------------------------------------------+ | 5 | MySQL vs. YourSQL | In the following database comparison ... | | 1 | MySQL Tutorial | DBMS stands for DataBase ... | +----+-------------------+------------------------------------------+ 2 rows in set (0.00 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