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记一次成功却又非常失败的应用开发

开端

2024年5月,朋友 @东方赞 得到了一批显卡,搭建了多套大模型,为了解决模型应用问题,他调研了当时比较火的一些应用,并重点使用和分析了 Sider AIChatBox

最后得出结论,目前没有一个应用能很好的满足:既能对接大模型,又能自定义模型提示词,还能流程化地解决问题。于是我们展望了一下这个需求,梳理出一个核心特性:让多个 AI 模型群聊,流程化、通力解决问题。

于是在2024年6月5日,项目第一行初始化代码被提交。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技术选型上,我们选择 tauri,以实现开发跨平台应用;界面前端选用了 Next.JS,整个框架相对简洁,且 TypeScript 的形态适合我们这种长期开发后端的人进行前端开发;而界面样式上,我们秉承"先解决有无"的原则,选用了 AntD,它既有丰富的组件,又不与 Next.JS 强耦合。

于是一鼓作气下,我们精神亢奋地天天撸代码。

工作分工上,我们一个人负责处理 Rust 的代码以及大模型相关的 API 封装,一个人负责前端界面开发。

就这样我们从6月初连续干到了8月底,除了周末稍微休息下,一直高强度地保持每天多次提交。

成功了

在8月底我们终于干出了一些成果。以下是一些软件截图:

我们还搭建了网站的雏形:

是不是一切看起来还是有模有样的?

我们实现了大模型的对接配置、AI 机器人管理、AI 机器人的聊天界面以及可以添加多个机器人群聊的功能。

特别是群聊功能,非常有趣。我们能在一个群聊当中,让多个机器人同时对你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也可以通过@指定机器人解答你的问题,然后再 @ 另一个机器人接力处理问题。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亮点的点子。

不论是从实际的实现效果,还是点子本身上,我觉得我们都非常成功。我们提前做好了网站,就等Beta版本发布后就更新到网站,让大家下载用起来。

失败了

做出来一个能用、能解决问题的产品,看着它最终运行起来,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一样,是一件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事。

然而同时,我们也发现,我们彻底地失败了!连"再而衰,三而竭"都没有,失败得彻头彻尾;连偃旗息鼓都没有,失败得无声无息。

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再努力,也有团队和公司做得比你更好。而你,甚至这个时候连商业模式都还没有想清楚!

当我们在8月底再去使用其他的同类产品时,我们发现这些产品做得更好了!而我们此时才刚刚开始,这是多么地令人挫败。

这个时候和其他产品一对比,我们就像丑小鸭见到白天鹅一样,自惭形秽。

小结

事后,我们冷静了一段时间。

再后来,@东方赞与我分享了一下他与一些大佬的分享。

我们对失败原因的一句话总结:以获利为目的,但没有想清楚商业模型前盲目上马所导致。

展开来讲,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开发应用来获取额外的经济收入,但我们没有真实地去了解用户要解决的需求,仅仅完成了内部分析,并且我们也不了解这些用户会是否会为了解决需求而向你付费。

如果没有如何收获收益的前提,不论我们做得多好,最终都只是为爱发电。而另一方面,一些成熟团队或商业团队,他们本身有资金支持,他们是可以前期投入布局,后期缓慢收割的,但我们作为独立开发者是不行的。要么为爱发电,要么就要想清楚商业模型。

也许,有人要说,我也可以先做着,做到后面可能就有收益了。

如果我们要按这个思路走的话,心理预期就必须要做到:坚持用爱发电。否则一旦长期无法获得收益,你一定会气馁的。

与君共勉。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点子或经历呢,欢迎一起探讨。

相关推荐
重庆小透明25 分钟前
力扣刷题记录【1】146.LRU缓存
java·后端·学习·算法·leetcode·缓存
博观而约取1 小时前
Django 数据迁移全解析:makemigrations & migrate 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案
后端·python·django
寻月隐君2 小时前
Rust 异步编程实践:从 Tokio 基础到阻塞任务处理模式
后端·rust·github
GO兔2 小时前
开篇:GORM入门——Go语言的ORM王者
开发语言·后端·golang·go
Sincerelyplz2 小时前
【Temproal】快速了解Temproal的核心概念以及使用
笔记·后端·开源
爱上语文2 小时前
Redis基础(6):SpringDataRedis
数据库·redis·后端
Lemon程序馆2 小时前
速通 GO 垃圾回收机制
后端·go
Aurora_NeAr2 小时前
Spark SQL架构及高级用法
大数据·后端·spark
杰尼橙子2 小时前
DPDK BPF:将eBPF虚拟机的灵活性带入到了DPDK的高性能用户态
后端·性能优化
代码老y2 小时前
Spring Boot + 本地部署大模型实现:优化与性能提升
java·spring boot·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