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1 月汽车工业经济呈现出多个特点,以下是对其运行情况的详细分析:
1. 整体产销情况
- 产量方面 :
- 11 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43.7 万辆和 331.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1.1% 和 11.7%,环比分别增长 14.7% 和 8.6%,月度产销创历史新高。这显示出汽车行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企业能够较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增长,并且生产环节的供应链稳定,保障了车辆的顺利生产。
- 1 - 11 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790.3 万辆和 279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9% 和 3.7%,汽车产量增速较 1 - 10 月扩大 1.1 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扩大 1 个百分点。整体来看,2024 年前 11 个月汽车行业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为全年的汽车市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销售方面 :
- 乘用车:11 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310.9 万辆和 300.1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4.9% 和 15.2%,乘用车市场表现持续走强。其中,乘用车国内销量为 258.2 万辆,环比增长 12.8%,同比增长 17.5%;乘用车出口量为 41.9 万辆,环比下降 9.9%,同比增长 3.2%。这表明国内乘用车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消费者的购车意愿较强,同时出口市场也保持着一定的增长,但出口环比有所下降,可能受到国际市场竞争加剧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 商用车:11 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32.7 万辆和 31.5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15.7% 和 13.9%,商用车市场表现相对疲弱。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销小幅下降,货车产销呈两位数下降。商用车市场的低迷主要受到房地产等市场的基础投资建设数量下降、经济压力大导致终端运价低、商用车更新速度较慢以及国家促消费政策对商用车支持力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
- 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1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56.6 万辆和 151.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5.8% 和 47.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5.6%。1 - 1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134.5 万辆和 1126.2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6% 和 35.6%,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3%。
2. 企业表现
- 传统车企 :
- 上汽集团:12 月 2 日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上汽集团 11 月份产量为 48.69 万辆,同比下降 9.32%;销量为 47.88 万辆,同比下降 7.06%。不过,在子公司层面,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本月产量同比增长 4.05% 至 13.75 万辆,销量同比增长 10.41% 至 13.25 万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月产量同比增长 3.60% 至 17.20 万辆,销量同比增长 12.50% 至 18.00 万辆。
- 广汽集团:11 月汽车产量为 207,611 辆,同比下降 16.18%;11 月汽车销量为 198,992 辆,同比下降 12.39%。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11 月产量 53,309 辆,同比增长 0.39%;销量 50,226 辆,同比下降 0.01%。
- 新能源车企 :
- 比亚迪:在 11 月的销量表现突出,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为 540,588 辆,同比增长 70.73%;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506,804 辆,同比增长 67.92%。今年以来累计产量达到 3,837,632 辆,同比增长 40.25%;累计销量为 3,757,336 辆,同比增长 40.02%。
- 小鹏汽车:11 月共交付新车 30,895 台,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3 万,同比增长 54%,环比增长 29%,并且连续 3 个月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
- 零跑汽车:11 月交付量首次突破 4 万台,达到 40,169 台;1 - 11 月,零跑汽车交付总量达到了 251,207 台。
3. 出口情况
- 11 月我国汽车出口 49 万辆,环比下降 9.5%,同比增长 1.6%。其中,燃油车 11 月出口 40.7 万辆,环比下降 1.6%,同比增长 5.6%;新能源汽车出口 8.3 万辆,环比下降 35.2%,同比下降 14.1%。
- 1 - 11 月,我国汽车出口 534.5 万辆,同比增长 21.2%。其中,传统燃油车出口 420.3 万辆,同比增长 26.7%;新能源汽车出口 114.1 万辆,同比增长 4.5%。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的放缓可能与国际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证标准提高、竞争加剧以及部分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有关。不过,从整体出口情况来看,我国汽车出口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这得益于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市场对中国汽车品牌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4. 行业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11 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5.6%,1 - 11 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3%,这表明新能源汽车在我国汽车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充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有望继续提高。
- 商用车新能源化加速:尽管商用车市场整体表现低迷,但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正在快速提升。11 月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为 5.7 万辆,同比增长 20.6%,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 23.4%;1 - 11 月,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为 46.2 万辆,同比增长 31.1%,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 17.2%。各大商用车企业纷纷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推出更多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
- 智能化、网联化成为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加大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出具有更高智能化水平的汽车产品。例如,一些车企已经推出了具备自动泊车、自动驾驶辅助等功能的车型,并且在车联网方面,实现了车辆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设备的互联。
5. 影响因素
- 政策因素:以旧换新政策效果继续显现,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对汽车市场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免费停车等,也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 经济环境因素: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为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增强,使得更多的人有能力购买汽车。同时,企业的经济状况也在逐渐改善,对商用车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 市场竞争因素: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车企纷纷推出新车型、降低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吸引消费者。这种竞争不仅促进了汽车行业的发展,也使得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6. 行业面临的挑战
- 技术创新挑战:虽然我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我国企业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以缩小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
-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离不开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持。目前,我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足,充电桩的数量和分布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
- 国际市场贸易壁垒:随着我国汽车出口的不断增加,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所抬头。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提高关税、设置技术壁垒等措施,限制我国汽车的进口,这对我国汽车出口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2024 年 11 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良好,汽车产销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表现突出,出口市场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然而,行业仍然面临着技术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际市场贸易壁垒等挑战。未来,汽车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国际市场,以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