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Java)(MAC与IP的区别)

以太网协议:

"以太⽹" 不是⼀种具体的⽹络, ⽽是⼀种技术标准; 既包含了数据链路层的内容, 也包含了⼀些物理
层的内容. 例如: 规定了⽹络拓扑结构, 访问控制⽅式, 传输速率等;
例如以太⽹中的⽹线必须使⽤双绞线; 传输速率有10M, 100M, 1000M等;
以太⽹是当前应⽤最⼴泛的局域⽹技术; 和以太⽹并列的还有令牌环⽹, ⽆线LAN等;
以太网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有线的网卡。它的传递必须要借助"网线"。
以太网中的数据帧:

MTU:

在以太网协议中,载荷数据的大小最大时1500字节,也就是大约是1.5KB,在数据链路层发送数据帧的时候对这个载荷的大小是有限制的。

MTU相当于发快递时对包裹尺⼨的限制. 这个限制是不同的数据链路对应的物理层, 产⽣的限制. 以太⽹帧中的数据⻓度规定最⼩46字节,最⼤1500字节,ARP数据包的⻓度不够46字节,要在后⾯补填充位;
最⼤值1500称为以太⽹的最⼤传输单元(MTU),不同的⽹络类型有不同的MTU;
如果⼀个数据包从以太⽹路由到拨号链路上,数据包⻓度⼤于拨号链路的MTU了,则需要对数据包进
⾏分⽚(fragmentation);
不同的数据链路层标准的MTU是不同的;

对IP的影响:

由于以太网数据帧中载荷是IP协议数据包,此时如果IP数据报的长度超过了1.5KB,此时就会进行拆包和组包操作。

在之前IP协议中,IP数据报的报头有几个关于拆包的相关数据:

这几位在以太数据帧进行拆包和组包时使用。

MAC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

1.IPv4地址一共是32位,占4个字节。MAC地址一共是占6个字节。

MAC是物理地址,每一台机器上都有唯一地址,作为身份标识。

2.MAC地址使用在数据链路层,用来实现两个相邻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微观层面

IP地址使用在网络层,立足于整个转发流程,进行路径规划------宏观层面

也就是以太网中目的地址是时刻在变化的,但是IP中的目的地址在传输过程中是不变的。

ARP协议:

ARP协议时一个介于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协议。

这个协议建立了主机IP地址和MAC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IP协议路由转发过程中,当反馈信息经过路由设备,这个过程中是拿着目的IP查找路由表,查到最终的设备IP和端口,这个过程实则查找的是设备的MAC地址。

也就是IP->MAC的转变。

当前设备接入网络时,就会往广播地址发送ARP报文,发送ARP请求的设备就会返回ARP响应,响应中就会告诉对端设备的IP和MAC地址。

相关推荐
进击的圆儿11 分钟前
TCP可靠传输的秘密:从滑动窗口到拥塞控制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图图图图爱睡觉12 分钟前
主机跟虚拟机ip一直Ping不通,并且虚拟机使用ifconfig命令时,ens33没有ipv4地址,只有ipv6地址
服务器·网络·tcp/ip
deephub24 分钟前
FastMCP 入门:用 Python 快速搭建 MCP 服务器接入 LLM
服务器·人工智能·python·大语言模型·mcp
lhxcc_fly36 分钟前
Linux网络--8、NAT,代理,网络穿透
linux·服务器·网络·nat
开开心心就好1 小时前
电子报纸离线保存:一键下载多报PDF工具
网络·笔记·macos·pdf·word·音视频·phpstorm
wow_DG1 小时前
【运维✨】云服务器公网 IP 迷雾:为什么本机看不到那个地址?
运维·服务器·tcp/ip
yuanManGan1 小时前
走进Linux的世界:初识操作系统(Operator System)
android·linux·运维
i_am_a_div_日积月累_2 小时前
jenkins打包报错
运维·rust·jenkins·jenkins打包报错
一个处女座的暖男程序猿2 小时前
2G2核服务器安装ES
服务器·elasticsearch·jenkins
GIOTTO情2 小时前
舆情处置的自动化实践:基于Infoseek舆情系统的技术解析与落地指南
运维·自动化·li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