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中单细胞RNA-seq分析教程 (5)

引言

本系列开启R中单细胞RNA-seq数据分析教程[1],持续更新,欢迎关注,转发!

10. 伪时间细胞排序

如前所述,在 UMAP 嵌入中看到的背侧端脑细胞形成的类似轨迹的结构,很可能代表了背侧端脑兴奋性神经元的分化和成熟过程。这个过程很可能是连续的,因此将其视为一个连续的轨迹,而非不同的聚类,更为合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所谓的伪时间细胞排序或伪时间分析会更加具有信息价值。

目前,有许多不同的伪时间分析方法。常见的包括扩散图(在 R 的 destiny 包中实现)和 monocle。在这里,将展示如何使用 destiny 对数据中的背侧端脑细胞进行伪时间分析。

首先,提取感兴趣的细胞。接下来,会重新识别这些细胞的高变基因,因为在这些细胞之间,代表背侧端脑细胞与其他细胞的差异的基因不再是有用的。

复制代码
seurat_dorsal <- subset(seurat, subset = RNA_snn_res.1 %in% c(0,2,5,6,10))
seurat_dorsal <- FindVariableFeatures(seurat_dorsal, nfeatures = 2000)

正如你可能已经注意到的,背侧端脑神经前体细胞(NPC)中有两个聚类与第三个聚类分开,原因是它们处于不同的细胞周期阶段。由于关注的是分化和成熟过程中的整体分子变化,细胞周期的变化可能会对分析产生较大的干扰。因此,可以尝试通过排除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来减少细胞周期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复制代码
VariableFeatures(seurat) <- setdiff(VariableFeatures(seurat), unlist(cc.genes))

接下来,可以创建一个新的 UMAP 嵌入,并绘制一些特征图来检查数据的表现。

复制代码
seurat_dorsal <- RunPCA(seurat_dorsal) %>% RunUMAP(dims = 1:20)
FeaturePlot(seurat_dorsal, c("MKI67","GLI3","EOMES","NEUROD6"), ncol = 4)

结果不是很理想。G2M 细胞不再集中在单独的聚类中,但它仍然干扰了细胞类型分化的轨迹。例如,EOMES+ 细胞被分布在两个不同的群体中。需要进一步减少细胞周期的影响。

如上所述,ScaleData 函数提供了一个选项,可以将表示不必要变异来源的变量纳入其中。可以尝试利用这个选项,进一步减少细胞周期的影响;不过在这之前,需要为每个细胞生成细胞周期相关的评分,以描述它们的细胞周期状态。

复制代码
seurat_dorsal <- CellCycleScoring(seurat_dorsal,
                                  s.features = cc.genes$s.genes,
                                  g2m.features = cc.genes$g2m.genes,
                                  set.ident = TRUE)
seurat_dorsal <- ScaleData(seurat_dorsal, vars.to.regress = c("S.Score", "G2M.Score"))

接下来,可以创建一个新的 UMAP 嵌入,并绘制一些特征图来检查数据的表现。

复制代码
seurat_dorsal <- RunPCA(seurat_dorsal) %>% RunUMAP(dims = 1:20)
FeaturePlot(seurat_dorsal, c("MKI67","GLI3","EOMES","NEUROD6"), ncol = 4)

虽然结果不是完全理想,但至少不再看到两个分开的 EOMES+ 细胞群体。

接下来,让尝试运行扩散图,以便对细胞进行排序。

复制代码
library(destiny)
dm <- DiffusionMap(Embeddings(seurat_dorsal, "pca")[,1:20])
dpt <- DPT(dm)
seurat_dorsal$dpt <- rank(dpt$dpt)
FeaturePlot(seurat_dorsal, c("dpt","GLI3","EOMES","NEUROD6"), ncol=4)

为了展示沿着构建的伪时间的表达变化,带有拟合曲线的散点图通常是一种直观的方法。

复制代码
if (is(seurat_dorsal[['RNA']], 'Assay5')){
    expr <- LayerData(seurat_dorsal, assay = "RNA", layer = "data")
} else{
    expr <- seurat_dorsal[['RNA']]@data
}

library(ggplot2)
plot1 <- qplot(seurat_dorsal$dpt, as.numeric(expr["GLI3",]),
               xlab="Dpt", ylab="Expression", main="GLI3") +
         geom_smooth(se = FALSE, method = "loess") + theme_bw()
plot2 <- qplot(seurat_dorsal$dpt, as.numeric(expr["EOMES",]),
               xlab="Dpt", ylab="Expression", main="EOMES") +
         geom_smooth(se = FALSE, method = "loess") + theme_bw()
plot3 <- qplot(seurat_dorsal$dpt, as.numeric(expr["NEUROD6",]),
               xlab="Dpt", ylab="Expression", main="NEUROD6") +
         geom_smooth(se = FALSE, method = "loess") + theme_bw()
plot1 + plot2 + plot3

11. 结果保存

这就是本教程第一部分的全部内容,涵盖了对单个 scRNA-seq 数据集进行的大部分基础分析。在分析结束时,当然希望保存结果,可能是操作过一段时间的 Seurat 对象,这样下次就不需要重新运行所有分析了。保存 Seurat 对象的方法与保存其他 R 对象一样。可以使用 saveRDS/readRDS 来分别保存和加载 Seurat 对象。

复制代码
saveRDS(seurat, file="DS1/seurat_obj_all.rds")
saveRDS(seurat_dorsal, file="DS1/seurat_obj_dorsal.rds")

seurat <- readRDS("DS1/seurat_obj_all.rds")
seurat_dorsal <- readRDS("DS1/seurat_obj_dorsal.rds")

或者可以使用 save/load 来一起保存或加载多个对象。

复制代码
save(seurat, seurat_dorsal, file="DS1/seurat_objs.rdata")
load("DS1/seurat_objs.rdata")

未完待续,欢迎关注!

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吧!欢迎转发!
Reference [1]

Source: https://github.com/quadbio/scRNAseq_analysis_vignette

本文由mdnice多平台发布

相关推荐
uzong4 小时前
技术故障复盘模版
后端
GetcharZp4 小时前
基于 Dify + 通义千问的多模态大模型 搭建发票识别 Agent
后端·llm·agent
桦说编程4 小时前
Java 中如何创建不可变类型
java·后端·函数式编程
IT毕设实战小研4 小时前
基于Spring Boot 4s店车辆管理系统 租车管理系统 停车位管理系统 智慧车辆管理系统
java·开发语言·spring boot·后端·spring·毕业设计·课程设计
wyiyiyi5 小时前
【Web后端】Django、flask及其场景——以构建系统原型为例
前端·数据库·后端·python·django·flask
阿华的代码王国6 小时前
【Android】RecyclerView复用CheckBox的异常状态
android·xml·java·前端·后端
Jimmy6 小时前
AI 代理是什么,其有助于我们实现更智能编程
前端·后端·ai编程
AntBlack6 小时前
不当韭菜V1.1 :增强能力 ,辅助构建自己的交易规则
后端·python·pyqt
bobz9657 小时前
pip install 已经不再安全
后端
寻月隐君7 小时前
硬核实战:从零到一,用 Rust 和 Axum 构建高性能聊天服务后端
后端·rust·git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