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机及python实现

感知机(Perceptron)是神经网络的基本构件之一,最初由Frank Rosenblatt在1957年提出。感知机是一种二分类的线性分类器,通过一个简单的线性函数将输入数据分类到两种类别之一。

基本原理

感知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接受多个输入特征,每个特征有一个权重。

  2. 加权和:计算输入特征与对应权重的加权和。

  3. 激活函数:将加权和通过一个激活函数(通常是阶跃函数或符号函数)转换为输出。

  4. 更新权重:根据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调整权重,直到模型能够正确分类。

感知机的输出公式如下:如果 w⋅x+b≥0,y=1,如果 w⋅x+b<0,y=0

其中,w是权重向量,x是输入向量,b 是偏置项。

如何设计感知机

设计一个感知机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1. 初始化权重和偏置

    • 将权重向量 w初始化为零或小的随机值。

    • 偏置项 b 初始化为1。

  2. 定义激活函数

    • 使用阶跃函数或符号函数作为激活函数。
  3. 训练模型

    • 输入训练数据集,包含输入特征和对应的标签。

    • 迭代更新权重和偏置,直到收敛或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 使用如下公式更新权重和偏置:

其中,η为学习率。

示例

python 复制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 感知机类
class Perceptron:
    def __init__(self, learning_rate, n_iterations):
        self.lr = learning_rate
        self.n_iterations = n_iterations
        self.weights = None
        self.bias = None

    # 训练模型
    def fit(self, X, y):
        n_samples, n_features = X.shape
        
        # 初始化权重和偏置
        self.weights = np.zeros(n_features)
        self.weights_bias = 0
        self.bias = 1
        
        y_ = np.array([1 if i > 0 else 0 for i in y])
        
        # 迭代
        for _ in range(self.n_iterations):
            for idx, x_i in enumerate(X):
                linear_output = np.dot(x_i, self.weights) + self.bias * self.weights_bias
                y_pred = 1 if linear_output >= 0 else 0
                
                # 如果预测错误,则更新权重和偏置
                if y_pred != y_[idx]:
                    self.weights +=  self.lr * (y_[idx] - y_pred) * x_i
                    self.weights_bias +=  self.lr * (y_[idx] - y_pred)
                    
                # 打印权重更新结果
                print(self.weights, self.weights_bias)    
                    
    # 预测
    def predict(self, X):
        linear_output = np.dot(X, self.weights) + self.bias
        y_pred = [1 if i >= 0 else 0 for i in linear_output]
        return np.array(y_pred)

# 示例数据,X为数据点集,y为其分类集
X = np.array([[0, 0], [0, 1], [1, 0], [1, 1]])
y = np.array([-1, -1, -1, 1])

# 创建感知机实例
p = Perceptron(learning_rate = 1, n_iterations=10)

# 训练模型
p.fit(X, y)

# 待预测数据
z = np.array([[3,9], [9,3], [3,-9], [-3,9]])

# 预测
print(p.predict(z))
相关推荐
若天明37 分钟前
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微调 Fine-tune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ai·cnn
爱喝奶茶的企鹅38 分钟前
Ethan独立开发新品速递 | 2025-08-19
人工智能
J_bean1 小时前
Spring AI Alibaba 项目接入兼容 OpenAI API 的大模型
人工智能·spring·大模型·openai·spring ai·ai alibaba
SelectDB1 小时前
Apache Doris 4.0 AI 能力揭秘(一):AI 函数之 LLM 函数介绍
数据库·人工智能·数据分析
wwww.bo1 小时前
机器学习(决策树)
算法·决策树·机器学习
倔强青铜三1 小时前
苦练Python第39天:海象操作符 := 的入门、实战与避坑指南
人工智能·python·面试
辞--忧1 小时前
深入浅出决策树
算法·决策树·机器学习
Y200309161 小时前
决策树总结
算法·决策树·机器学习
飞哥数智坊1 小时前
GPT-5 初战:我用 Windsurf,体验了“结对编程”式的AI开发
人工智能·windsurf
数据超市2 小时前
香港数据合集:建筑物、手机基站、POI、职住数据、用地类型
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手机·数据挖掘·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