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总结

1. 决策树的基本概念
  • 定义:决策树是一种树形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从根节点开始,通过特征的分支选择一步步走到叶子节点,最终完成分类或回归任务。

  • 组成

    • 根节点:第一个特征选择点。

    • 非叶子节点与分支:中间的特征切分过程。

    • 叶子节点:最终的决策结果。

2. 决策树的训练与测试
  • 训练阶段:从训练数据中构造决策树,核心在于如何选择特征进行切分。

  • 测试阶段:根据构造好的决策树,对新数据进行分类或回归预测。

3. 特征切分的关键问题
  • 目标:选择能够最好地切分数据的特征,使得分类效果最优。

  • 方法:通过衡量标准(如熵和信息增益)来选择最佳特征。

4. 衡量标准:熵
  • 熵(Entropy):表示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公式为:

    H(X)=−∑pilog⁡piH(X)=−∑pilogpi

    • 熵值越大,不确定性越高。

    • 当类别完全确定(p=0p=0或p=1p=1)时,熵为0;当类别完全不确定(p=0.5p=0.5)时,熵最大。

5. 信息增益
  • 定义:表示特征XX使得类别YY的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

  • 作用: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节点,使得分类后的数据尽可能"纯净"(同类在一起)。

  • 计算步骤

    1. 计算原始数据的熵。

    2. 按某特征切分后,计算各子集的熵的加权和。

    3. 信息增益 = 原始熵 - 切分后的熵。

6. 决策树构造实例
  • 数据:14天打球情况,特征包括天气(Outlook)等。

  • 步骤

    1. 计算原始熵(如打球和不打球的分布)。

    2. 对每个特征(如Outlook)计算切分后的熵和信息增益。

    3. 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根节点,递归构造子树。

7. 关键点总结
  • 核心思想:通过递归选择最优特征切分数据,构建树形模型。

  • 难点:如何选择特征切分点?------使用信息增益等衡量标准。

  • 优点:模型直观,易于理解和解释;适用于分类和回归任务。

  • 缺点:容易过拟合,需通过剪枝等方法优化。

8. 应用场景
  • 分类问题(如是否打球)。

  • 回归问题(如预测数值型目标)。

决策树是机器学习中基础而强大的工具,理解其原理和构造过程对掌握更复杂的模型(如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胡萝卜3.022 分钟前
数据结构初阶:排序算法(一)插入排序、选择排序
数据结构·笔记·学习·算法·排序算法·学习方法
地平线开发者27 分钟前
LLM 中 token 简介与 bert 实操解读
算法·自动驾驶
.银河系.1 小时前
8.18 机器学习-决策树(1)
人工智能·决策树·机器学习
scx201310041 小时前
20250814 最小生成树和重构树总结
c++·算法·最小生成树·重构树
阿巴~阿巴~1 小时前
冒泡排序算法
c语言·开发语言·算法·排序算法
散1121 小时前
01数据结构-交换排序
数据结构·算法
yzx9910132 小时前
Yolov模型的演变
人工智能·算法·yolo
若天明2 小时前
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微调 Fine-tune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ai·cnn
weixin_307779132 小时前
VS Code配置MinGW64编译SQLite3库
开发语言·数据库·c++·vscode·算法
无聊的小坏坏3 小时前
拓扑排序详解:从力扣 207 题看有向图环检测
算法·leetcode·图论·拓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