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树总结

1. 决策树的基本概念
  • 定义:决策树是一种树形结构的机器学习模型,从根节点开始,通过特征的分支选择一步步走到叶子节点,最终完成分类或回归任务。

  • 组成

    • 根节点:第一个特征选择点。

    • 非叶子节点与分支:中间的特征切分过程。

    • 叶子节点:最终的决策结果。

2. 决策树的训练与测试
  • 训练阶段:从训练数据中构造决策树,核心在于如何选择特征进行切分。

  • 测试阶段:根据构造好的决策树,对新数据进行分类或回归预测。

3. 特征切分的关键问题
  • 目标:选择能够最好地切分数据的特征,使得分类效果最优。

  • 方法:通过衡量标准(如熵和信息增益)来选择最佳特征。

4. 衡量标准:熵
  • 熵(Entropy):表示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公式为:

    H(X)=−∑pilog⁡piH(X)=−∑pilogpi

    • 熵值越大,不确定性越高。

    • 当类别完全确定(p=0p=0或p=1p=1)时,熵为0;当类别完全不确定(p=0.5p=0.5)时,熵最大。

5. 信息增益
  • 定义:表示特征XX使得类别YY的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

  • 作用: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节点,使得分类后的数据尽可能"纯净"(同类在一起)。

  • 计算步骤

    1. 计算原始数据的熵。

    2. 按某特征切分后,计算各子集的熵的加权和。

    3. 信息增益 = 原始熵 - 切分后的熵。

6. 决策树构造实例
  • 数据:14天打球情况,特征包括天气(Outlook)等。

  • 步骤

    1. 计算原始熵(如打球和不打球的分布)。

    2. 对每个特征(如Outlook)计算切分后的熵和信息增益。

    3. 选择信息增益最大的特征作为根节点,递归构造子树。

7. 关键点总结
  • 核心思想:通过递归选择最优特征切分数据,构建树形模型。

  • 难点:如何选择特征切分点?------使用信息增益等衡量标准。

  • 优点:模型直观,易于理解和解释;适用于分类和回归任务。

  • 缺点:容易过拟合,需通过剪枝等方法优化。

8. 应用场景
  • 分类问题(如是否打球)。

  • 回归问题(如预测数值型目标)。

决策树是机器学习中基础而强大的工具,理解其原理和构造过程对掌握更复杂的模型(如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xier_ran7 分钟前
深度学习:Mini-batch 大小选择与 SGD 和 GD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
xier_ran12 分钟前
深度学习:学习率衰减(Learning Rate Decay)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王璐WL13 分钟前
【数据结构】单链表的经典算法题
数据结构·算法
m0_4955627815 分钟前
Swift-Enum
java·算法·swift
青山的青衫18 分钟前
【前后缀】Leetcode hot 100
java·算法·leetcode
Zzzzmo_32 分钟前
Java数据结构:二叉树
java·数据结构·算法
CoovallyAIHub37 分钟前
结构化数据迎来“ChatGPT时刻”!LimitX:一个模型统一所有表格任务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普普通通的南瓜1 小时前
网站提示 “不安全”?免费 SSL 证书一键解决
网络·数据库·网络协议·算法·安全·iphone·ssl
OpenBayes1 小时前
教程上新丨Deepseek-OCR 以极少视觉 token 数在端到端模型中实现 SOTA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ocr·大语言模型·文本处理·deepseek
啊吧怪不啊吧1 小时前
二分查找算法介绍及使用
数据结构·算法·leet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