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的功能和缺点有哪些。
防火墙是一种由软件和硬件组成的系统,用于对网络进行防护和通信控制,位于内部网络和互联网之间。它将内部网路与整个互联网隔离开,通过筛选和屏蔽数据包来阻止非法访问。
主要功能:
可以隐蔽网络结构
对进出的分组进行过滤,过滤掉不安全的服务和限制非法用户
监视互联网安全,对网络攻击行为进行检测和报警
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
控制对特殊站点的访问,阻止某些禁止的访问行为
可以进行用户身份验证和网络地址转换
主要缺点:
本身并不具备清楚病毒的功能
不能防止不经由防火墙的攻击,不能防止授权访问的攻击
不能防止网络内部合法用户的攻击和通过社交工程手段的攻击
只对配置过的规则有效,不能抵抗没有配置的访问
在高流量的网络中,防火墙容易成为网络的"瓶颈"
2、简述对称密钥密码体制、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加密原理和各自的特点
3、ISO 规定的 OSI 参考模型是哪七层?每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OSI 参考模型即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共分为七层,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1)物理层:物理层屏蔽掉各网络之间硬件设备和传输介质的差异,为传输数据
建立一条物理线路。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封装成帧、数据的
检错等。
(3)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对子网间的数据包进行寻址和路由选择。
(4)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
输。此外,传输层还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5)会话层: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进程之
间的会话。
(6)表示层:表示层负责在不同的数据格式之间进行转换操作,以实现不同计算
机系统间的信息交换。
(7)应用层: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4、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 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数据通信用来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图片资料等,利用这一特点,可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进行同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
- 资源共享:包括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
- 分布式处理:当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或该计算机正在处理某项工作时,网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处理能均衡各计算机的负载,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时性;对大型综合性问题,可将问题各部分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分别处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即增强实用性。
5、什么是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复用方法?多路复用技术是一种在一条物理通信线路上同时传输多个信号,以提高线路利用率、降低成本的技术。它通过将多个信号组合在一个信号中,然后在接收端再将这些信号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多个信号在同一信道上的传输。常见的复用方法如下:
频分多路复用(FDM)
- 原理:将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或略宽)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各路信号在频域上互不重叠。
- 应用: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电话等系统。如传统的有线电视系统,通过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电视频道的信号调制到不同的频段上,在同一根电缆中传输。
时分多路复用(TDM)
- 原理: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个时间片被一路信号占用,各路信号在时间上互不重叠。
- 应用:常用于数字通信系统,如程控交换机中实现多个用户通话信号的复用传输。
波分多路复用(WDM)
- 原理:在光纤通信中,利用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个光载波信号。通过在发送端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组合在一起,在接收端再利用光滤波器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离出来。
- 应用:在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可大大提高光纤的传输容量。如在一些大型的通信骨干网中,通过波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几十路甚至上百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
码分多路复用(CDMA)
- 原理:每个用户使用一个唯一的码序列(扩频码)来对自己的数据进行编码,不同用户的码序列相互正交或准正交。在接收端,通过相关检测等方法利用码序列的正交性来分离出不同用户的信号。
- 应用: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系统,如 3G、4G 等移动通信网络中,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进行通信,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和抗干扰能力。
空分多路复用(SDM)
- 原理:利用物理空间的分割来实现多路复用。如在多芯光纤中,每根光纤芯可以独立传输一路信号,通过空间上的分离实现多个信号的同时传输。
- 应用:可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以增加传输容量,还可应用于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通过不同的天线发送和接收不同的信号,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6、简述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中的两级映像,并说明其优点。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有关的外模式/模式映像,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在逻辑上的独立,即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例如选用了另一种存储结构),数据库管理员修改模式/内模式映像,使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不受影响。保证了数据与程序在物理上的独立,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7、在单链表和双向表中,能否从当前结点出发访问到任一结点
8、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说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
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来看,它通常可以有5个以上的层次,在每一层次上都能
进行程序设计。由下至上可排序为:
第1级微程序机器级,微指令由硬件直接执行;
第2级传统机器级,用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
第3级操作系统级,一般用机器语言程序解释作业控制语句;
第4级汇编语言机器级,这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和执行;
第5级高级语言机器级,采用高级语言,由各种高级语言编译程序支持和执行。
9、处理机调度的层次有几个,请列举。并说明哪一个是高级调度,哪一个是低级调度。作业调度与进程调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处理机调度包括三个层次:作业调度、中级调度和进程调度。其中,作业调度也称高级调度,进程调度也称低级调度。
作业调度是宏观调度,其主要任务是从辅存中选择一个处于后备状态的作业调入内存并创建相应的进程,使之处于执行状态;而进程调度则是从就绪队列汇中选择一个进程调入CPU去执行,即真正获得了CPU的使用权,它是微观调度。
10、一棵度为 2 的有序树与一棵二叉树是否有区别?一棵度为2的有序树与一棵二叉树是有区别的:有序树的结点之间有次序,一个结点的次序是相对于另一结点而言的,当有序树中的子树只有一个结点时,这个结点就无须区分其左右次序。而二叉树无论其结点数为多少,均需确定其左右次序,也就是说二叉树的结点次序并不是相对于另一结点而定的。
11、请简述什么是数据库技术,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有哪些?
12、请谈谈冯·诺依曼的三个原理,以及计算机的组成冯・诺依曼的三个原理
- 存储程序原理:将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计算机在运行时能够自动地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和数据,并按照指令的要求进行操作。这使得计算机可以按照预先编写好的程序自动执行一系列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每一步操作,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自动化程度。
- 程序控制原理: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是由程序控制的,程序中的指令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执行,通过指令来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工作,从而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和运算。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会按照指令的顺序依次读取、分析和执行指令,直到程序结束。
- 二进制原理: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来表示数据和指令。二进制只有 0 和 1 两个数码,易于用电子元件的两种不同状态(如高电平和低电平)来表示,具有运算简单、电路实现容易、可靠性高等优点。计算机的所有数据和指令在存储、传输和处理时都以二进制的形式进行。
计算机的组成
-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ALU)、寄存器、累加器等组成。它能够对数据进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以及与、或、非等逻辑运算,是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
-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同工作。它从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对指令进行分析和译码,然后根据指令的要求向其他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按照程序的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分为内存储器(内存)和外存储器(外存)。内存速度快,但容量相对较小,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可被 CPU 直接访问;外存容量大,但速度相对较慢,用于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如硬盘、光盘、U 盘等。
- 输入设备:用于向计算机输入信息和数据,如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等。输入设备将外部的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代码,送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到外部,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内部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人们能够理解的形式,如文字、图像、声音等,以便用户获取计算机的处理结果。
13、请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分类。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两类: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通常是指计算机的物理系统,包括计算机主机及其外围设备,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控制计算机运行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媒体播放器、通信工具等。
14、请分别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二叉树:(1)前序序列和中序序列相同。
(2)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相同。
(3)前序序列和后序序列相同。
(1)前序序列和中序序列相同的有: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的二叉树和右斜树。
(2)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相同的有: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的二叉树和左斜树。
(3)前序序列和后序序列相同的有: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的二叉树。
15、试比较 RAM 和 ROM 的不同。(1)RAM是一种可以随机读写数据的存储器,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一旦断电,存储内容立即消失,即具有断电易失性。
(2)R0M是只读存储器,一旦写入信息后,不会因断电而丢失,它只可读不可写,一般用来存放专用的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16、视图的好处有哪些?视图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简单性。看到的就是需要的。视图不仅可以简化用户对数据的理解,也可以
简化用户的操作。
(2)安全性。通过视图用户只能查询和修改自己所能见到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
它数据则既看不见也取不到。
(3)逻辑数据独立性。视图可以使应用程序和数据库表在一定程度上独立。
(4)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17、总线按连接部件不同可分为几种?请分别简述。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按连接部件不同,总线可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
(1)片内总线:是指芯片内部的总线,如在CPU芯片内部,寄存器与寄存器之间等都由片内总线连接。
(2)通信总线: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或者计算机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通信。
(3)系统总线:是微机系统中各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公共通路。
18、什么是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的组织):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文件的全貌,是用户可以直接处理的数据及其结构,包括记录式文件和流式文件。
文件的物理结构(文件的存储结构):文件在外存上的存储组织形式,它依赖于物理的存储设备、物理存储空间,包括顺序结构、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
19、请简述算法的特征。算法的特征包括如下五个:
(1)有穷性:算法必须在执行有限步后结束,并且每一步都能在有限时间内执行完成。
(2)确定性:算法的每一个输入对应相同的输出,不能有二义性。
(3)可行性:算法中的所有操作必须足够基本,都可以通过有限次基本操作来完成其功能。
(4)有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5)有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20、简述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
(1)数据结构:描述系统的静态特性,即组成数据库的对象类型,包括数据本身(类型、内容、性质)和数据之间的联系,按此来命名数据模型。
2)数据操作: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即对数据库中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操作及操作规则。(3)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是完整性规则的集合,规定数据库状态及状态变化所应满足的条件,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相容性。
21、DBA的职责是什么?DBA指数据库管理员,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具体职责如下:
- 决定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
- 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储策略
- 定义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 监督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
- 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
22、什么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在集中式数据库系统和计算机网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分布在计算机网络上的多个逻辑相关的数据库的集合,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的物理分布性,数据分布在不同场地的计算机上
数据的逻辑整体性,数据库在逻辑上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数据的分布独立性,分布的实现完全由系统完成
场地自治和协调,每个节点既具有独立性,可执行局部应用请求,又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可通过网络处理全局应用请求
数据的冗余及冗余透明性,存在适当冗余以适合分布处理特点,提高系统处理效率和可靠性
23、SQL语言的特点综合统一
高度非过程化
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
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24、简述数据字典的概念及组成数据项: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是数据的最小组成单元
数据结构: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话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混合组成
数据流:是指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输的路径
数据存储:是指数据结构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之一
处理过程:具体处理逻辑一般用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数据字典中只需要描述处理过程的说明性信息。
25、简述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电路交换: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
报文交换: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宽带,在传送突发数据时可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分组交换:有利于提高路由器检测接收分组是否出错、出错重传处理过程的效率;有利于提高路由器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有利于减小分组传输延迟,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26、协议与服务有何关联?有何区别?关联: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需要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
区别:
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协议的实现保证了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使用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是"水平的"。服务是能够被上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是"垂直的"。
27、物理层的借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各包含什么内容?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功能特性: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的意义
过程特性:指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时间的出现顺序
28、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区别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它由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应用系统、硬件平台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运行实体。
29、数据库设计包含哪几个阶段?按照规范的设计方法,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六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30、简述关系数据库的优点关系数据模型具有下列优点:
(1)操作方便
通过应用程序和后台联结,方便了用户的对数据的操作,特别是没有编程基础的人。
(2)易于维护
丰富的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了数据的冗
和数据不一致的概率。
(3)便于访问数据
提供了诸如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索引等对象,更安全,更快捷。
(4)权限的分配
使其较以往的数据库在安全性上要高的多。
31、简述计算机一般有几类故障计算机故障一般分为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病毒破坏故障和人为故障。
(1)硬件故障:是指计算机内部电子元件损坏或外部设备的电子元件损坏而引起的故障。硬件故障分为器件故障、机械故障、介质故障等。
(2)软件故障:可分为系统故障、程序故障等。
(3)病毒破坏故障:计算机感染病毒之后,不但影响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软件,还会影响硬件的正常工作。因此必须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预防和定期杀毒。
(4)人为故障:由于用户缺乏专业性的知识而进行的错误操作引起的故障。
32、HTTPS和HTTP的区别:(1)HTTPS协议需要到CA申请证书,一般免费证书较少,因而需要一定费用;
(2)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信息是明文传输,HTTPS则是具有安全性的SSL加密传输协议;
(3)HTTP和HTTPS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连接方式,用的端口也不一样,前者是80,后者是443;
(4)HTTP的连接很简单,是无状态的;HTTPS协议是由SSL+HTTP协议构建的可进行加密传输、身份认证的网络协议,比HTTP协议安全。
33、简述信息安全目标的内容
34、简述全双工模式和半双工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3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36、分层的好处(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某一层并不需要知道它的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即界面)所提供的服务。由于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因而可将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容易处理的更小一些的问题。这样,整个问题的复杂程度就下降了。
(2)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例如由于技术的变化),只要层间接口关系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此外,对某一层提供的服务还可以进行修改。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时,甚至可以将这层取消。
(3)结构上可分割。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易于实现和维护。这种结构使得实现和调试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变得易于处理,因为整个的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因为每一层的功能及其所提供的服务都已有了精确的说明。
37、软件工程方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抽象:采用分层次抽象,自顶向下、逐层细化的办法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的复杂性。
(2)模块化:把程序划分成独立命名且可独立访问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模块化有助于信息隐蔽和抽象,有助于表示复杂的系统。
(3)信息隐蔽:实现的细节隐藏在模块内部,使得一个模块内包含的信息对于不需要这些信息的模块来说,是不能访问的。
(4)局部化:把关系密切的软件元素物理地放在一起,要求在划分模块时采用局部数据结构,使大多数过程和数据对软件的其他部分是隐藏的。
计算机简答题
幸运的的飞起2025-01-11 14:06
相关推荐
Tic..26 分钟前
网络学习记录6南桥几晴秋1 小时前
【Linux网络编程】数据链路层 | MAC帧 | ARP协议fox08151 小时前
wsl2上mysql出现ip端口冲突问题KeyPan1 小时前
【Ubuntu与Linux操作系统:一、Ubuntu安装与基本使用】baowxz1 小时前
lwip单网卡多ip的实现xyzzklk1 小时前
解决无法远程管理Windows Server服务器核心安装华子w9089258592 小时前
基于spingbott+html+Thymeleaf的24小时智能服务器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tan_135100751882 小时前
罗德与施瓦茨ZN-Z135,26.5G经济型网络分析仪校准套件wang09072 小时前
抓包之tcpdump安装和使用Bug退退退1232 小时前
UDP、TCP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