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例模式

前言

什么是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属于创建类型的一种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通过单例模式的方法创建的类在当前进程中只有一个实例(根据需要,也有可能一个线程中属于单例,如:仅线程上下文内使用同一个实例)

上面是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

大家都知道,面向对象的思想就是我们可以把一个类实例很多次,每次实例出来的都是一个对象,意味着你可以创建很多个基于这个类的对象。

单例模式,说白了,就是这些对象本质都是同一个,整个程序中,不管在哪里用,使用的都是同一个实例对象。

如果我们创建了一个China类,我们可以一直new吗?不可以,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China,所以我们使用的都是同一个China对象。

Version 1 - 非线程安全

cs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hina
    {
        private China()
        {
        }
        private static China china = null;

        public static China Instance
        {
            get
            {
                if (china == null)
                {
                    Console.WriteLine("实例化对象");
                    china = new China();
                }
                return china;
            }
        }
    }

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如上图,创建一个私有的静态对象和私有构造方法,然后在CreateInstance方法里,加一个判断,如果为Null,就重新实例化一下,否则直接返回。

这种写法从逻辑上是没问题的,但是是否会出现这个if (china == null)判断,同时执行,这样就麻烦了。

所以这种写法在单线程的程序是没问题的,但是在多线程中,是可能会有问题的。

我们做个测试,测试代码如下:

cs 复制代码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10; i++)
            {
                new TaskFactory().StartNew(() =>
                {
                    China china =  China.Instance;
                });
                Thread.Sleep(10);
            }
            Console.ReadLine();
        }
    }

上面的代码,就是创建10个线程,都执行CreatInstance方法,那么最终是输出多少次Console.WriteLine("实例化对象")呢?

我们测试发现,这个输出结果是不唯一的,有时候会输出5次,有时候会输出2次,但是一般都是超过1次,这个就说明对象被多次实例化了,这就违背了单例模式的原则。

Version 2 - 简单的线程安全

既然出现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做一下优化,优化之后的代码如下:

cs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hina
    {
        private China()
        {
        }
        private static China china = null;

        private static object objlock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China Instance
        {
            get
            {
                lock (objlock)
                {
                    Console.WriteLine("执行判断");
                    if (china == null)
                    {
                        Console.WriteLine("实例化对象");
                        china = new China();
                    }
                }
                return china;
            }
        }
    }

对比看下,就是加了一个同步锁,这样就可以避免同时执行的情况,并且,我们在lock里加了一个Console.WriteLine("执行判断"),观察这行代码执行多少次。

从结果来看,实例化对象只执行了一次,说明对象只被创建过一次,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Version 3 - 双if+lock实现

上面那种方式已经可以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执行判断这行代码被执行了10次,这显示不符合我们的逻辑,既然已经实例化了,为什么每次还要执行判断呢?是不是多此一举?并且每次请求对象,都会进行lock操作,lock对性能是有一定影响的。

于是我们继续优化,优化之后的代码如下:

cs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hina
    {
        private China()
        {
        }
        private static China china = null;

        private static object objlock = new object();
        public static China Instance
        {
            get
            {
                if (china == null)
                {
                    lock (objlock)
                    {
                        Console.WriteLine("执行判断");
                        if (china == null)
                        {
                            Console.WriteLine("实例化对象");
                            china = new China();
                        }
                    }
                }
                return china;
            }
        }
    }

我们对比代码可以看出,就是又加了一个if (china == null),这种双if+lock的方式,是不是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呢?

我们执行一次,看看结果:

我们通过结果可以看到只执行了一次判断,也只执行一次实例化对象,但是我们还可以继续优化。

Version 4 - 静态变量实现

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

cs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hina
    {
        private China()
        {
        }
        private static readonly China china = new China();
        public static China Instance
        {
            get
            {
                return china;
            }
        }
    }

利用静态变量去实现单例,非常简单,但同时也是线程安全的,由CLR保证,在程序第一次使用该类之前被调用,而且只调用一次。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缺点,就是实例化过程是在程序初始化时就执行的,而不是在使用时才执行,就是说,不管你用不用,都已经实例化了。

Version 5 - 完全懒汉式实现

cs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hina
    {
        private China()
        {
        }
        public static China Instance
        {
            get
            {
                return Lazy.instance;
            }
        }
        private class Lazy
        {
            static Lazy()
            {
            }
            internal static readonly China instance = new China();
        }
    }

这种方法与上一种方法类似,只是多加了一个类,来解决上一个版本的缺点。

Version 6 - 使用Lazy特性

从.NET 4开始,可以使用Lazytype来实现完全懒汉式,代码也变得更简单,代码如下:

cs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China
    {
        private China()
        {
        }
        private static readonly Lazy<China> lazy = new Lazy<China>(() => new China());
        public static China Instance
        {
            get
            {
                return lazy.Value;
            }
        }
    }

整体总结

可能大家看完之后,选择困难症又会犯了吧?

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除了Version 1,其他几种情况,均可以实现单例模式,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Vesion 2和Version 4比较多,虽然Version 2会浪费一定的资源,但是很容易理解,实际应用中,影响不会很大。

相关推荐
景天科技苑10 分钟前
【Rust泛型】Rust泛型使用详解与应用场景
开发语言·后端·rust·泛型·rust泛型
Swift社区10 分钟前
Swift实战:如何优雅地从二叉搜索树中挑出最接近的K个值
开发语言·ios·swift
愚润求学17 分钟前
【Linux】简单设计libc库
linux·运维·开发语言·c++·笔记
桃子酱紫君21 分钟前
华为配置篇-RSTP/MSTP实验
开发语言·华为·php
刚入坑的新人编程22 分钟前
C++STL——map和set的使用
开发语言·c++
kyy_studydiary42 分钟前
集合-进阶
java·开发语言
Bl_a_ck1 小时前
--openssl-legacy-provider is not allowed in NODE_OPTIONS 报错的处理方式
开发语言·前端·web安全·网络安全·前端框架·ssl
Auc241 小时前
OJ判题系统第6期之判题逻辑开发——设计思路、实现步骤、代码实现(策略模式)
java·开发语言·docker·容器·策略模式
向日葵xyz2 小时前
Qt5与现代OpenGL学习(十一)OpenGL Widget鼠标控制直线旋转
开发语言·qt·学习
智慧地球(AI·Earth)2 小时前
OpenAI for Countries:全球AI基础设施的“技术基建革命”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