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数据集,使用scikit-learn 中K均值包 进行聚类

1. 引言

K均值聚类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用于将数据集分为多个簇。通过计算数据点之间的距离并将它们分配到最近的簇中心,K均值算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数据中的自然结构。

2. 数据集创建

首先,我们使用numpy创建一个自定义的二维数据集:

复制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 创建一个简单的二维数据集
X = np.array([[1, 2], [1.5, 1.8], [5, 8], [8, 8], [1, 0.6], [9, 11]])
3. 导入K均值并进行聚类

接下来,我们使用scikit-learn中的K均值算法进行聚类。

复制代码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使用K均值聚类,设定簇的数量为2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2)
kmeans.fit(X)

# 获取簇的中心和标签
centroids = kmeans.cluster_centers_
labels = kmeans.labels_
4. 可视化结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聚类结果,我们可以使用matplotlib来可视化数据点和簇的中心。

复制代码
# 绘制数据点和簇的中心
plt.scatter(X[:, 0], X[:, 1], c=labels, cmap='viridis')

# 标出簇的中心
plt.scatter(centroids[:, 0], centroids[:, 1], s=200, c='red', marker='X')
plt.show()
5. 总结

通过K均值聚类,我们成功地将数据集分为两个簇,并通过可视化方式直观展示了聚类结果。K均值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点与簇中心的距离进行分组,并不断迭代优化簇的中心位置。

相关推荐
dundunmm5 小时前
【每天一个知识点】时间序列聚类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聚类·时序·时序聚类
WBluuue1 天前
数学建模:智能优化算法
python·机器学习·数学建模·爬山算法·启发式算法·聚类·模拟退火算法
一只鱼^_1 天前
牛客周赛 Round 105
数据结构·c++·算法·均值算法·逻辑回归·动态规划·启发式算法
Evand J4 天前
【MATLAB例程】滑动窗口均值滤波、中值滤波、最小值/最大值滤波对比。附代码下载链接
开发语言·matlab·均值算法
Yn3124 天前
如何安装 scikit-learn Python 库
python·机器学习·scikit-learn
芥末章宇4 天前
Jetson NX Python环境搭建:使用APT轻松安装NumPy, scikit-learn, OpenCV
python·numpy·scikit-learn
万粉变现经纪人5 天前
何解决PyCharm中pip install安装Python报错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json’问题
python·pycharm·json·beautifulsoup·scikit-learn·matplotlib·pip
tryCbest7 天前
Python人工智能中scikit-learn模块的使用介绍
人工智能·python·scikit-learn
TS的美梦7 天前
scanpy单细胞转录组python教程(四):单样本数据分析之降维聚类及细胞注释
python·数据分析·聚类·单细胞转录组·scanpy
西猫雷婶7 天前
scikit-learn/sklearn学习|岭回归解读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回归·scikit-learn·sk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