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log练习:8bit移位寄存器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前言

​ 这个练习是module_shift的扩展。模块端口不再是单一的引脚,我们现在有了以矢量为端口的模块,你可以将连线矢量连接到模块上,而不是普通的导线。


1. 概述

​ 这个练习是module_shift的扩展。模块端口不再是单一的引脚,我们现在有了以矢量为端口的模块,你可以将连线矢量连接到模块上,而不是普通的导线。

与Verilog中的其他地方一样,端口的向量长度不必与连接到它的连线匹配,但是这会导致向量的填充或重构。

本练习不使用与不匹配的向量长度的连接。给定一个模块my_dff8,它有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实现一组8d触发器)。实例化其中的三个,然后将它们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长度为3的8位宽移位寄存器。

另外,创建一个4对1的多路复用器(没有提供),根据sel[1:0]选择输出什么:在输入d处的值,在第一个、第二个或第三个d触发器之后。

(本质上,sel选择多少周期来延迟输入,从0到3个时钟周期。)提供给您的模块为:模块my_dff8(输入clk,输入[7:0]d,输出[7:0]q);没有提供多路复用器。一种可能的写法是在一个总是块中加上一个case语句。

2.代码

c 复制代码
module top_module ( 
    input clk, 
    input [7:0] d, 
    input [1:0] sel, 
    output reg [7:0] q  
);

    wire [7:0] w_1;
    wire [7:0] w_2;
    wire [7:0] w_3;

    my_dff8 my_dff81 (.clk(clk), .d(d), .q(w_1));
    my_dff8 my_dff82 (.clk(clk), .d(w_1), .q(w_2));
    my_dff8 my_dff83 (.clk(clk), .d(w_2), .q(w_3));
    
    always @ (*) begin
        case (sel)
            2'b00: q <= d;
            2'b01: q <= w_1;
            2'b10: q <= w_2;
            2'b11: q <= w_3;
            default: q <= 8'b0;  
        endcase
    end
    
endmodule

相关推荐
Thomas_YXQ5 分钟前
Unity3D Overdraw性能优化详解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性能优化·unity3d
lanbing11 分钟前
PHP 与 面向对象编程(OOP)
开发语言·php·面向对象
yzx99101312 分钟前
Gensim 是一个专为 Python 设计的开源库
开发语言·python·开源
麻雀无能为力30 分钟前
python自学笔记2 数据类型
开发语言·笔记·python
招风的黑耳43 分钟前
Java集合框架详解与使用场景示例
java·开发语言
xrkhy1 小时前
java中XML的使用
xml·java·开发语言
抽风的雨6101 小时前
【python基础知识】Day 27 函数专题2:装饰器
开发语言·python
houliabc1 小时前
【2025年软考中级】第一章1.5 输入输出技术(外设)
笔记·学习·证书·软考·计算机系统
请你喝好果汁6411 小时前
学习笔记:Conda 环境共享
笔记·学习·conda
martian6651 小时前
医学影像系统性能优化与调试技术:深度剖析与实践指南
开发语言·系统安全·d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