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log练习:8bit移位寄存器

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前言

​ 这个练习是module_shift的扩展。模块端口不再是单一的引脚,我们现在有了以矢量为端口的模块,你可以将连线矢量连接到模块上,而不是普通的导线。


1. 概述

​ 这个练习是module_shift的扩展。模块端口不再是单一的引脚,我们现在有了以矢量为端口的模块,你可以将连线矢量连接到模块上,而不是普通的导线。

与Verilog中的其他地方一样,端口的向量长度不必与连接到它的连线匹配,但是这会导致向量的填充或重构。

本练习不使用与不匹配的向量长度的连接。给定一个模块my_dff8,它有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实现一组8d触发器)。实例化其中的三个,然后将它们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长度为3的8位宽移位寄存器。

另外,创建一个4对1的多路复用器(没有提供),根据sel[1:0]选择输出什么:在输入d处的值,在第一个、第二个或第三个d触发器之后。

(本质上,sel选择多少周期来延迟输入,从0到3个时钟周期。)提供给您的模块为:模块my_dff8(输入clk,输入[7:0]d,输出[7:0]q);没有提供多路复用器。一种可能的写法是在一个总是块中加上一个case语句。

2.代码

c 复制代码
module top_module ( 
    input clk, 
    input [7:0] d, 
    input [1:0] sel, 
    output reg [7:0] q  
);

    wire [7:0] w_1;
    wire [7:0] w_2;
    wire [7:0] w_3;

    my_dff8 my_dff81 (.clk(clk), .d(d), .q(w_1));
    my_dff8 my_dff82 (.clk(clk), .d(w_1), .q(w_2));
    my_dff8 my_dff83 (.clk(clk), .d(w_2), .q(w_3));
    
    always @ (*) begin
        case (sel)
            2'b00: q <= d;
            2'b01: q <= w_1;
            2'b10: q <= w_2;
            2'b11: q <= w_3;
            default: q <= 8'b0;  
        endcase
    end
    
endmodule

相关推荐
sealaugh321 小时前
aws(学习笔记第四十八课) appsync-graphql-dynamodb
笔记·学习·aws
黄雪超2 小时前
JVM——函数式语法糖:如何使用Function、Stream来编写函数式程序?
java·开发语言·jvm
ThetaarSofVenice2 小时前
对象的finalization机制Test
java·开发语言·jvm
水木兰亭2 小时前
数据结构之——树及树的存储
数据结构·c++·学习·算法
思则变2 小时前
[Pytest] [Part 2]增加 log功能
开发语言·python·pytest
鱼摆摆拜拜2 小时前
第 3 章:神经网络如何学习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学习
lijingguang2 小时前
在C#中根据URL下载文件并保存到本地,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推荐使用现代异步方式)
开发语言·c#
aha-凯心2 小时前
vben 之 axios 封装
前端·javascript·学习
¥-oriented3 小时前
【C#中路径相关的概念】
开发语言·c#
CoderCodingNo3 小时前
【GESP】C++四级考试大纲知识点梳理, (7) 排序算法基本概念
开发语言·c++·排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