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逼逼:2025 年还没有升级研发工具的你落伍了吗

还是流水账更新的快啊。

上一篇文章 博客重建计划中我们提到了整个博客基本上都是 Cursor 负责研发,而我负责需求和验收工作。本质上是一种研发模式的变更,包括 Terminal 从 iTerm2 转而用 Warp 一样,新一代的革命随着 AI 的发展逐步升级。

有意思的是,在我日常唠嗑的过程中,往往一些大厂的员工对于工具升级反而没有创业公司的员工接受度高,这里当然指的不止是互联网头部的几家大厂以及一些对于热点敏感的同学(没有开地图炮的意思保命警告)。

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大厂来说,合规永远是一个顾虑,用别人的模型,别人的 API,如果数据泄露了怎么办,要自研,又只有头部那几家能有这个财力和人力去做,而且投入时间长,效果也没有那么好,也因此对于普通大厂开发的开发体验升级其实反而是滞后的(因为我已经问了不止一家创业公司直接报销 Cursor 了(抹泪)

也因此,现在的开发模式有些两极分化了,最头部的一些已经开始用 Cursor 享受全自动 Tab 了,而一些晚进场的可能因为 Trae 铺天盖地的软文而开始对 AI 辅助编程充满惊喜,但最惨的一波却还在土方纯人工匠心代码,使用 GitHub 进行代码补全(如果 GitHub 被 ban 了那就更惨了)。

可以说研发效率处于一个天一个地。

同样待遇的还有 DeepSeek R1,尽管 DeepSeek R1 的境遇与 Trae 不同,Trae 更多的是「征文比赛」(也可以理解为免费软文大赛),而 DeepSeek 是因为「低成本」「国产」这类的名词被走红的,也因此好多营销号和个人跟风进场,疯狂吹或者疯狂踩来借此吸取流量。基本总结为大可不必,实际上,如果之前就用过 DeepSeek R1 和 OpenAI o1,你就会发现并没有「拳打 OpenAI,脚踢英伟达」的说法,反而是春节期间因为爆火,到现在我还在被服务器繁忙折磨的痛苦不堪,属实本来用的好好的,却因为爆火让本来正常用的人没得用。

因为我的算法很菜,所以项目中遇到算法问题现在基本都是由 AI 代劳,我敢说日以夜继下去,我和纯手工工匠代码的研发差距绝对会越来越大,不过我依然认为这才是大势所趋,本质上我们并不是为了算法而算法,为了技术而技术。

前两天正好看到公司内有讨论:有没有检测面试者是否使用 AI 来辅助作答的工具。

我感觉大可不必,我是讨厌八股派,好好的理工科莫名其妙变成了文科卷,我认为检测本身是个伪需求,就应该开放式的允许你使用你能想到的一切工具(不包括找别人代写),减少八股含量。实际上经常也听到有人吐槽招进来的高学历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实际的研发能力可能还不如本科生。------本质上八股取士是一种考试能力,而实际上手却是工程能力。相当于进厂打螺丝,教授打不过高级技工。这应该是对面试官能力要求的提升,而并不是 ban 了全部的东西土法炼钢。

有一些非常悲观的研发已经抱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会被淘汰」的看法来消极对待 AI 了。这里我给出的回复仍然是:只会有部分淘汰,大部分人只会享受到 AI 带来的舒适体验,减少一些重复工作。

在此之前我已经写过很多篇基于 AI 的图一乐或者个人生活应用类的文章了,比如:Python 音频去广告+字幕提取。如果没有 AI 帮我写这个代码,就我对于这一领域的掌握程度其实是不足以写出这些代码的。

本质上科技的发展方向就应该是让进场成本更低,而让能力上限更高。

对于一般的研发来说并不用担心被 AI 取代,毕竟大部分产品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而研发的思路大部分都是三段式的,也就是说脑内天然的分解了需求并基于分解的模块化需求进行了一次实现。

如果你根本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进行提问,妄图让 AI 给你写出心中所想,仍然是很难的,这对于研发来说要求有更多的业务理解能力和需求拆解能力,此外,对于 AI 写出来的代码,目前其实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规模,你得学会提问,或者得有自己对技术的判断力才能更好的让他为你服务,因此也不代表你什么都不会就真的可以做到一切。总之只要产品一天学不会说人话,你就一天有就业空间;只要贵司想要的不止是一个 Demo,你就依然有饭吃。

当然,这并不代表土法制钢派未来还有空间,简单的来说如果大家开发只需要半天了,但是纯手工派需要三天才能完成一个需求,你猜结果是什么呢。

而每进行一次革命,总会有一阵磨合期,这个磨合期越早开始,大部分人还没反应过来,你就能吃到一阵子红利。

但有一说一,大家都在用 AI 原地出书了,目前仍然在坚持纯手工写作或许也是一种逆环境派,我之前写几篇技术文章的时候也在想,我研发过程中也是问的 AI,大家也同样问问 AI 不就好了。本博客主要流量还是以搜索引擎为主,而未来并不属于搜索引擎,那我的文章还有必要写吗。

不过对于这类创作,我也有一个态度,那就是:如果一个看的人都没有,我就不会写作了吗?------不会。我写了这么多文章,其实只有几篇是比较热门的,剩下的基本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尤其是很多文章本质上就是把坑全部踩一遍的经验总结。但这东西就和做书摘和做笔记一样,现在因为有 AI,我们就不读书不学习了吗?并没有,AI 并不是替代,而是辅助。而你写下来的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想法。

这点相信对于更普遍的写作和画师圈是一样的,这两个圈子是最抵制 AI 的,我觉得也合理。16bit的感动尽管是个高开低走的作品,但是他讲的问题是类似的,AI 做的工业制品 Galgame 大家真的会享受其中吗?这些文艺性质、个人表达和价值输出类的产物,我一直觉得属于「人类灵魂闪耀之时」,能打动人心的不是华丽的辞藻,而是故事本身。

稍微扯远了,本文还是聚焦于研发这个角色本身(不然就不适合发表在 CodeSky 了),我始终相信研发这个角色仍然不可被取代,但是得尽可能的跟上潮流,你不一定要学会看 Paper,不一定要做 AI 应用的研发,但是需要对行业有一定敏感度。

昨天也有人问我,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消息的。我:「上网冲浪啊」。

本文是不正经瞎逼逼系列,这里没有提到更多的研发提效工具,大家可以问问 AI,选择适合自己的研发工具、了解一下行业动态。

本人对于科技发展的态度,在学生时代是相信未来「All in Web」,而现在是:「我好想玩刀剑神域(VRMMO)和加速世界(脑机芯片)」(需要依赖能通过图灵测试,any to any 的人工智能)。

最后,如果你没有好的上网冲浪的姿势,也欢迎关注本博客 codesky.me(但手工原创成本很高,所以更新的一直不是很勤快),或者我的新浪微博(敖天羽),虽然微博一大半都是二次元,但一般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技术内容也会转发。

水文的债都还完了,接下来还欠了几篇技术文章,See you next time!

相关推荐
用户51914958484513 小时前
使用Python ConfigParser解析INI配置文件完全指南
人工智能·aigc
小溪彼岸15 小时前
分享一个Claude Code宝藏网站Claude Code Templates
aigc·claude
YFCodeDream15 小时前
MLLM技术报告 核心创新一览
python·gpt·aigc
蛋先生DX17 小时前
RAG 切片利器 LumberChunker 是如何智能地把文档切割成 LLM 爱吃的块
llm·aigc·ai编程
土丁爱吃大米饭17 小时前
AIGC工具助力2D游戏美术全流程
aigc·小游戏·游戏开发·ai助力
安思派Anspire19 小时前
为何你的RAG系统无法处理复杂问题(二)
aigc·openai·agent
Mintopia20 小时前
🧠 可解释性AIGC:Web场景下模型决策透明化的技术路径
前端·javascript·aigc
用户51914958484521 小时前
Flutter应用设置插件 - 轻松打开iOS和Android系统设置
人工智能·aigc
墨风如雪1 天前
DeepSeek OCR:用'眼睛'阅读长文本,AI记忆新纪元?
aigc
算家计算2 天前
SAIL-VL2本地部署教程:2B/8B参数媲美大规模模型,为轻量级设备量身打造的多模态大脑
人工智能·开源·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