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总线
文章目录
计算机总线是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公共通道,就像城市中的交通干线,负责连接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实现它们之间的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传输。以下从总线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总线的分类
- 按功能和传输信息的种类分类
- 数据总线(Data Bus,DB):用于在 CPU、内存和 I/O 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数据总线是双向的,既可以将数据从内存或输入设备传送到 CPU,也可以将 CPU 处理后的数据传送到内存或输出设备。数据总线的位数(宽度)决定了一次能传输的数据量,例如 32 位数据总线一次能传输 32 位(4 字节)的数据。
- 地址总线(Address Bus,AB):用于指定数据或指令在内存中的存储地址。地址总线是单向的,由 CPU 发出地址信息,用于选择要访问的内存单元或 I/O 端口。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 CPU 可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大小,例如 20 位地址总线可寻址的内存空间为 = 1MB。
- 控制总线(Control Bus,CB):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和时序信号,协调计算机各部件的工作。控制总线的信号包括读写控制信号、中断请求信号、时钟信号等。控制总线的信号有的是单向的,有的是双向的。
- 按连接部件分类
- 内部总线:指芯片内部连接各元件的总线,如 CPU 内部寄存器之间、运算器与控制器之间的总线。内部总线的速度通常非常快,以满足芯片内部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 系统总线:连接计算机主机内部各大部件的总线,如 CPU、内存、主板上的各种扩展插槽之间的总线。常见的系统总线有 PCI 总线、PCI - Express 总线等。
- 外部总线:也称为通信总线,用于连接计算机与外部设备,如 USB 总线、串口、并口等。外部总线主要用于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2、总线的组成
- 导线:是总线的物理载体,用于传输电信号。导线的材质、粗细、长度等因素会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
- 接口电路:位于总线与各个部件之间,负责信号的转换、缓冲和驱动等功能。例如,CPU 通过接口电路与总线相连,将内部的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总线上传输的信号。
3、总线的工作原理
- 总线仲裁:当多个设备同时请求使用总线时,需要进行总线仲裁,以确定哪个设备可以优先使用总线。常见的总线仲裁方式有集中式仲裁和分布式仲裁。集中式仲裁由一个仲裁器统一管理总线的使用权;分布式仲裁则由各个设备共同参与仲裁过程。
- 数据传输:获得总线使用权的设备将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发送到总线上,其他设备通过总线接收这些信号。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时序规则,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4、总线的性能指标
- 总线带宽: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可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字节 / 秒(B/s)为单位。总线带宽与总线的时钟频率和数据总线的宽度有关,计算公式为:总线带宽 = 总线时钟频率 × 数据总线宽度 / 8。
- 总线时钟频率:指总线的工作频率,单位为赫兹(Hz)。时钟频率越高,总线在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的次数就越多,传输速度也就越快。
- 总线复用:指在同一总线上分时传输不同类型的信息,如地址和数据可以复用同一组总线。总线复用可以减少总线的数量,降低成本。
注意:
在计算机总线中,地址信息 、数据信息 和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