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PCA和LDA

主成分分析(PCA,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和线性判别分析(LDA,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是两种常用的降维方法,它们虽然都用于数据降维,但核心思想和应用场景不同。

PCA(主成分分析)

PCA 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主要用于特征降维,以最大化数据的方差,同时减少信息损失。其核心思想是找到数据的主成分(方差最大的方向),然后对数据进行投影,从而降低维度。

PCA的步骤
  1. 将数据中心化(去均值)并标准化,以消除量纲影响。
  2. 衡量不同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3. 找到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特征向量代表数据的主方向,特征值表示该方向上的方差信息量。
  4. 根据特征值大小选择前 K K K个特征向量构成新的特征空间。
  5. 用选择的特征向量将原始数据投影到新的低维空间。

它不考虑类别标签,仅关注数据的整体分布,通过选择方差最大的方向来保留最多的信息。其主要作用是特征降维,去除冗余特征,并用于数据可视化,尤其适用于高维数据的降维处理,以便于后续分析和建模。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pca(X:np.array, n_components:int) -> np.array:
    """
    PCA 降维。
    """
    # 1. 数据标准化(去均值)
    X_mean = np.mean(X, axis=0)
    X_centered = X - X_mean # (m, n)
    # print(f'X_centered.shape: {X_centered.shape}')
    # 2. 计算协方差矩阵
    covariance_matrix = np.cov(X_centered, rowvar=False)
    
    # 3.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eigenvalues, eigenvectors = np.linalg.eig(covariance_matrix)
    
    # 4. 按特征值降序排序
    sorted_indices = np.argsort(eigenvalues)[::-1]
    top_eigenvectors = eigenvectors[:, sorted_indices[:n_components]] # (n, n_components)
    # print(f'top_eigenvectors.shape: {top_eigenvectors.shape}')
    # 5. 投影到新空间
    X_pca = np.dot(X_centered, top_eigenvectors) # (m, n_components)
    # print(f'X_pca.shape: {X_pca.shape}')
    return X_pca

LDA (线性判别分析)

LDA 是一种有监督的降维方法,目标是在降维的同时最大化类别之间的可分性。与 PCA 不同,LDA 利用类别标签来优化数据投影,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尽可能分开。

LDA的步骤
  1. 计算类内散度矩阵 S W S_W SW
  2. 计算类间散度矩阵 S B S_B SB
  3. 求解投影方向
  4. 选择前 k k k个特征向量组成投影矩阵 W W W

它利用类别信息来优化数据投影,使得不同类别的样本在低维空间中尽可能分开。通过最大化类间距离并最小化类内方差,LDA能够增强类别可分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分类任务,如人脸识别、文本分类等,有助于提高模型的分类性能。

python 复制代码
def lda(X:np.array, y:np.array, n_components:int) -> np.array:
    """
    LDA 降维
    """
    # 获取类别列表
    classes = np.unique(y)
    n_features = X.shape[1]

    # 计算总均值
    mean_total = np.mean(X, axis=0)

    # 计算类内散度矩阵 Sw 和 类间散度矩阵 Sb
    S_W = np.zeros((n_features, n_features))
    S_B = np.zeros((n_features, n_features))

    for c in classes:
        X_c = X[y == c]  # 取出类别 c 的所有样本
        mean_c = np.mean(X_c, axis=0)  # 计算类别 c 的均值
        S_W += np.cov(X_c, rowvar=False) * (X_c.shape[0] - 1)  # 类内散度矩阵
        mean_diff = (mean_c - mean_total).reshape(-1, 1)
        S_B += X_c.shape[0] * (mean_diff @ mean_diff.T)  # 类间散度矩阵

    # 计算 Sw^-1 * Sb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eigvals, eigvecs = np.linalg.eig(np.linalg.inv(S_W) @ S_B)

    # 选取前 n_components 个特征向量(按特征值降序排序)
    sorted_indices = np.argsort(eigvals)[::-1]
    W = eigvecs[:, sorted_indices[:n_components]]

    # 投影数据到 LDA 低维空间
    X_lda = X @ W

    return X_lda, W

PCA vs. LDA

PCA LDA
类别信息 无监督,不考虑类别 有监督,利用类别信息
目标 最大化数据方差,保留最多信息 最大化类间距离,增强类别可分性
计算 计算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 计算类间/类内散度矩阵的特征值
应用场景 适用于降维、特征提取、数据压缩 适用于分类任务,提高模型性能
相关推荐
sendnews10 分钟前
AI赋能教育,小猿搜题系列产品携手DeepSeek打造个性化学习新体验
人工智能
悠然的笔记本13 分钟前
机器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什么?
机器学习
紫雾凌寒22 分钟前
解锁机器学习核心算法|神经网络:AI 领域的 “超级引擎”
人工智能·python·神经网络·算法·机器学习·卷积神经网络
WBingJ32 分钟前
2月17日深度学习日记
人工智能
zhengyawen66633 分钟前
深度学习之图像分类(一)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分类
莫莫莫i37 分钟前
拆解微软CEO纳德拉战略蓝图:AI、量子计算、游戏革命如何改写未来规则!
人工智能·微软·量子计算
C#Thread40 分钟前
机器视觉--图像的运算(加法)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无极工作室(网络安全)1 小时前
机器学习小项目之鸢尾花分类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分类
涛涛讲AI1 小时前
文心一言大模型的“三级跳”:从收费到免费再到开源,一场AI生态的重构实验
人工智能·百度·大模型·deepseek
视觉人机器视觉1 小时前
机器视觉中的3D高反光工件检测
人工智能·3d·c#·视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