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握手

你的类比非常形象,但在技术细节上需要稍作调整。以下是更准确的解释:


1. TCP三次握手(建立连接)

你的类比

makefile 复制代码
A: 你在吗?
B: 我在。
A: 好的。

技术细节

  1. SYN(A→B) :客户端发送 SYN(同步序列号)报文,表示请求建立连接。

    A: "我要和你通信,我的初始序列号是X。"

  2. SYN-ACK(B→A) :服务端回复 SYN-ACK(同步确认)报文,同意连接并发送自己的序列号。

    B: "收到你的请求,同意连接。我的初始序列号是Y。"

  3. ACK(A→B) :客户端发送 ACK(确认)报文,确认服务端的响应。

    A: "好的,确认你的序列号Y,开始传输数据!"


2. TCP四次挥手(断开连接)

你的类比

makefile 复制代码
A: 我要关闭了。
B: 好的。
B: 我也要关闭了。
A: 好的。

技术细节

  1. FIN(A→B) :客户端发送 FIN(终止)报文,表示不再发送数据。

    A: "我的数据发完了,准备关闭连接(但还可以接收你的数据)。"

  2. ACK(B→A) :服务端回复 ACK,确认收到关闭请求。

    B: "收到你的关闭请求,但我可能还有数据要发给你。"

  3. FIN(B→A) :服务端处理完剩余数据后,发送自己的 FIN 报文。

    B: "我的数据也发完了,准备关闭连接。"

  4. ACK(A→B) :客户端回复 ACK,确认服务端的关闭请求。

    A: "收到,确认关闭。连接终止!"


关键区别

  1. 四次挥手的必要性

    • 由于 TCP 是 全双工通信,每一端需要独立关闭自己的数据通道。
    • 服务端可能在收到客户端的 FIN 后仍有数据要发送,因此需要分两步关闭。
  2. TIME_WAIT 状态

    • 客户端在发送最后一个 ACK 后会进入 TIME_WAIT 状态(等待 2MSL 时间),确保服务端已正确关闭。

修正后的类比

makefile 复制代码
建立连接(三次握手):
A: 我要和你通信,序列号是X。  
B: 同意,我的序列号是Y。  
A: 确认,开始传数据!

断开连接(四次挥手):
A: 我的数据发完了,准备关闭(但还能收你的数据)。  
B: 收到,稍等,我还有数据要发...  
(B处理剩余数据)  
B: 我的数据也发完了,准备关闭。  
A: 确认关闭,连接终止!

总结

你的类比简化了核心逻辑,但需注意:

  • 三次握手:目的是同步序列号,确保双方能可靠通信。
  • 四次挥手:因全双工特性,需双向独立关闭。

这种理解适合快速记忆,但在实际网络编程中需严格遵循协议细节(如序列号、状态机等)。

相关推荐
MrSkye36 分钟前
🔥React 新手必看!useRef 竟然不能触发 onChange?原来是这个原因!
前端·react.js·面试
小高0073 小时前
🔥🔥🔥前端性能优化实战手册:从网络到运行时,一套可复制落地的清单
前端·javascript·面试
绝无仅有3 小时前
编写 Go 项目的 Dockerfile 文件及生成 Docker 镜像
后端·面试·github
绝无仅有4 小时前
使用 Docker 部署 Go 项目(Beego 框架)
后端·面试·github
luckyCover4 小时前
面试前来了解下TCP/IP网络模型吧~
前端·面试
专业抄代码选手4 小时前
从 Fiber 到 DOM:深入理解 React 渲染
javascript·面试
页面仔Dony4 小时前
个人主页项目架构设计
面试·全栈
南北是北北4 小时前
kotlin by lazy详解
前端·面试
Moment5 小时前
面试官:一个接口使用postman这些测试很快,但是页面加载很慢怎么回事 😤😤😤
前端·后端·面试
江湖十年5 小时前
万字长文:彻底掌握 Go 1.23 中的迭代器——原理篇
后端·面试·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