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视觉相机引导机器人的原理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图像采集

3D数据采集:3D视觉相机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光源,采用不同的3D成像技术来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例如,常见的有激光三角测量法,即利用2D相机拍摄到的激光线形变,通过三角公式获取被测物的高度信息;还有TOF(Time of Flight)原理,即利用光飞行的时间差来获取物体的高度,以及结构光原理,由投影仪投射出一系列条纹光,相机拍摄后解算出物体的3D信息。

多视角采集:在Eye-in-Hand方式下,3D相机安装在机械手上,随机械手运动对物体进行多角度扫描;在Eye-to-Hand方式下,3D相机安装在机械手附近的龙门架上,对物体进行固定视角或多视角扫描。

  1. 数据处理与分析

特征提取:采集到的3D图像数据会被传送至机器人的内部计算机系统,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算法,对图像中的目标物体进行特征提取,如边缘、角点、纹理等特征,以便后续的目标识别和定位。

目标识别:将提取的特征与预先存储在机器人内存中的模板或模型进行比对和匹配,从而确定目标物体的类型、姿态和位置等信息。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1. 手眼标定

坐标系转换:由于3D视觉相机采集的数据是基于相机坐标系的,而机器人的操作是基于其自身的基坐标系或工具坐标系的,因此需要通过手眼标定来确定相机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位姿关系。

标定方法:根据Eye-in-Hand方式和Eye-to-Hand方式的不同,手眼标定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将物体相对于相机的坐标转换为物体相对于机器人工具坐标系的坐标,从而实现对机器人的准确引导。

  1. 路径规划与导航

目标定位:基于手眼标定的结果和目标识别的信息,确定目标物体在机器人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

路径规划:机器人根据自身的位置、目标物体的位置以及工作环境中的障碍物等信息,利用路径规划算法生成一条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无碰撞最优路径。

  1. 操作执行

动作控制:机器人按照规划好的路径移动到目标物体附近,然后通过搭载的机械臂、夹爪等执行机构,根据预先设定的任务要求,对目标物体进行抓取、操纵、装配、焊接等操作。

3D视觉相机引导机器人通过图像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手眼标定、路径规划与导航以及操作执行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目标物体的高精度定位、识别和操作,从而在工业生产、物流仓储、医疗卫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
AI精钢10 小时前
H20芯片与中国的科技自立:一场隐形的博弈
人工智能·科技·stm32·单片机·物联网
Cx330❀10 小时前
【数据结构初阶】--排序(五):计数排序,排序算法复杂度对比和稳定性分析
c语言·数据结构·经验分享·笔记·算法·排序算法
夜幕龙11 小时前
宇树 G1 部署(十)——数据格式转换与 IL 训练
人工智能·机器人·具身智能
GitLqr12 小时前
AI洞察 | 智元、阿里在机器人领域的重磅开源
meta·机器人·llm
ZPC821014 小时前
Fanuc 机器人rmi 功能
机器人
是乐谷15 小时前
阿里云杭州 AI 产品法务岗位信息分享(2025 年 8 月)
java·人工智能·阿里云·面试·职场和发展·机器人·云计算
试剂界的爱马仕17 小时前
胶质母细胞瘤对化疗的敏感性由磷脂酰肌醇3-激酶β选择性调控
人工智能·科技·算法·机器学习·ai写作
学术小白人20 小时前
会议征稿2025年能源互联网与电气工程国际学术会议(EIEE 2025)
人工智能·机器人·能源
独行soc1 天前
2025年渗透测试面试题总结-18(题目+回答)
android·python·科技·面试·职场和发展·渗透测试
BJ_Bonree1 天前
数智先锋 | 告别运维黑盒!豪鹏科技×Bonree ONE构建全栈智能可观测体系
运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