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视觉相机引导机器人的原理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图像采集

3D数据采集:3D视觉相机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光源,采用不同的3D成像技术来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例如,常见的有激光三角测量法,即利用2D相机拍摄到的激光线形变,通过三角公式获取被测物的高度信息;还有TOF(Time of Flight)原理,即利用光飞行的时间差来获取物体的高度,以及结构光原理,由投影仪投射出一系列条纹光,相机拍摄后解算出物体的3D信息。

多视角采集:在Eye-in-Hand方式下,3D相机安装在机械手上,随机械手运动对物体进行多角度扫描;在Eye-to-Hand方式下,3D相机安装在机械手附近的龙门架上,对物体进行固定视角或多视角扫描。

  1. 数据处理与分析

特征提取:采集到的3D图像数据会被传送至机器人的内部计算机系统,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算法,对图像中的目标物体进行特征提取,如边缘、角点、纹理等特征,以便后续的目标识别和定位。

目标识别:将提取的特征与预先存储在机器人内存中的模板或模型进行比对和匹配,从而确定目标物体的类型、姿态和位置等信息。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1. 手眼标定

坐标系转换:由于3D视觉相机采集的数据是基于相机坐标系的,而机器人的操作是基于其自身的基坐标系或工具坐标系的,因此需要通过手眼标定来确定相机坐标系与机器人坐标系之间的位姿关系。

标定方法:根据Eye-in-Hand方式和Eye-to-Hand方式的不同,手眼标定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将物体相对于相机的坐标转换为物体相对于机器人工具坐标系的坐标,从而实现对机器人的准确引导。

  1. 路径规划与导航

目标定位:基于手眼标定的结果和目标识别的信息,确定目标物体在机器人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

路径规划:机器人根据自身的位置、目标物体的位置以及工作环境中的障碍物等信息,利用路径规划算法生成一条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无碰撞最优路径。

  1. 操作执行

动作控制:机器人按照规划好的路径移动到目标物体附近,然后通过搭载的机械臂、夹爪等执行机构,根据预先设定的任务要求,对目标物体进行抓取、操纵、装配、焊接等操作。

3D视觉相机引导机器人通过图像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手眼标定、路径规划与导航以及操作执行等多个环节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目标物体的高精度定位、识别和操作,从而在工业生产、物流仓储、医疗卫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
Dream Algorithm4 小时前
CT、IT、ICT 和 DICT区别
经验分享·信息与通信
想要成为计算机高手5 小时前
11. isaacsim4.2教程-Transform 树与Odometry
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ros·rviz·isaac sim·仿真环境
huoyingcg8 小时前
武汉火影数字|数字党建展厅制作 VR红色数字纪念馆 党史馆数字化打造
科技·ar·v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RPA+AI十二工作室10 小时前
影刀RPA_抖音评价获取_源码解读
运维·机器人·自动化·源码·rpa·影刀
九河云10 小时前
从 “制造” 到 “智造”: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突围之路
科技·ai·制造·数字化转型·传统
梅羽落13 小时前
谷歌无法安装扩展程序解决方法(也许成功)
经验分享
Sui_Network13 小时前
探索 Sui 上 BTCfi 的各类资产
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游戏·区块链
v先v关v住v获v取13 小时前
立式加工中心X-Y轴传动机械结构设“cad【6张】三维图+设计说明书
科技
音视频牛哥15 小时前
如何打造毫秒级响应的RTSP播放器:架构拆解与实战优化指南
人工智能·机器人·音视频开发
DeepCeLa16 小时前
“磁”力全开:钕铁硼重塑现代科技生活
科技·生活·稀土氧化物·永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