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学习笔记05——Spring Boot的文件结构2(POJO类)

在Spring Boot项目中,将Entity、DTO、VO放在POJO子模块中是一种常见的分层设计,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通过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解释它们的作用:

POJO(Plain Old Java Object)是指普通的、简单的Java对象,只有属性和对应的setter和getter方法,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框架、接口或父类。它的核心思想是保持代码的简洁性和可移植性,避免与特定技术绑定。

Entity、DTO、VO 都属于 POJO,它们是具有特定用途的POJO。下面详细讲解。


1. Entity(实体)

  • 作用直接对应数据库表,用于ORM框架(如Hibernate)操作数据库。

  • 特点:字段与数据库表严格一致,可能包含关联关系(如外键)。

  • 示例
    假设有一个用户表user,包含字段:idusernamepasswordemailcreate_time
    对应的Entity类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Entity
    @Table(name = "user")
    public class User {
        @Id
        @GeneratedValue(strategy = GenerationType.IDENTITY)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String email;
        private LocalDateTime createTime;
        // Getters and Setters
    }

2. DTO(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

  • 作用在层间传递数据,一般用于前端传给后端的Controller层的数据,屏蔽敏感字段,或适配不同场景的输入。

  • 特点:字段可能与Entity不同,例如排除敏感信息(如密码),或组合多个Entity的字段。

  • 示例
    用户注册时,前端可能只需要提交usernamepasswordemail,不需要idcreate_time
    对应的DTO类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UserDTO {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password;
        private String email;
        // Getters and Setters
    }

或者

java 复制代码
@Data
public class EmployeeDTO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String phone,
	private String sex,
	private String idNumber,
}

使用场景

  • 前端向后端发出请求,里面传递的数据 ,使用DTO数据格式封装。
  • Controller接收到UserDTO后,将其转换为User实体,再交给Service层保存到数据库。
  • 避免了直接暴露Entity结构,提升安全性(例如密码加密后再存储)。

3. VO(View Object,视图对象)

  • 作用返回给前端的展示数据,定制化字段,适配前端需求。

  • 特点:字段可能与Entity差异较大,例如排除敏感信息、格式化时间、组合多个数据源的结果。

  • 示例
    查询用户信息时,前端需要idusernameemail和格式化后的createTime,但不需要password
    对应的VO类如下:

    java 复制代码
    public class UserVO {
        private Long id;
        private String username;
        private String email;
        private String formattedCreateTime; // 例如:2024-01-01 12:00:00
        // Getters and Setters
    }

    使用场景

    • Service层查询到User实体后,将其转换为UserVO,再通过Controller返回给前端。
    • 避免暴露数据库细节,提升接口灵活性。

总结:三者的协作流程

  1. 用户注册
    • 前端提交UserDTO → Controller接收 → Service层将UserDTO转为User实体 → 存入数据库。
  2. 查询用户信息
    • Service层查询User实体 → 转为UserVO → Controller返回UserVO给前端。

备注:主流规范的做法应该是Controller接收到前端的DTO后,在Controller层将DTO转为Entity,再交给Service处理。在一些简单项目(不严格分层时),也可能会由Service层进行转换,这也是通常的做法。


关键区别

类型 用途 字段特点 生命周期
Entity 直接操作数据库 与数据库表严格一致 持久化层(数据库操作)
DTO 层间数据传输(如Controller ↔ Service) 可能比Entity少字段,或增加校验逻辑 请求处理阶段
VO 返回给前端的展示数据 定制化字段,适配前端需求 响应生成阶段

为什么分层?

  • 安全性:避免将Entity直接暴露给前端(如隐藏密码)。
  • 灵活性:Entity、DTO、VO可独立变化,互不影响(例如数据库字段变更只需调整Entity)。
  • 解耦:各层职责清晰,Controller不依赖数据库结构,Service不依赖前端需求。
相关推荐
前端小崔3 分钟前
从零开始学习three.js(18):一文详解three.js中的着色器Shader
前端·javascript·学习·3d·webgl·数据可视化·着色器
逼子格32 分钟前
硬件工程师笔记——二极管Multisim电路仿真实验汇总
笔记·嵌入式硬件·硬件工程师·multisim·硬件工程师学习·电子器件·电路图
龙湾开发1 小时前
计算机图形学编程(使用OpenGL和C++)(第2版)学习笔记 10.增强表面细节(二)法线贴图
c++·笔记·学习·图形渲染·贴图
liang_20261 小时前
【HT周赛】T3.二维平面 题解(分块:矩形chkmax,求矩形和)
数据结构·笔记·学习·算法·平面·总结
虾球xz1 小时前
游戏引擎学习第290天:完成分离渲染
c++·人工智能·学习·游戏引擎
虾球xz1 小时前
游戏引擎学习第285天:“Traversables 的事务性占用”
c++·学习·游戏引擎
汇能感知2 小时前
光谱相机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经验分享·笔记·科技
虾球xz2 小时前
游戏引擎学习第280天:精简化的流式实体sim
数据库·c++·学习·游戏引擎
深度学习入门2 小时前
学习深度学习是否要先学习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学习·机器学习·ai·深度学习入门
FAREWELL000752 小时前
Unity基础学习(十五)核心系统——音效系统
学习·unity·c#·游戏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