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笔记】Kimi 1.5 技术报告

和 DeepSeek-R1 一样强调 RL 的作用,但更强调 prompt 的重要性。

整体 RL 架构:

整体训练流程:

RL

prompt

进行了 prompt 多样性、难度评估、随机猜测答案 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

‒ 多样性:关注覆盖。

‒ 难度:用同一参数+高温度系数进行采样,评估 prompt 的难度。

‒ 正确性:删除一些容易猜对的答案

Cot SFT

拒绝采样来生成长 CoT 数据用于模型监督微调,并用四方面的内容强化模型:

‒ 规划:执行前先规划步骤

‒ 评估:不断规划评估中间步骤

‒ 检查:重新思考并改进回答

‒ 探索:鼓励进行替代方案的搜索

通过这些长 CoT 作冷启动,模型内化了这些能力。

RL 算法

基础目标是最大化回答的收益:

x 为 prompt,y* 为标准答案,πθ 是 LLM 网络参数, z 为中间规划的步骤,y~πθ(·|x,z),r 为奖励函数计算方法;

注意到这里 z 其实是一个两阶段采样,先根据 prompt 采样出完成任务的计划,再根据提示词和计划,采样得到答案。实际测试中, 再简单的问题都要经历这两步采样过程。

为了确保收敛的效果,使用 PG 时引入了 reference model 并用 KL 散度进行约束:

理想情况下,最优策略 π*应当满足:

其中 Z 为归一化参数:

两边取对数:

如此就可以定义 L2 损失函数:

问题是中间项难以计算,于是进行 K 次不同的采样,来实现对 Z 的近似。并且为了训练时的稳定性,将 K 次采样的奖励 r 作平均,得到了作为奖励函数的 baseline。

对 L(θ) 求梯度,就得到了最终的策略梯度:

其它技术

长度惩罚

为了避免像 Qwen 和 DeepSeek-R1 那样,随着训练模型输出结果越来越长,Kimi 引入了长度惩罚来减少成本。对于一个问题的 k 次答案正确的采样,计算每一个回答的长度,并给回答正确的答案增加一个长度正则:

当 len(i)= min_len 时,奖励为 0.5;当 len(i)=max_len 时,奖励为-0.5。整体而言,该奖励函数鼓励模型输出较短的回答。

采样策略

‒ 课程采样:采样那些当前模型难度适中的 prompt。从简单的任务开始训练,然后逐渐进入更有挑战性的任务。

‒ 错题优先:跟踪每个问题i的成功率si和与1 - si成比例的样本问题,以便成功率较低的问题获得较高的采样概率。

Long2Short

压缩模型输出长度的技术

‒ 模型合并:将长 Cot 和短 Cot 模型直接混合

‒ 最短拒绝采样:生成 8 次答案,选择其中答案最短的那条进行监督微调

‒ DPO:将短且正确的答案作为正样本,长、或者错误的答案作为负样本

‒ 长度惩罚,即之前提到的 λ

参考链接:

https://arxiv.org/abs/2501.12599

相关推荐
张较瘦_7 小时前
[论文阅读] AI | 大语言模型服务系统服务级目标和系统级指标优化研究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语言模型
Vizio<20 小时前
《基于电阻层析成像(ERT)的机器人皮肤空间灵敏度均衡:通过应变系数分布优化》ICRA 2025 论文解读
论文阅读·机器人·机器人触觉
三木今天学习了嘛1 天前
【VLA & Markov】VLA 架构和构建模块 与 Markov 带来的时序思考
论文阅读
依夏c1 天前
[论文笔记•(多智能体)]LLMs Can Simulate Standardized Patients via Agent Coevolution
论文阅读·论文笔记
wzx_Eleven1 天前
【论文阅读】AAAI 2025 | 面向精确分割式联邦学习的多模型聚合与知识重放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Zack_Liu1 天前
LSS论文阅读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目标跟踪
何如千泷1 天前
【论文阅读】SelfReg-UNet: Self-Regularized UNet for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论文阅读
张较瘦_1 天前
[论文阅读] AI + Debug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GitHub故障复现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解析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语言模型
Small___ming1 天前
【论文笔记】扩散模型——如何通俗理解传统概率模型的核心矛盾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扩散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
张较瘦_1 天前
[论文阅读] AI + 软件工程 | 从“能用”到“耐用”:LLM生成软件的老化陷阱与研究突破
论文阅读·人工智能·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