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S 调度器两种调度类型普通调度 和 组调度

在 Linux 的 CFS(Completely Fair Scheduler) 调度器中,确实存在两种调度类型:普通调度组调度。这两种调度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并通过三个关键维度(权重、抢占优先级、最大配额)来影响程序对 CPU 资源的使用。以下是对这些概念的详细解析:


1. 普通调度与组调度

(1)普通调度
  • 普通调度是指直接针对单个任务(进程或线程)进行调度。
  • 不涉及 cgroup(Control Group),即没有将任务分组管理。
  • 适合简单的应用场景,比如运行独立的任务。
(2)组调度
  • 组调度是基于 cgroup 的调度方式,允许多个任务被组织到一个组中,并以组为单位分配 CPU 资源。
  • 这种方式特别适合需要资源隔离或按组分配资源的场景,例如容器化环境(如 Docker、Kubernetes)。
  • 在 cgroup 中,可以定义组级别的资源限制和优先级,从而实现更精细的资源管理。

2. 影响 CPU 资源使用的三个维度

在 CFS 调度器中,无论使用普通调度还是组调度,都会通过以下三个维度来影响任务对 CPU 资源的使用:

(1)权重(CPU Weight)
  • 含义
    权重决定了任务或组在 CPU 时间分配中的比例。权重越高,任务获得的 CPU 时间越多。
  • 实现机制
    • 在普通调度中,权重由任务的 nice 值 决定,范围为 -20(最高优先级,权重最高)到 +19(最低优先级,权重最低)。
    • 在组调度中,权重由 cgroup 的 cpu.weight 参数控制,范围为 1 到 10000,默认值为 100。
  • 示例
    如果有两个任务,A 的权重为 200,B 的权重为 100,则 A 获得的 CPU 时间是 B 的两倍。
(2)抢占优先级(CPU Latency)
  • 含义
    抢占优先级决定了任务之间的响应时间,或者说调度器允许任务等待的最大延迟。
  • 实现机制
    • 在 CFS 中,调度器会根据任务的历史行为动态调整其抢占优先级。
    • 对于 I/O 密集型任务(如文件读写),调度器会优先让它们运行,因为它们通常会快速释放 CPU。
    • 对于 CPU 密集型任务(如计算密集型任务),调度器会让它们运行更长时间,减少上下文切换的开销。
  • 影响
    • 较低的 CPU Latency 表示调度器会更频繁地切换任务,从而提高响应速度。
    • 较高的 CPU Latency 表示调度器会让任务运行更长时间,减少上下文切换,但可能会降低响应速度。
(3)最大配额(CPU Quota)
  • 含义
    最大配额限制了任务或组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可以使用的最大 CPU 时间。
  • 实现机制
    • 在普通调度中,最大配额通常不直接设置,而是通过系统的整体负载动态调整。
    • 在组调度中,最大配额由 cgroup 的 cpu.cfs_quota_uscpu.cfs_period_us 参数控制:
      • cpu.cfs_quota_us:指定一个周期内任务或组最多可以使用的微秒数。
      • cpu.cfs_period_us:指定时间周期的长度(默认为 100ms)。
    • 示例:
      • 如果 cpu.cfs_quota_us = 50000cpu.cfs_period_us = 100000,则该任务或组每 100ms 最多可以使用 50ms 的 CPU 时间。
  • 用途
    • 用于限制任务或组的 CPU 使用量,防止某个任务或组占用过多资源。
    • 在容器化环境中,最大配额常用于保证不同容器之间的资源公平性。

3. 总结对比

维度 描述 适用场景
权重(CPU Weight) 决定任务或组在 CPU 时间分配中的比例,权重越高,分配的 CPU 时间越多。 需要按比例分配资源的场景,如多个容器共享 CPU。
抢占优先级(CPU Latency) 决定任务之间的响应时间,动态调整任务的运行时间,优先响应 I/O 密集型任务。 需要平衡响应速度和系统效率的场景,如桌面系统。
最大配额(CPU Quota) 限制任务或组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可以使用的最大 CPU 时间,防止资源过度占用。 需要资源隔离或限制的场景,如容器化环境。

4. 总结

  • 普通调度

    直接针对单个任务进行调度,适合简单的应用场景。通过权重、抢占优先级和最大配额来动态分配 CPU 资源。

  • 组调度

    基于 cgroup 的调度方式,允许多个任务被组织到一个组中,并以组为单位分配 CPU 资源。通过 cgroup 的参数(如 cpu.weightcpu.cfs_quota_uscpu.cfs_period_us)来实现精细化的资源管理。

  • 三个维度

    • 权重:决定资源分配的比例。
    • 抢占优先级:决定任务的响应速度。
    • 最大配额:限制资源的使用上限。

通过这三个维度,CFS 调度器能够在多任务环境下实现高效的资源分配,同时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如响应速度、资源隔离等)。

相关推荐
Juchecar1 小时前
超越经典23种设计模式:新模式、反模式与函数式编程
设计模式·云原生·函数式编程
深蓝电商API2 小时前
云原生爬虫:使用Docker和Kubernetes部署与管理分布式爬虫集群
docker·kubernetes
啟明起鸣3 小时前
【Go 与云原生】让一个 Go 项目脱离原生的操作系统——我们开始使用 Docker 制造云容器进行时
docker·云原生·golang
橙色云-智橙协同研发10 小时前
【PLM实施专家宝典】离散制造企业MBD与无纸化制造实施方案:从“图纸驱动”到“数据驱动”的革命
云原生·解决方案·数字化转型·plm·国产plm·专家经验·无纸化
victory043110 小时前
K8S重启之后无法启动故障排查 与 修复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研究司马懿12 小时前
【ETCD】ETCD常用命令
网络·数据库·云原生·oracle·自动化·运维开发·etcd
java_logo13 小时前
SGLANG Docker容器化部署指南
linux·运维·docker·容器·eureka·1024程序员节
Qayrup13 小时前
各个系统的 docker安装
运维·docker·容器
代码or搬砖14 小时前
Docker 部署 Java 项目实践
java·docker·容器
蓝象_14 小时前
docker下载配置redis
redis·docker·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