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极狐GitLab 合并冲突?

极狐GitLab 是 GitLab 在中国的发行版,关于中文参考文档和资料有:

合并冲突 (BASIC ALL)

合并冲突发生在合并请求的两个分支(源分支和目标分支)对相同代码行进行了不同的修改。在大多数情况下,GitLab 能够自动合并这些更改,但当出现冲突时,你需要决定保留哪些更改。

要解决有冲突的合并请求,你必须执行以下操作之一:

  • 创建一个合并提交(merge commit)。
  • 通过变基(rebase)解决冲突。

极狐GitLab 通过在源分支中创建一个合并提交来解决冲突,而不将其合并到目标分支。然后,你可以审核和测试该合并提交,以确保它不包含任何意外的更改,并且不会破坏构建。

理解冲突块

当 Git 检测到一个需要你决定的冲突时,它会使用冲突标记来标记冲突块的开始和结束:

  • <<<<<<< HEAD 标记冲突块的开始。 你的更改会显示在这里。

  • ======= 标记你的更改的结束。 目标分支中的最新更改会显示在这里。

  • .>>>>>>> 标记冲突的结束。

要解决冲突,删除:

  • 你不想保留的冲突行版本。
  • 三个冲突标记:开始标记、结束标记,以及两个版本之间的 ======= 行。

你可以在用户界面中解决的冲突

你可以在 GitLab 用户界面中解决合并冲突,如果冲突文件符合以下条件:

  • 是非二进制文本文件。
  • 文件大小小于 200 KB,且已添加冲突标记。
  • 使用 UTF-8 兼容编码。
  • 不包含冲突标记。
  • 在两个分支中的路径相同。

如果文件不符合这些条件,你必须手动解决冲突。

解决冲突的方法

极狐GitLab 在用户界面中显示了可供解决的冲突,您也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解决冲突:

  • 交互模式:适用于只需要选择保留哪一行版本的冲突。

  • 内联编辑器:适用于需要手动编辑以合并更改的复杂冲突。

  • 命令行:提供对复杂冲突的完全控制。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 从命令行解决冲突.。

交互模式

交互模式将目标分支合并到源分支,并根据你选择的更改进行合并。

使用交互模式解决合并冲突的步骤:

1.在左侧边栏,选择 搜索或前往 并找到你的项目。

2.选择 代码 > 合并请求 并找到相应的合并请求。

3.选择 概述,然后滚动到合并请求报告部分。

4.找到合并冲突消息,并选择 解决冲突

GitLab 显示一份包含合并冲突的文件列表。冲突的行会被高亮显示。

5.对于每个冲突,选择 使用我们的版本使用他们的版本 来标记你希望保留的冲突行版本。这个决定被称为 "解决冲突"

6.当你解决所有冲突后,输入 提交信息

7.选择 提交到源分支

内联编辑器

一些合并冲突更加复杂,你需要手动编辑行来解决它们。

合并冲突解决编辑器帮助你在 GitLab 中解决这些冲突:

1.在左侧边栏,选择 搜索或前往 并找到你的项目。

2.选择 代码 > 合并请求 并找到相应的合并请求。

3.选择 概述,然后滚动到合并请求报告部分。

4.找到合并冲突消息,并选择 解决冲突

GitLab 显示一份包含合并冲突的文件列表。

5.找到需要手动编辑的文件,并滚动到冲突块。

6.在该文件的标题栏中,选择 内联编辑 来打开编辑器。在这个例子中,冲突块从第 1350 行开始,到第 1356 行结束:

7.解决冲突后,输入 提交信息

8.选择 提交到源分支

变基

如果你的合并请求卡在 检查自动合并能力 的消息上,你可以:

  • 使用极狐GitLab UI 中的 /rebase 快速操作。

  • 使用 Git 进行变基。

要排查 CI/CD 管道问题,请参阅 调试 CI/CD 管道

使用快速操作进行变基

你可以通过 GitLab UI 使用 /rebase 快速操作 来进行变基。

先决条件:

  • 不存在合并冲突。
  • 你必须至少拥有源项目的 开发者角色
  • 如果合并请求位于一个 Fork 中,则该 Fork 必须允许 来自上游项目成员的提交

使用快速操作进行变基的步骤:

1.进入你的合并请求。

2.在评论中输入 /rebase。

3.选择 评论

极狐GitLab 将调度并执行该分支与默认分支的变基操作。

相关推荐
martian66520 分钟前
深度学习核心:神经网络-激活函数 - 原理、实现及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医学影像·影像大模型
Apache Flink43 分钟前
Apache Flink 2.1.0: 面向实时 Data + AI 全面升级,开启智能流处理新纪元
人工智能·flink·apache
用户47949283569151 小时前
mcp是怎么和大模型进行交互的,有哪些交互方式
前端·人工智能
WeiJingYu.1 小时前
机器学习—逻辑回归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逻辑回归
AI导航猿1 小时前
Manus 上线 Wide Research:别再用一个 AI 干活了,现在流行“数字打工团队”
人工智能
一直在努力的小宁1 小时前
Diffuse and Disperse: Image Generation with Representation Regularization
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diffuse
zl_vslam2 小时前
SLAM中的非线性优化-2D图优化之零空间实战(十六)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slam se2 非线性优化
SugarPPig2 小时前
(二)LoRA微调BERT:为何在单分类任务中表现优异,而在多分类任务中效果不佳?
人工智能·分类·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