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本对软件逻辑过程、代码实现、内存管理均作了很大优化,运行速度和可靠性有了很大提升。因为高分三号每种成像模式的分辨率和入射角都不一样,地理编码后的地距分辨率也不一样,本软件设置为一次只能处理同一种成像模式的数据,不同成像模式请分多次处理,切记!
本软件的目的是快速、高效、便捷的进行星载SAR的解析、多视、地理编码批处理。以高分三号为例,选择好数据存放文件夹以后,自动设置最优参数,将所有步骤紧密连接起来,避免重复读写数据。让不了解SAR的需求者也能进行预处理。
上一个版本的问题是运行速度有些慢,尤其是在地理编码这一步,本版本对软件的逻辑进行了优化,替换掉低效率的代码,优化了内存的管理使用,运行速度有了很大提升,测试了几个数据,另外两个国外权威软件是分步做的,手动计时,运行时间的统计对比表如下:
解析定标:
为了开发使用简单,本软件使用绿色版,不用安装,双击"高分三号批预处理软件v1.3.exe"即可启动程序。启动软件后,点击界面左上角的"输入文件夹"按钮或者点击"Meta"按钮,选择包含高分三号数据的上一级文件夹,根据后缀名字和一些关键字自动识别文件夹内的元数据文件(.meta.xml)。元数据的完整路径将显示在界面上,可以单独添加、删除、清空操作。如果文件夹内的的文件有很多,这一步可能会慢一点,因为要逐个文件名字进行对比挑选出高分三号的元数据文件。
解析定标是把原始的整型乘以定标因子,变成浮点型复数,软件中的这一步是默认要做的,这部分的运算量不大,只是需要的大量时间用于数据读取和保存,对于机械硬盘和外接的硬盘来说会很慢,尤其像FSII这种大数据量的,保存的SLC是复数类型,一个极化能达到5-6GB,所以要预留好充足的硬盘空间。
多视:
多视步骤将SLC复数数据转成了浮点型的幅度数据,并将一个窗口内的像素取平均值变成一个像素,这一步的目的是牺牲空间分辨率来抑制斑点噪声,同时让距离向和方位向的空间分辨率尽可能一致。软件会自动计算窗口视数大小,计算公式是距离向分辨率除以sin(入射角),和方位向的分辨率大小差不多就可以了,原则是尽量保持高的分辨率,也要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可以手动修改视数,修改视数的大小后,多视后的分辨率也会随着改动,可以直观地看到视数是否合适。
地理编码:
勾选了是否地理编码选项后,会进行地理编码处理,也可以叫正射校正,或DOM影像生成。是将斜距SAR图像转换到地距SAR,赋予了空间坐标系,能和别的数据源叠加在一起了。分为椭球体地理编码和地形校正地理编码,椭球体法地理编码不需要dem,地形校正需要dem,因为地表是起伏不定的,地形校正的位置精度会更准确。可以输入一个覆盖数据数据的大范围的dem,比如是全国的,软件根据坐标自动寻找相应的范围,这样就不用手动拼接本地区的dem了。输出的分辨率指的是栅格像元的尺寸,根据多视后的分辨率四舍五入自动算出来的,也可以手动输入,如果设置的分辨率太高的话也没有意义,因为图像本身的分辨率就那么高。输出DOM影像的坐标类型和输入的dem是一致的,dem是经纬度坐标,DOM也是经纬度坐标,界面上的设置的分辨率是按照米,米的分辨率会转化成经纬度来计算了。投影坐标系目前仅支持UTM。地形校正过程中还会产生局部入射角、投影角、叠掩阴影等附加产品,本软件均没有保存。
进度条
进度条能让用户看到软件的运行进展和运行速度,本软件分为总进度和分进度两个进度条显示,总进度条展示运行到第几景数据了,分进度条展示每一景数据的处理进度和处理的步骤名称,运行完成以后两个进度条变成100%,显示运行了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