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文件名背后的模块系统之争
在 JavaScript 开发的广袤天地中,你或许会留意到main.js与main.mjs这两种文件扩展名。别小瞧这后缀的不同,它们实则代表了 JavaScript 世界里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块系统:CommonJS 与 ES 模块(ES Module)。这二者的差异,从语法层面一路延伸到环境配置、兼容性以及生态习惯等多个维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它们的奥秘。
核心区别:模块系统的「语言」不同
JavaScript 的模块系统,恰似世界上形形色色的语言。main.js默认采用的 CommonJS(CJS),堪称 Node.js 早期的 "母语",其语法简洁明了,在同步加载模块方面表现出色。而main.mjs所运用的 ES 模块(ESM),则是 JavaScript 官方标准化后的 "新语言",语法更为现代,不仅支持异步加载,还具备静态分析的强大能力。
语法对比:从 "借书" 到 "网购" 的差异
CommonJS(main.js):一次借一本书的 "图书馆模式"
在 CommonJS 的世界里,导入模块依靠require()方法进行同步加载,这就好比去图书馆借书,必须实实在在地等书借到手,才能继续后续的事情,在此期间代码执行会被阻塞。而导出模块时,则是通过module.exports或exports来暴露接口,仿佛在书架上贴上标签,清晰地标明书籍的内容。
下面来看一个具体示例,假设我们有一个math.js文件用于导出模块:
java
// math.js(导出模块)
function add(a, b) {
return a + b;
}
// 导出函数:在书架贴标签(module.exports)
module.exports = { add };
在main.js中导入该模块并使用:
javascript
// main.js(导入模块)
const math = require('./math.js'); // 借书:必须等书拿到手才能用
console.log(math.add(2, 3)); // 输出:5
ES 模块(main.mjs):同时预订多本书的 "网购模式"
ES 模块的导入方式采用import声明式导入,不仅支持异步加载(通过动态导入import()),还能像网购时同时下单多本书一样,无需阻塞后续操作。导出模块时,直接使用export标记可对外暴露的内容,直观又便捷。
同样以加法模块为例,math.mjs文件的导出如下:
javascript
// math.mjs(导出模块)
export function add(a, b) { // 直接标记"可外卖"的菜品(export)
return a + b;
}
在main.mjs中导入并使用:
csharp
// main.mjs(导入模块)
import { add } from './math.mjs'; // 下单:无需等待,直接"引用"菜品
console.log(add(2, 3)); // 输出:5
环境配置:不同场景下的 "入场券"
Node.js 中的配置差异
main.js:需要 "特殊通行证" 才能用新语言
在 Node.js 环境里,.js文件默认遵循 CommonJS 规范。若想启用 ES 模块,就需要在package.json文件中添加"type": "module",这就如同给文件贴上了 "新语言" 的标签。
json
{
"name": "my-project",
"type": "module", // 告诉Node.js:这个项目用ES模块!
"scripts": { "start": "node main.js" }
}
在早期的 Node.js 版本中,还需使用--experimental-modules标志来启用 ES 模块,不过该方式现已逐步被淘汰。
main.mjs:自带 "新语言" 标签
与之不同的是,.mjs文件在 Node.js 中会强制使用 ES 模块,无需任何额外配置,真正做到开箱即用。
浏览器中的兼容性问题
main.js:需要 "翻译器" 才能识别
传统浏览器通过
xml
<script type="module" src="main.js"></script> <!-- 关键:type="module" -->
main.mjs:旧浏览器可能 "不识字"
虽说现代浏览器对 ES 模块提供了支持,但.mjs扩展名在部分旧浏览器(如 IE)中可能无法被识别。此时,需要服务器配置正确的 MIME 类型(application/javascript),否则很可能报错。因此,在浏览器环境中,建议优先使用.js扩展名,并通过type="module"启用 ES 模块,这样能获得更好的兼容性。
语法特性:从 "单线程" 到 "并行处理"
加载方式:同步 vs 异步
CommonJS(main.js)
require()是同步操作,必须等待模块加载完成才能执行后续代码。这就好比排队买票,前一个人没买完,后面的人只能干等着,在简单场景中尚可,但在复杂应用里,可能会对性能造成阻塞。
ES 模块(main.mjs)
在 ES 模块中,有静态导入(import)和动态导入(import())两种方式。静态导入在浏览器中异步加载,不会阻塞 HTML 渲染;在 Node.js 中虽为同步加载,但支持静态分析,有利于打包优化。动态导入则支持异步加载模块,类似 "按需下载",在大型应用拆分代码场景中极为实用。例如:
javascript
// 动态导入:适合路由跳转或延迟加载
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async () => {
const module = await import('./feature.js'); // 点击时才加载模块
module.init();
});
顶层await:代码结构的解放
CommonJS(main.js)
在 CommonJS 中,顶层不能直接使用await,await必须放在async函数内部,就如同 "只能在特定房间用电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代码结构的简洁性。
ES 模块(main.mjs)
ES 模块允许在顶层直接使用await,代码更加简洁明了,尤其适合需要异步操作的场景,比如读取文件、请求 API 等。
javascript
// main.mjs中直接使用顶层await
const data = await fetch('https://api.example.com/data'); // 直接"边等外卖边做事"
console.log(await data.json());
Tree Shaking:打包优化的利器
ES 模块(main.mjs)
由于 ES 模块支持静态分析,在编译阶段就能确定模块依赖关系。这使得打包工具(如 Webpack、Rollup)能够通过 Tree Shaking 技术剔除未使用的代码,有效减少文件体积。例如,若只导入模块中的add函数,打包时会自动忽略未使用的subtract函数。
CommonJS(main.js)
CommonJS 的动态加载特性导致其难以进行静态分析,也就无法实现 Tree Shaking。不过,在一些对文件体积优化要求不高的场景中,这一特性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应用场景:如何选择合适的扩展名?
选main.js(CommonJS)的情况:
Node.js 传统项目
对于旧版 Node.js 项目,或者依赖 CommonJS 库(如 Express、Webpack 4 等)的项目,使用main.js无需额外配置,能快速投入开发,大大提高开发效率。
简单脚本或工具
当编写一次性脚本,比如自动化工具、测试脚本时,CommonJS 简单直接的特性能够满足需求,无需复杂的模块功能,让开发过程更加高效。
需要兼容旧环境
如果目标环境是不支持 ES 模块的浏览器或 Node.js 版本(如 Node.js < 14),那么main.js无疑是更好的选择,以确保项目能够在这些环境中正常运行。
示例:Node.js 传统后端项目
ini
// main.js(CommonJS)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 引入CommonJS库
const app = express();
app.get('/', (req, res) => {
res.send('Hello World!');
});
app.listen(3000);
选main.mjs(ES 模块)的情况:
新项目或现代前端应用
在开发 Vue 3、React 18 等新框架项目,或者使用 Webpack 5+、Vite 等现代构建工具时,ES 模块的特性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项目开发提供强大支持。
需要异步加载或静态优化的场景
在大型单页应用(SPA)拆分代码、浏览器端动态路由、服务器端按需加载模块等场景中,ES 模块的异步加载和静态优化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应用性能。
共享库或 npm 包开发
在发布到 npm 的库开发中,优先使用 ES 模块(.mjs或.js + 配置),能方便用户通过import引入,提升库的易用性和兼容性。
示例:浏览器端动态导入模块
dart
// main.mjs(ES模块)
// 点击按钮时动态加载弹窗模块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addEventListener('click', async () => {
const { showModal } = await import('./modal.mjs'); // 异步加载
showModal('Hello from ES Module!');
});
混合使用:当两种模块系统碰撞时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有时可能需要同时使用 CommonJS 和 ES 模块。比如:
ES 模块引入 CommonJS 模块
在main.mjs中,可以直接通过import引入.js文件,Node.js 会自动将 CommonJS 模块转换为 ES 模块格式。
csharp
import { add } from './math.js'; // 正确:ES模块引入CommonJS模块
CommonJS 引入 ES 模块
在main.js中,需要通过动态导入require('module').default来获取 ES 模块导出的内容,不过这一方式仅在 Node.js 中支持。
csharp
const { default: add } = require('./math.mjs'); // 正确:CommonJS引入ES模块
总结:一张表帮你快速决策
维度 | main.js(CommonJS) | main.mjs(ES 模块) |
---|---|---|
默认模块系统 | CommonJS(Node.js) | ES 模块(Node.js/ 浏览器) |
Node.js 配置 | 需package.json中type: module | 无需配置,默认启用 ES 模块 |
浏览器支持 | 需 | 现代浏览器支持,旧版需服务器配置 |
语法特性 | require/module.exports,同步加载 | import/export,支持动态导入、顶层await |
优化能力 | 不支持 Tree Shaking | 支持静态分析和 Tree Shaking |
适合场景 | 传统 Node.js 项目、简单脚本 | 现代前端 / 后端项目、大型应用、共享库开发 |
未来趋势:ES 模块的全面普及
随着 Node.js 和浏览器对 ES 模块的支持愈发完善(Node.js 已默认启用 ES 模块特性),.mjs扩展名或许会逐渐被.js取代,开发者可通过配置来区分模块系统。例如,在现代项目中,更推荐在package.json中统一配置"type": "module",让所有.js文件均使用 ES 模块,避免扩展名带来的混乱。
无论最终选择哪种模块系统,关键在于深刻理解其背后的设计理念:CommonJS 适用于简单直接的同步场景,而 ES 模块则为复杂应用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更为强大的工具链。开发者只需依据项目需求和技术栈,灵活做出选择即可。
希望这篇文章能助你透彻理解main.js与main.mjs的本质区别,并在实际开发中做出最优决策!倘若你在实践过程中有任何具体问题,欢迎随时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