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分类、检测与分割在不同网络中的设计体现

分类、检测与分割在不同网络中的设计体现

概述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不同的网络结构在功能和结构上差异显著,同时也共享一些基础设计元素。

  1. 卷积神经网络 是基石:
    • 卷积层通过特定的卷积核与图像进行卷积运算
    • 提取图像中的局部特征,比如边缘、纹理等
  2. 池化层 的作用:
    • 以降采样的方式保留关键信息
    • 大幅降低数据维度,减少计算量
    • 有效防止过拟合
  3. 全连接层 的功能:
    • 在很多网络中承担分类决策的重任
    • 将卷积层和池化层提取到的特征进行整合
    • 转化为具体的分类概率

在通用模块的基础上,不同的视觉任务催生出了各具特色的网络结构(network)设计。

分类

核心要求:学习具有高度判别性(对比度)的全局特征

典型代表

  • AlexNet

    • 采用深层卷积结构,多个卷积层堆叠,逐步提取从简单到复杂的特征。 随着网络层次深入,特征越来越抽象且具有代表性,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将特征向量映射到类别空间。
  • VGG网络

    • 采用固定大小的卷积核进行堆叠,规整的结构易于训练,通过加深网络深度学习更丰富的图像特征。
  • ResNet网络

    • 引入"残差学习"概念,通过捷径连接(shortcut connections)解决深度网络中的梯度消失和模型退化问题
    • 可以构建非常深的网络(如ResNet-50、ResNet-101和ResNet-152)
    • 通过跳跃连接允许信息在网络中跳过几个层级,促进更好的信号传递
  • DenseNet网络

    • 采用密集连接块(Dense Block)结构, 每个层都与前面所有层直接连接
    • 特征通过通道拼接(Concatenation)而非相加(Add)实现复用,提升特征和梯度传播效率
    • 在保持精度的同时减少参数量(相比ResNet减少50%)

检测任务

核心要求:识别目标类别并精准定位目标位置

典型方法

  • Fast R-CNN

    • 两阶段检测策略
    • 核心创新:区域提议网络(RPN)
      • 使用不同大小和长宽比的锚框
      • 通过卷积运算评估每个锚框包含目标的可能性
      • 生成可能包含目标的候选区域
    • 候选区域经过分类和边界框回归
    • 最终确定目标的位置和类别
    • 优势:
      • 有效减少候选区域数量
      • 提高检测效率和精度
  • YOLO

    • 将目标检测通过网格划分分解为局部回归问题
    • 单网络同时预测:
      • 目标位置
      • 类别
      • 置信度
    • 优势:
      • 摒弃传统两阶段检测流程
      • 提高检测速度
      • 在实时目标检测场景优势明显
  • 基于ResNet的检测网络

    • 许多现代检测网络(如FPN、Mask R-CNN)使用ResNet作为骨干网络进行特征提取
    • ResNet的深层特征提取能力为检测任务提供了丰富的多尺度特征
    • 残差结构使得网络可以构建更深的检测模型而不出现梯度消失问题

分割任务

核心要求:对图像每个像素进行分类,精确勾勒目标轮廓

典型代表

  • FCN

    • 用卷积取代全连接层,是一个全卷积网络
    • 首次实现端到端像素级预测,为语义分割而生
    • 采用反卷积层和跳跃连接融合多尺度特征
    • 可以接受任意尺寸的输入图像
    • 适用于通用场景的语义分割
  • U-Net

    • U型网络结构,对称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

    • 编码器部分

      • 通过卷积和池化操作,不断降低图像分辨率,提高特征维度,逐步提取图像的高级特征。
    • 解码器部分

      • 通过上采样和反卷积操作,恢复图像分辨率,跳跃连接融合编码器中不同层次的特征。
    • 优势:

      • 保留低级特征的细节信息
      • 结合高级特征的语义信息
      • 通过密集的跳跃连接 concat(而非FCN的相加)融合多尺度特征
      • 分割结果精确到像素级
      • 在医学影像分割等领域表现卓越
  • 基于ResNet的分割网络

    • 许多分割网络(如DeepLab系列)使用ResNet作为编码器部分
    • ResNet的深层特征提取能力为分割任务提供了丰富的语义信息
    • 残差结构使得网络可以构建更深的编码器而不丢失细节信息
    • 结合ResNet和U-Net的跳跃连接结构可以同时利用低级细节和高级语义信息

总结

不同的计算机视觉任务基于相似的基础网络模块,发展出了适应各自需求的网络结构:

  1. 分类网络:从AlexNet、VGG到ResNet,网络深度不断增加,残差连接的引入解决了深层网络的训练难题,使网络能够学习更抽象和判别性的特征。

  2. 检测网络:从两阶段的R-CNN系列到单阶段的YOLO系列,网络设计注重平衡精度与速度,ResNet等分类网络常被用作特征提取骨干。

  3. 分割网络:从FCN、U-Net到DeepLab系列,网络设计强调保持空间信息和多尺度特征融合,跳跃连接和编码器-解码器结构是关键设计。

这些网络在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中,通过任务特定的优化设计(如ResNet的残差块、U-Net的跳跃连接、YOLO的回归策略等),推动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

相关推荐
Hao想睡觉41 分钟前
机器学习之随机森林(五)
人工智能·随机森林·机器学习
189228048611 小时前
NV013NV024美光固态闪存NV028NV034
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科技
图扑软件2 小时前
GIS 智慧环卫可视化管理系统
大数据·javascript·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可视化·智慧环卫
泰迪智能科技012 小时前
技术分享:大数据挖掘平台架构设计与行业应用实践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
二进制的Liao2 小时前
【数据分析】什么是特征蒸馏?
大数据·数据仓库·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数据挖掘·数据分析
爱写代码的小朋友3 小时前
智能赋能与人文滋养:人工智能时代高中数字化教育的范式重构
人工智能
拓端研究室3 小时前
2025年度消费新潜力白皮书470+份汇总解读|附PDF下载
大数据·人工智能·pdf
安全系统学习4 小时前
网络安全之身份验证绕过漏洞
运维·人工智能·安全·web安全·机器学习
三道杠卷胡5 小时前
【AI News | 20250521】每日AI进展
人工智能·python·计算机视觉·语言模型·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