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入门(4)Kubernetes的技术演进

1. 开发公司与开源历程

  • 初始开发者 :由 Google 团队于 2014 年发起并开源,核心设计灵感来自 Google 内部大规模使用的容器编排系统 Borg(开发代号为 "Project 7")。
  • 社区主导 :2015 年 Kubernetes 成为新成立的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 的首个项目,逐步由全球开发者社区协作维护。
  • 现状:已从 CNCF 毕业(最高成熟度认证),成为云原生领域的基石技术,被 AWS、Azure、阿里云等主流厂商支持。

2. 技术演进关键节点

  • 2014 年:Kubernetes v0.1 发布,聚焦容器调度与基础编排能力。
  • 2015 年:v1.0 正式推出,功能稳定化;同期 Docker Swarm 和 Mesos 等竞品出现,但 K8s 凭借灵活性胜出。
  • 2016-2018 年
    • 引入 RBAC 权限控制自动扩缩容(HPA)有状态应用管理(StatefulSet)
    • 生态扩展:CNI 网络标准、CSI 存储接口、Operator 模式兴起。
  • 2019-2021 年
    • 支持多集群联邦(Kubefed)、服务网格(与 Istio 融合)。
    • 安全性增强:Pod Security Policy、NetworkPolicy 标准化。
  • 2022 年至今
    • 推动 Serverless 集成(如 Knative)。
    • 优化边缘计算场景(通过 KubeEdge 等衍生项目)。

3. 开发核心原因

Google 主导开发 Kubernetes 的驱动力主要包括:

  • 内部经验外化:将 Borg 系统(支撑 Google 全球级服务的核心编排平台)的设计理念开源化,解决行业痛点。
  • 填补容器编排空白:Docker 在 2013 年引爆容器技术后,企业缺乏统一的自动化管理工具,K8s 提供跨平台解决方案。
  • 对抗厂商锁定:早期容器编排方案(如 AWS ECS)存在封闭性,K8s 通过开源实现"一次编写,随处运行"的愿景。
  • 构建云原生生态:推动容器化、微服务、声明式 API 等理念,降低企业向云原生迁移的技术门槛。

4. 行业影响

Kubernetes 已成为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催生了庞大的技术生态(如 Helm、Prometheus、Envoy),并促使 Red Hat OpenShift、Rancher、阿里云 ACK 等企业级产品基于其二次开发,加速了混合云和多云架构的普及。

相关推荐
橙色云-智橙协同研发18 小时前
【PLM实施专家宝典】离散制造企业MBD与无纸化制造实施方案:从“图纸驱动”到“数据驱动”的革命
云原生·解决方案·数字化转型·plm·国产plm·专家经验·无纸化
victory043119 小时前
K8S重启之后无法启动故障排查 与 修复
云原生·容器·kubernetes
研究司马懿21 小时前
【ETCD】ETCD常用命令
网络·数据库·云原生·oracle·自动化·运维开发·etcd
java_logo21 小时前
SGLANG Docker容器化部署指南
linux·运维·docker·容器·eureka·1024程序员节
Qayrup1 天前
各个系统的 docker安装
运维·docker·容器
代码or搬砖1 天前
Docker 部署 Java 项目实践
java·docker·容器
蓝象_1 天前
docker下载配置redis
redis·docker·容器
恋上钢琴的虫1 天前
openEuler上安装高版本的docker
运维·docker·容器
半梦半醒*1 天前
k8s——service详解
linux·运维·docker·容器·kubernetes
期待のcode1 天前
Dockerfile镜像构建
java·docker·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