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入门(4)Kubernetes的技术演进

1. 开发公司与开源历程

  • 初始开发者 :由 Google 团队于 2014 年发起并开源,核心设计灵感来自 Google 内部大规模使用的容器编排系统 Borg(开发代号为 "Project 7")。
  • 社区主导 :2015 年 Kubernetes 成为新成立的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 的首个项目,逐步由全球开发者社区协作维护。
  • 现状:已从 CNCF 毕业(最高成熟度认证),成为云原生领域的基石技术,被 AWS、Azure、阿里云等主流厂商支持。

2. 技术演进关键节点

  • 2014 年:Kubernetes v0.1 发布,聚焦容器调度与基础编排能力。
  • 2015 年:v1.0 正式推出,功能稳定化;同期 Docker Swarm 和 Mesos 等竞品出现,但 K8s 凭借灵活性胜出。
  • 2016-2018 年
    • 引入 RBAC 权限控制自动扩缩容(HPA)有状态应用管理(StatefulSet)
    • 生态扩展:CNI 网络标准、CSI 存储接口、Operator 模式兴起。
  • 2019-2021 年
    • 支持多集群联邦(Kubefed)、服务网格(与 Istio 融合)。
    • 安全性增强:Pod Security Policy、NetworkPolicy 标准化。
  • 2022 年至今
    • 推动 Serverless 集成(如 Knative)。
    • 优化边缘计算场景(通过 KubeEdge 等衍生项目)。

3. 开发核心原因

Google 主导开发 Kubernetes 的驱动力主要包括:

  • 内部经验外化:将 Borg 系统(支撑 Google 全球级服务的核心编排平台)的设计理念开源化,解决行业痛点。
  • 填补容器编排空白:Docker 在 2013 年引爆容器技术后,企业缺乏统一的自动化管理工具,K8s 提供跨平台解决方案。
  • 对抗厂商锁定:早期容器编排方案(如 AWS ECS)存在封闭性,K8s 通过开源实现"一次编写,随处运行"的愿景。
  • 构建云原生生态:推动容器化、微服务、声明式 API 等理念,降低企业向云原生迁移的技术门槛。

4. 行业影响

Kubernetes 已成为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催生了庞大的技术生态(如 Helm、Prometheus、Envoy),并促使 Red Hat OpenShift、Rancher、阿里云 ACK 等企业级产品基于其二次开发,加速了混合云和多云架构的普及。

相关推荐
疯子@1232 小时前
nacos1.3.2 ARM 版容器镜像制作
java·linux·docker·容器
NineData3 小时前
NineData云原生智能数据管理平台新功能发布|2025年8月版
数据库·mongodb·云原生·数据库管理工具·ninedata·数据库迁移·数据复制
Serverless社区6 小时前
函数计算进化之路:AI Sandbox 新基座
阿里云·云原生·serverless
沐雨风栉6 小时前
自建云音乐服务器:Navidrome+cpolar让无损音乐随身听
运维·服务器·redis·缓存·docker·容器
喂完待续8 小时前
【Big Data】Amazon S3 专为从任何位置检索任意数量的数据而构建的对象存储
大数据·云原生·架构·big data·对象存储·amazon s3·序列晋升
油条不卖8 小时前
搞坏了docker 双系统下重装ubuntu22.04
运维·docker·容器
程序猿阿伟9 小时前
《云原生边缘与AI训练场景:2类高频隐蔽Bug的深度排查与架构修复》
人工智能·云原生·bug
麦兜*10 小时前
Docker 部署 MongoDB:单节点与副本集的最佳实践
java·spring boot·mongodb·spring cloud·docker·容器·maven
智码看视界10 小时前
老梁聊全栈系列:(阶段一)从单体到云原生的演进脉络
java·云原生·c5全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