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K3576+FPGA+AI工业控制器的工地防护检测装备解决方案

1.2.1 工地防护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工人被要求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中作业 [2]。因此,防护装备 对于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工地工人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 以降低意外伤害的风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传统方法来检测工 地防护装备。这些方法主要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包括图像分割、特征提取 和分类等步骤。其中,最常用的技术包括一下几种检测技术:

颜色阈值分割[4],利用待检测目标的特定颜色进行分割,然后通过形状和尺寸进 行检测。然而,这种方法对光照和背景变化敏感,容易产生误检测。

特征提取和分类[5],通过提取图像中的特征,如纹理、边缘和形状等,然后使用 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这种方法需要手工设计特征,并且对于复杂的场景和变化较 大的光照条件效果有限。

模板匹配[6],使用预先定义的模板来匹配图像中的检测目标。然而,由于工地环 境的复杂性,模板匹配往往难以应对光照变化和遮挡等问题。

尽管这些传统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工地防护装备的检测,但传统的防护 装备目标检测算法往往受限于手工设计特征和模型的泛化能力,难以适应复杂多变 的工地环境,这些方法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存在着准确度不高、计算效率低等问题, 这些不利因素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无法满足实时检测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 方法[7]在工地防护装备检测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工地防护装备的检测技术日益受到 重视,物体检测已广泛应用于施工安全管理[8]。深度学习模型能够从大量数据中学习 到图像的特征表示,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和适应性。深度学习的检测算法具有网络简 单、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等优点。检测图像和视频流中的个人防护装备是确保建筑 工人安全的一个相关问题[9]。Saudi等人[10]使用Faster-RCNN方法检测多种个人防护 用品,如头盔和背心等。Vignesh等人[11]使用SSD检测器检测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 从而进行施工违规分类。Mayya[12]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RCNN的方法,用于检测未 佩戴安全头盔而违反交通规则的监控视频。这些目标检测算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 高了检测精度和速度,但是在检测目标重叠,模型参数量过大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目前,YOLO架构由于其在从 图像中识别物体方面的速度快和精度高等优点受到了防护装备检测等领域的广泛关注[13]。施辉[14]等人首先提出使用YOLOv3进行安全帽佩戴检测的算法。Ruiyun Cao[15] 等人使用YOLOv4检测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从而防止工地发生施工事故。 Velibor[ 16]等人使用YOLOv5对各类穿戴式个人防护装备进行检测。上述研究为防护 装备检测奠定了基础。然而,单纯的YOLO模型在装备检测任务中仍然面临着一些 挑战。例如,检测小目标时易受到噪声的干扰,模型对于重要目标区域的关注程度不 足,模型计算效率低等问题。

综上所述,工地防护装备检测[17]技术在保障工地安全和提高管理效率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工地防护装备检测技术将会迎 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检测技术[18]在近年来取得 了巨大的进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检测模型以其优秀的特征学习能力和强大的泛 化能力,在图像识别[19]、目标检测[20]、语义分割[21]等任务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觉检测技术能使计算机具备类似于人类的能力,即识别和理解图 像中的对象、场景或行为。传统的视觉检测方法受限于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的能力, 而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使得计算机在视觉检测任务上取得了 前所未有的准确度和效率。下文将介绍基于深度学习视觉检测技术的一些应用方向, 包括其在目标检测、实例分割、物体识别、行为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在计算机视觉的至关重要任务中,目标检测占据着核心地位,其主要目标是精确 地在图像或视频中识别并定位目标物体的位置及其所属类别。深度学习驱动的目标 检测技术在精准度和效率上显着优于传统依赖于特征工程的方法。深度学习引领的 目标检测方法在精准度和效率上明显优于传统依赖手工特征设计的方法。得益于深 度学习的显著进步,目标检测领域的成就斐然。当前,深度学习主导的目标检测技术 主要涵盖Faster R-CNN[22]、YOLO[23]、SSD[24]等多种代表性模型。Faster R-CNN是 一种典型的两阶段目标检测算法,其通过使用卷积神经网络[25](CNN)提取图像特 征,并结合区域提议网络(RPN)[26]生成候选目标框,然后再通过分类器对这些候选 框进行分类和回归,从而实现目标检测。相比于传统的两阶段目标检测方法,Faster R-CNN 在准确度和速度上都有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YOLO和SSD是一种单阶 段目标检测算法,其将目标检测任务转化为一个端到端的回归问题,通过直接在图像 上密集地预测目标的边界框和类别信息来实现目标检测。这些方法在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实现实时的目标检测,但在一些复杂场景下可能会牺牲一定的检测精 度。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在自动驾驶 汽车系统中可以快速识别和跟踪各种物体如车辆、行人[27,28]、自行车和其他障碍物[29- 32],在监控领域用于监控视频序列中的动作识别[33,34],体育分析[35]和人机交互[36],为 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强大的视觉感知能力。

实例分割是在目标检测的基础上实现对输入图像或视频中单个对象的准确分割 [37],即为每个目标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并准确地分割出目标的边界。许多实际 应用中都赋予了实例分割重要的意义,如自动驾驶、医学图像分析等。实例分割方法 的进步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最早的实例分割方法通常是基于传统的图 像分割算法和目标检测算法,通过一些启发式的规则将检测到的目标进行分割。然 而,这些方法往往难以处理复杂的场景和遮挡情况。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日益盛行, 深度学习驱动的实例分割方案渐次主导了研究潮流。Mask R-CNN[38]作为实例分割领 域的经典模型,它在FasterR-CNN原有的架构中增添了分割模块,实现了对目标类 别、边界框及掩码的同时预测,从而实现了实例分割任务的高效处理。此外,一些新 的实例分割方法也在不断涌现,如PointRend[39]、SOLO[40]等,这些方法在提高分割 精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割效率。

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识别[41]方法通常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待检测目标的特 征,并通过全连接层进行分类。ImageNet数据集在物体识别领域的兴起,显著地促 进了深度学习技术的革新与发展。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物体识别的准确度 和泛化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一些新颖的网络架构和训练技巧也不断涌现,如 ResNet[ 42]、Inception[43]、MobileNet[44]等。这些网络模型在不同的场景下展现出了优 异的性能,为物体识别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此项技术除用于物体识别的静止 图片,还涉及视频分析和智能监控等范畴。通过结合时序信息和空间信息,深度学习 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视频中的场景和物体行为,为视频内容理解和智能分析提供了 有力支持。

行为分析[45]是一种更高级别的视觉任务,旨在从视频中理解和推断出物体的行 为和动作。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为分析方法通常结合了目标检测和序列建模技术,能够 对视频中的物体进行跟踪并推断其行为。在行为识别研究中,循环神经网络(RNN) 及其改进型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技术在处理视频序列数据的建模与分析中占据 主导地位。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捕捉视频序列中的时序信息,并推断出物体的行为和 动作。

=================RK3576+FPGA+AI=================

搭载新一代八核 AIOT RK3576,采用先进工艺制程,内置 ARM Mali G52 MC3 GPU,集成 6 TOPS 算力 NPU,支持主流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具备强大的高清高帧率显示能力,支持外部看门狗,拥有工业级的稳定性,广泛适用于 AI 本地部署应用场景。

八核 64 位 AIOT 处理器 RK3576

新一代八核 64 位高性能 AIOT 处理器 RK3576,采用大小核构架(4×A72 +4×A53),先进工艺制程,主频高达 2.2GHz,为高性能计算和多任务处理提供了强大支持。搭载 Mali - G52 MC3 GPU,145G FLOPS 的 GPU 可以支持有效的异构计算,满足图形密集型应用的需求。

更多的工业新特性

相对上一代芯片,RK3576更新多种工业新特性,包括:实时网络、信号输入、MCU、DSMC、Flexbus、资源隔离。

全面的AI私有化部署

内置强劲 NPU,算力可达 6 TOPS;能够进行更智能的数据处理、语音识别、图像分析,满足大多数终端设备边缘计算 AI 应用需求。支持 Transformer 架构下大规模参数模型,如 Gemma-2B、Qwen1.5-1.8B、Llama2-7B、ChatGLM3-6B 等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

4K@120 fps 高帧率视频解码

支持 8K@30fps / 4K@120fps 解码(H.265 / HEVC、VP9、AVS2、AV1 ) 和 4K@60fps 解码(H.264 / AVC),4K@60fps 编码(H.265 / HEVC、H.264 / AVC)。支持 HDMI2.1(4K@120fps)、DP1.4(4K@120fps0)

强大的网络通讯能力

拥有 1 路 1000Mbps 以太网、1 路 100Mbps 以太网、2.4GHz / 5GHz 双频 WiFi 、蓝牙5.0、4G LTE;让数据传输更稳定,速度更快,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支持 NVMe SSD硬盘

主机内部 M.2 接口,可扩展 2242 PCIe NVMe / SATA SSD 大容量存储设备,让设备轻松拓展至 TB 级的超大容量。

相关推荐
行然梦实3 分钟前
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简介与简单示例
人工智能·算法·机器学习·数学建模
机器觉醒时代12 分钟前
具身智能VLA困于“数据泥潭”,人类活动视频数据是否是“破局之钥”?
人工智能·具身智能·vla模型
Godspeed Zhao14 分钟前
自动驾驶中的传感器技术14——Camera(5)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动驾驶·camera·摄像头
音视频牛哥14 分钟前
智能感知的新入口:AIGC 与低延迟视频通路的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aigc·音视频·大牛直播sdk·aigc实时·aigc rtsp
Fine姐31 分钟前
数据挖掘2.1&2.2 分类和线性判别器&确定线性可分性
人工智能·分类·数据挖掘
倔强青铜三42 分钟前
GIL竟是Python命中注定的解药?统治AI时代的核心秘密!
人工智能·python·ai编程
倔强青铜三1 小时前
大揭秘!Python类没有真正私有属性的原因
人工智能·python·ai编程
stars1 小时前
数字人开发02--前端服务配置
前端·人工智能
好多渔鱼好多1 小时前
【语音技术】意图与语料
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互联·语音技术·影音开发·意图
无风听海1 小时前
理解梯度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