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言模型(LLM)按架构分类

大语言模型(LLM)按架构分类的深度解析


1. 仅编码器架构(Encoder-Only)
原理
  • 双向注意力机制 :通过Transformer编码器同时捕捉上下文所有位置的依赖关系

    python 复制代码
    # 伪代码示例:BERT的MLM任务
    masked_input = "The [MASK] sat on the mat"
    output = encoder(masked_input)  # 预测[MASK]="cat"
  • 预训练任务

    • 掩码语言建模(MLM):随机遮盖15%的单词进行预测
    • 下一句预测(NSP):判断两个句子是否连续(后续模型如RoBERTa已移除)
使用场景
  • 理解型任务
    • 文本分类(如情感分析)
    • 命名实体识别(NER)
    • 抽取式问答(如SQuAD)
  • 典型应用
    • Google搜索的BERT集成
    • 金融文档实体抽取
代表模型
  • BERT:首个大规模Encoder-Only预训练模型
  • RoBERTa:优化训练策略(移除NSP,更大batch size)
  • ALBERT:参数共享技术减少内存占用

2. 仅解码器架构(Decoder-Only)
原理
  • 自回归生成 :从左到右逐token预测,依赖前文上下文

    python 复制代码
    # GPT生成示例(伪代码)
    input = "The cat sat"
    for _ in range(max_len):
        next_token = decoder(input)[-1]  # 预测下一个token
        input += next_token
  • 注意力机制:因果掩码(Causal Mask)确保不泄露未来信息

使用场景
  • 生成型任务
    • 开放域对话(如ChatGPT)
    • 创意写作(故事/诗歌生成)
    • 代码补全(如GitHub Copilot)
  • 典型应用
    • OpenAI的ChatGPT系列
    • Meta的Llama开源模型
代表模型
  • GPT系列:从GPT-1到GPT-4的演进
  • Llama 2:开源可商用的Decoder-Only模型
  • PaLM:Google的大规模纯解码器模型

3. 编码器-解码器架构(Encoder-Decoder)
原理
  • 两阶段处理

    1. 编码器压缩输入为上下文表示
    2. 解码器基于该表示自回归生成输出
    python 复制代码
    # T5翻译示例(伪代码)
    encoder_output = encoder("Hello world")  # 编码
    translation = decoder(encoder_output, start_token="<translate>")  # 生成"你好世界"
  • 注意力桥接:交叉注意力(Cross-Attention)连接编码器与解码器

使用场景
  • 序列到序列任务
    • 机器翻译(如英译中)
    • 文本摘要(如新闻简报生成)
    • 语义解析(自然语言转SQL)
  • 典型应用
    • Google的T5文本到文本统一框架
    • 客服系统的多轮对话管理
代表模型
  • T5:将所有任务统一为text-to-text格式
  • BART:去噪自编码预训练,擅长生成任务
  • Flan-T5:指令微调增强的多任务版本

架构对比图谱

MLM/NSP 自回归 Seq2Seq 输入文本 Encoder-Only Decoder-Only Encoder-Decoder 理解任务 生成任务 转换任务 分类/NER/QA 对话/创作 翻译/摘要

技术指标对比
架构类型 参数量典型值 训练目标 硬件需求(训练)
Encoder-Only 110M-340M MLM 8-16 GPUs
Decoder-Only 7B-70B 下一个词预测 数百-数千GPUs
Encoder-Decoder 3B-11B 去噪自编码 32-256 GPUs

选型建议
  1. 选择Encoder-Only当

    • 需要高精度文本理解(如法律合同分析)
    • 硬件资源有限(可选用ALBERT等轻量版)
  2. 选择Decoder-Only当

    • 需求开放域生成能力(如营销文案创作)
    • 追求零样本/小样本学习(如GPT-3风格应用)
  3. 选择Encoder-Decoder当

    • 处理输入输出长度差异大的任务(如长文档摘要)
    • 需要严格的结构化输出(如自然语言转代码)

:当前趋势显示Decoder-Only架构(如GPT-4、Llama 2)通过指令微调也能实现部分理解任务能力,但专业场景仍推荐专用架构。

相关推荐
技术支持者python,php20 分钟前
训练模型,物体识别(opencv)
人工智能·opencv·计算机视觉
爱笑的眼睛1123 分钟前
深入理解MongoDB PyMongo API:从基础到高级实战
java·人工智能·python·ai
软件开发技术深度爱好者35 分钟前
基于多个大模型自己建造一个AI智能助手
人工智能
中國龍在廣州1 小时前
现在人工智能的研究路径可能走反了
人工智能·算法·搜索引擎·chatgpt·机器人
攻城狮7号1 小时前
小米具身大模型 MiMo-Embodied 发布并全面开源:统一机器人与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开源大模型·mimo-embodied·小米具身大模型
搜移IT科技1 小时前
【无标题】2025ARCE亚洲机器人大会暨展览会将带来哪些新技术与新体验?
人工智能
信也科技布道师FTE1 小时前
当AMIS遇见AI智能体:如何为低代码开发装上“智慧大脑”?
人工智能·低代码·llm
青瓷程序设计1 小时前
植物识别系统【最新版】Python+TensorFlow+Vue3+Django+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人工智能·python·深度学习
AI即插即用2 小时前
即插即用系列 | CVPR 2025 WPFormer:用于表面缺陷检测的查询式Transformer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yolo·目标检测·cnn·视觉检测·transformer
大数据魔法师2 小时前
分类与回归算法(六)- 集成学习(随机森林、梯度提升决策树、Stacking分类)相关理论
分类·回归·集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