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U数据挖掘 第五章 聚类问题

基本概念

性质:

应用:

划分聚类

k-means算法( 基于质心的技术)


优缺点

改进

k-medoids算法( 基于代表对象的技术)

PAM是 k-medoids算法 的算法之一

性能分析:

CLARA方法-大数据集合-取样

层次聚类算法

通过建树或者拆树的方法进行聚类

AGNES算法

由下而上的聚类

DIANA算法

如果要分出k个聚类,则每次从旧聚类(最开始的大聚类)中选出中心点进行聚类,选k - 1次

BIRCH算法

提取每个点的聚类特征( Clustering Feature, CF)建立聚类特征树( Clustering Feature Tree, CF树),通过树划分的叶子节点簇进行聚类,从而提高性能。

CF树:

注意,叶子结点是CF簇

如何建树:

如何分裂:

叶节点阈值(T)为3,则下图中叶节点分裂

内部节点阈值(L)为3,图中为4,发生分裂

密度聚类

只要邻近区域的密度( 对象或数据点的数目) 超过某个阀值, 就把它加到与之相近的聚类中。

也就是说, 对给定类中的每个数据点, 在一个给定范围的区域中必须至少包含某个数目的点。

DBSCAN

几个重要概念:



算法流程:

缺点:

  • 对参数敏感,设置不同的参数,聚类效果差异大
  • 只能发现密度相似的类

OPTICS算法

通过点排序识别聚类结构。

思想:计算一个点周围的点到这个点的可达距离,并进行排序,直到算完所有可以到达的点;再用没有计算的点计算周围可以到达的点的距离,如此重复直到所有点算完。

核心距离与可达距离

距离排序



将排序后的队列进行数据可视化:

DENCLUE算法: 影响函数

网格聚类

STING算法-统计信息网格

WaveCluster算法


流程:


模型聚类

模型聚类主要有两类: 统计学方法( EM和COBWEB算法) 和神经网络方法( SOM算法) 。

EM算法

COBWEB算法

SOM算法

模糊聚类

聚类估计

估计聚类趋势

霍普金斯统计量

即判断数据是否可聚类

计算原理:

可以看到当样本点与实际点距离很短,均匀点与实际点很远时,H偏大,数据集更又可能聚类。

确定簇数

简单的经验方法

肘方法

测定聚类质量

相关推荐
weixin_4462608510 分钟前
解锁安全新维度:Cybersecurity AI (CAI) 助力提升网络安全效率!
人工智能·安全·web安全
dream_home840727 分钟前
构建生产级多模态数据集:视觉与视频模型(参照LLaVA-OneVision-Data和VideoChat2)
图像处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AI优秘企业大脑27 分钟前
音频库管理在数字媒体中的应用探索
大数据·人工智能
这儿有一堆花1 小时前
从图像到精准文字:基于PyTorch与CTC的端到端手写文本识别实战
人工智能·pytorch·python
聚客AI1 小时前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LLM工程师必须掌握的八大实战技能
人工智能·llm·agent
明天再做行么1 小时前
AI产品经理学习资料
人工智能·产品经理
cetcht88881 小时前
从 “有人值守” 到 “少人运维”:智能巡检机器人重塑配电室管理模式
大数据·运维·人工智能·机器人
阿正的梦工坊1 小时前
介绍 SWE-bench:语言模型能否解决真实世界的 GitHub 问题?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github
嘀咕博客2 小时前
月匣 - 百度推出的AI情感陪伴与剧情互动应用
人工智能·百度·ai工具
新加坡内哥谈技术2 小时前
Claude Code 的“AI优先”
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