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马拉车(Manacher)算法
马拉车(Manacher)算法是一种高效求解字符串中最长回文子串 的算法,由 Glenn Manacher 于 1975 年提出。它的核心优势是将时间复杂度优化到了线性 O (n)(n 为字符串长度),解决了传统方法(如中心扩展法)在处理回文时的效率问题。
二、为什么需要马拉车算法?
回文子串是指正反读完全一致的子串(如 "abcba""abba")。传统方法中,中心扩展法需要分别处理奇数长度和偶数长度的回文,且最坏时间复杂度为 O (n²);而马拉车算法通过统一奇偶数回文的处理方式 和利用回文对称性减少重复计算,实现了线性效率。
三、如何实现?
1.预处理
首先对S做一个变换以简化问题。
在S的每个字符左右插入一个不属于S的字符,如'#'。
把
cpp
"abcba"
变成了
cpp
"#a#b#c#b#a#"
中心字符为'c'变换后中心字符为'#'。 经过这样的变换,字符串S的新长度都是奇数,中心字符都只有一个。 为了编程方便,在S的首尾再加上两个奇怪字符防止越界,如把"#a#b#b#a#"的首尾分别加上''和'\&"变成"#a#b#b#a#&"。经过变换后的字符串,不影响对其中回文串的认定
2.中心扩展法




例题
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3805

cpp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int read(){
int s=0,fl=1;char w=getchar();
while(w>'9'||w<'0'){if(w=='-')fl=-1;w=getchar();}
while(w<='9'&&w>='0'){s=s*10+(w^48);w=getchar();}
return fl*s;
}
string s;
int main(){
cin>>s;//输入字符串
string T="^";
for(char c:s){
T+="#";
T+=c;
}//初始化添加标识符
//R
//含义:当前已知最右回文子串的右边界(R = C + P[C] - 1)。
//作用:判断 i 是否在已知回文范围内,从而利用对称性优化计算。
T+="#$";
int n=T.size();
vector<int> P(n,0);
int C=0,R=0;
for(int i=1;i<n-1;i++){
int ii=2*C-i;//计算i关于回文中心的对称点
if(R>i){//i 是在枚举预处理后字符串 T 的每个字符位置
//i<R证明i位于已知回文的范围内,可以对称过去
//P[ii] 表示对称点 ii 的回文半径。
//R - i 表示从 i 到已知回文右边界 R 的距离。
//结论:由于对称性,i 的回文半径至少为 P[ii],且不会超过 R - i(否则会超出已知回文范围)
P[i]=min(R-i,P[ii]);
}
while(T[i+P[i]+1]==T[i-P[i]-1]){
P[i]++;
}//两边尝试扩展长度
if(i+P[i]>R){
C=i;
R=i+P[i];
}
}//更新C和R的值
int macn=0;
for(int i=1;i<n-1;i++){
macn=max(macn,P[i]);
}
cout<<macn;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