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秋招刷题记录

FIFO深度计算


时序分析

建立时间余量

=数据应该到达的时间-数据实际到达的时间

=Tclk-Tsu -(Tclk2q+T_cdelay)

保持时间余量

=数据路径实际到达时间 - 最早允许的数据保持时间













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





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verilog取余运算

缺省值

wire线网型未赋值为z

reg寄存器类型未赋值为x

代码输出结果

14'bx0_1010展开为14'bxx_xxxx_xxx0_1010

所以输出结果为xxXa

函数



面积优化与时序优化

答案:BCD

无符号数在verilog中用补码计算













奇校验和偶校验

动态功耗和静态功耗


流水线设计

这道题考查的是流水线设计的优点,我们来逐项分析:


✅ 正确答案:B. 综合后电路的时钟频率可以更高


✅ 为什么是 B?

流水线的本质是把一个大逻辑功能拆成若干个小阶段,每个阶段之间用寄存器隔开。

这样做的核心优点是:

🚀 缩短每一级组合逻辑延迟 → 提高时钟频率

公式理解:

  • 非流水线系统的周期时间:

    Tclk=tlogic-total+tsetup T_{\text{clk}} = t_{\text{logic-total}} + t_{\text{setup}} Tclk=tlogic-total+tsetup

  • 流水线系统将逻辑分成多段,新的周期时间是每段最大延迟 + setup:

    Tclk=max⁡(tstagei)+tsetup T_{\text{clk}} = \max(t_{\text{stage}i}) + t{\text{setup}} Tclk=max(tstagei)+tsetup

➡️ 因此能把一个原本慢的时钟周期,变为多个快时钟周期时钟频率变高


❌ 为什么其他选项不对?

A. 面积更小 ❌

错误,流水线会引入额外的寄存器面积反而上升


C. 复杂性更低 ❌

错误,设计上更复杂(需考虑数据相关、冒险、控制逻辑等)


D. 功耗更低 ❌

错误,由于增加寄存器+高频率,动态功耗通常更高


✅ 小结:

| 优点 | ✅ 提高时钟频率(性能 ↑) |

| 缺点 | 面积 ↑,功耗 ↑,复杂性 ↑ |



答案:ACD







语法






DRAM和SRAM




相关推荐
ZeroToOneDev3 小时前
Java(泛型和JUnit)
java·开发语言·笔记
ECC&SM94 小时前
Video_AVI_Packet(2)
笔记·音视频
wdfk_prog6 小时前
[Linux]学习笔记系列 -- [arm][lib]
linux·运维·arm开发·笔记·学习
Include everything8 小时前
Rust学习笔记(一)|Rust初体验 猜数游戏
笔记·学习·rust
CDA数据分析师干货分享10 小时前
【CDA 新一级】学习笔记第1篇:数据分析的时代背景
大数据·笔记·学习·数据分析·cda证书·cda数据分析师
Go 鹏ya10 小时前
【Cute学学习笔记】print_tensor打印error
笔记
Focusbe11 小时前
从0到1开发一个AI助手
前端·人工智能·面试
I'm a winner12 小时前
FPGA+护理:跨学科发展的探索(四)
笔记·fpga开发
HXR_plume12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王道考研笔记整理(4)网络层
笔记·计算机网络·考研
Running_C13 小时前
一文读懂跨域
前端·http·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