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作用:
日志是系统、应用或服务运行时记录关键信息的工具,主要用于跟踪、分析和解决问题。以下是日志的主要作用:故障排查与调试,日志记录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错误、异常和警告信息,帮助开发者和运维人员快速定位问题根源。例如,程序崩溃时可通过日志分析堆栈跟踪。
日志配置步骤:
引入的springboot-stater-web依赖会默认自带logging依赖,所以不需要再额外引入日志的相关依赖
1、配置logBack.xml文件:
java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figuration>
<!--控制台输出-->
<appender name="STDOUT" class="ch.qos.logback.core.ConsoleAppender">
<encoder class="ch.qos.logback.classic.encoder.PatternLayoutEncoder">
<!--<!–格式化输出:%d表示日期,%thread表示线程名,%-5level:级别从左显示五个字符宽度 %Logger:最长50个字符–>-->
<pattern>%d{yyyy-MM-dd HH:mm:ss.SSS} [%thread] %5level %logger{50} - %msg%n</pattern>
</encoder>
</appender>
<!--日志输出级别-->
<root level="debug">
<appender-ref ref="STDOUT" />
</root>
</configuration>
2、创建测试文件,查看日志是否能正常应用
java
import org.junit.jupiter.api.Test;
import org.slf4j.Logger;
import org.slf4j.LoggerFactory;
public class loggerTset {
//第一步先创建日志对象 引入Slf4j的Logger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 LoggerFactory.getLogger(loggerTset.class);
@Test
public void test(){
//开始记录日志
log.debug("开始计算...");
int sum=0;
int[] nums={1,2,3,4,5};
for(int i=0;i<nums.length;i++){
sum+=nums[i];
}
log.info("计算结果为:"+sum);
log.debug("结束计算");
}
}
3、最后控制台正常显示日志即为成功

日志级别的应用场景
日志级别用于标识日志信息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帮助开发者过滤和定位问题。常见的日志级别从低到高分为:
- DEBUG:调试信息,用于开发阶段详细追踪程序运行状态。
- INFO:常规信息,记录程序正常运行的关键节点。
- WARNING:警告信息,表明潜在问题但不影响当前运行。
- ERROR:错误信息,指出需要干预的故障但未导致程序终止。
- CRITICAL:严重错误,导致程序无法继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