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Ops 安全与自动化——理解 DevOps 文化与原则

引言

本章将讨论 DevOps,这是一种变革性的方法,重新定义了软件开发和 IT 运维。我们将首先了解 DevOps 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追溯其从弥合开发(Dev)与运维(Ops)之间的鸿沟,到成为塑造现代软件交付的全球性运动的过程。

接着,我们将探讨 DevOps 的核心原则,如协作、自动化和持续改进。这些原则促进了共享责任、以客户为中心和快速反馈的文化,使软件发布更快、更可靠。

我们还将介绍 DevOps 成熟度模型和评估框架,帮助组织以结构化的方式衡量其 DevOps 实践,设定目标成熟度水平,并建立持续改进的路线图。通过评估当前状态,公司可以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从而更好地将 DevOps 与业务目标和技术目标对齐。

章节结构

本章内容包括以下主题:

  • DevOps 的历史与演进
  • DevOps 的核心原则
  • DevOps 的文化与思维模式
  • 采用 DevOps 实践的好处
  • DevOps 与敏捷(Agile)、精益(Lean)方法论的关系
  • 克服组织对 DevOps 的阻力
  • 关键的 DevOps 角色与职责
  • DevOps 成熟度模型与评估框架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你将能够:

  • 解释 DevOps 运动的起源及其重要性
  • 描述协作、自动化和持续改进的核心原则
  • 讨论采纳 DevOps 思维模式所需的文化转变
  • 理解 DevOps 成熟度模型在帮助组织衡量和提升 DevOps 实践中的作用
    这些实践能够促进更快、更可靠的软件交付。

DevOps 的历史与演进

在探讨 DevOps 令人着迷的起源时,有必要分享这一方法如何彻底改变软件开发的格局。DevOps 被定义为一套实践、工具及文化理念,旨在自动化并集成软件开发与 IT 团队之间的流程。它强调协作、沟通与自动化,以提升软件交付的速度和质量。

DevOps 的故事始于 Patrick Debois,他常被誉为 DevOps 之父。2007 年,Patrick 开始从多个角度探索 IT 的复杂性。他迅速发现软件项目在开发与运维之间不断切换的痛点,凸显出协作上的重大鸿沟。这一认知为后来的 DevOps 奠定了基础。

到了 2008 年,Patrick 在多伦多的敏捷基础设施大会上遇见了 Andrew Shafer,他们讨论了敏捷方法论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解决开发与运维团队间摩擦方面。这次对话激发了 DevOps 的构想,旨在解决这些持续存在的问题,打造更为一体化的方法。

2009 年,DevOps 概念开始受到关注。一个关键时刻是 John Allspaw 和 Paul Hammond 在 Flickr 做的演讲《一天 10 次以上部署:开发与运维合作》。这场演讲不仅将更多 IT 行业方法引入 DevOps 讨论,也引发了极大兴趣,最终促成了首届 DevOpsDays 会议在比利时根特的举办。这场活动成为转折点,"DevOps"一词开始流行起来。

进入 2010 年代,DevOps 持续发展。DevOpsDays 会议来到美国加州山景城,汇聚了众多思想领袖和实践者,分享见解。2012 至 2013 年间,Puppet 的 Alanna Brown 发布了首份《DevOps 状态报告》,为 DevOps 实践的采纳提供了宝贵数据和洞见。

2013 年,由 Gene Kim、Kevin Behr 和 George Spafford 合著的《凤凰项目》(The Phoenix Project)出版,成为 DevOps 运动的重要里程碑。这本书不仅普及了 DevOps 概念,还通过 Bill Palmer 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在陷入困境的组织中管理 IT 的挑战。

势头持续增强,Forrester Research 在 2017 年将其称为 DevOps 之年,指出多达 50% 的组织开始实施这些实践。到 2018 年,DevOpsDays 会议扩展至全美,举办多达 30 场,反映出该方法论的广泛关注。

图 1.1 展示了这一历程的时间线如下:

尽管 DevOps 发展迅速,但挑战依然存在。2019 年,Gartner 报告指出,虽然基础设施和运维领导者仍在推进 DevOps 项目,但许多组织在实现必要的文化和运营变革方面遇到了困难。

这段历程展示了 DevOps 不仅改变了我们开发和交付软件的方式,也强调了协作、自动化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通过理解这一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使 DevOps 成为当今技术格局中关键组成部分的原则和实践。

此外,DevOps 的意义不仅限于其起源和原则,还为组织带来了多方面的重要优势,具体包括:

  • 增强协作:DevOps 通过打破开发、运维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壁垒,促进更好的沟通,实现统一的软件交付目标。
  • 加速交付:通过自动化重复任务和简化流程,DevOps 使组织能够快速且可靠地交付软件更新和新功能。
  • 提升软件质量: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实践确保代码变更得到频繁测试和部署,减少缺陷,提升软件质量。
  • 提升客户满意度:快速交付功能和修复漏洞,结合对客户反馈的高度重视,带来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 可扩展的基础设施:DevOps 实践和工具支持灵活的基础设施,使组织能够轻松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市场环境。

在对 DevOps 历史和演变有了扎实理解后,接下来让我们探讨其核心原则,了解它们如何推动协作、自动化和持续改进,成为现代开发与运维实践的关键。

DevOps 核心原则

DevOps 不仅仅是开发与运维并肩工作,更是一种思维模式和文化转变,鼓励团队采用更加高效的新工作方式。此转变的核心理念是,每个人共同承担交付质量、速度和用户满意度的责任。

在 DevOps 文化中,我们力求打破开发与运维之间的壁垒,使双方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响应彼此需求。这种转变让开发者更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同时运维团队积极参与开发过程,确保维护和客户需求从一开始就被纳入考量。

以下原则指导 DevOps 团队持续以比传统开发模式更快、更可靠的节奏交付应用和服务。

请参考图 1.2,一起探索 DevOps 的核心原则:

  • 协作 :DevOps 的核心是协作。这不仅是简单地将团队聚集在一起,而是培育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开发、运维及其他相关方协同工作。团队不再是孤立的群体,而是形成一个沟通畅通、相互反馈、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紧密团队。
    有效协作使得开发与运维的界限变得模糊,每个人都共同承担交付高质量产品的责任。我们也看到更多全栈开发,团队对从后端到前端的每个环节负责,确保产品的每个部分都得到精心交付。这种整体性方法增强了责任感,最终带来更优质的产品。
  • 自动化 :自动化是驱动 DevOps 团队快速高效运作的支柱之一。通过自动化重复性任务,我们释放时间专注于更有价值的工作,如编写代码或实现新功能。自动化在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中尤为关键,有助于简化测试、部署和监控流程。
    通过自动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我们减少人为错误,加快流程速度,提高生产力。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快地向用户交付更新和新功能,同时保持高质量标准。借助自动化,我们可以持续迭代、改进并根据用户反馈灵活调整,具体如下:

当我们自动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时,可以减少人为错误,加快流程速度,提高生产效率。这使我们能够更快地向用户交付更新和新功能,同时保持高质量标准。通过自动化,我们能够持续迭代、改进并根据用户反馈灵活调整。

现代自动化工具如 GitHub Actions、Jenkins 和 GitLab CI,使团队能够以最少的配置实现 CI/CD 流水线。例如,下面的 GitHub Actions 工作流可以在每次代码推送时自动运行测试:

yaml 复制代码
name: Run Tests
on:
  push:
    branches: [ main ]
  pull_request:
    branches: [ main ]
jobs:
  test:
    runs-on: ubuntu-latest
    steps:
    - uses: actions/checkout@v3
    - name: Set up Python
      uses: actions/setup-python@v4
      with:
        python-version: '3.10'
    - name: Install dependencies
      run: |
        python -m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name: Run tests
      run: pytest

该工作流会在每次代码推送到 main 分支时自动运行测试,及时向开发者反馈结果。

持续改进:在 DevOps 中,我们不断寻求改进流程的方法。这种持续改进的理念根植于敏捷(Agile)和精益(Lean)方法论,强调减少浪费、优化速度、成本和效率。目标是建立一个不断反馈、实验和迭代的闭环,确保我们的产品不断演进,以满足技术和用户的需求。

持续改进紧密关联于持续交付,使我们能够通过小而频繁的增量更新,消除低效,提升团队绩效,并在每次发布中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以客户为中心:DevOps 强调始终将客户置于工作的核心。通过短反馈周期,我们能够快速收集真实用户的见解并做出响应。实时监控和快速部署等工具使我们能够观察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并几乎实时地响应他们的需求。

这样,我们不必依赖对用户需求的假设,而是基于用户的实际行为和反馈进行构建,使软件更有价值,更易用。

以终为始:这一原则提醒我们始终聚焦最终目标,即为用户解决真实问题。作为 DevOps 团队,我们不应孤立地构建软件,也不应仅凭猜测用户可能需要什么,而应确保对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有全面理解------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交付,明确每个环节如何服务于用户需求。

以终为始的思维让我们构建的解决方案不仅具备功能性,更对用户意义重大。这种方法减少了无效劳动的风险,提升了我们交付产品的价值。

这些原则构成了 DevOps 的基础,引导团队专注于协作、自动化和持续改进,以更快、更可靠地交付软件。通过将客户置于中心并培育团队合作文化,我们营造了一个创新蓬勃发展、质量永不妥协的环境。

DevOps 文化与思维模式

DevOps 的核心代表着一种根本性的文化和思维转变。它改变了团队的协作方式、工作的交付方式,以及责任和归属的分配方式。正是这种转变,使组织能够持续改进、创新,并以更快的速度交付更高质量的软件。

本节将探讨 DevOps 思维模式的独特之处、其重要性,以及它如何营造持续学习和改进的环境,具体包括:

  • 协作优于壁垒 :在许多传统组织中,开发和运维团队相互孤立。开发者负责编写代码,准备好后交给运维团队进行部署和维护。这种分离常导致沟通障碍、延误和误解。DevOps 通过促进软件生命周期中所有团队的协作打破了这些壁垒。开发、运维、质量分析(QA)、安全等团队共同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工作。
    这一转变意味着从初期开发到部署及后续阶段,每个人都共同承担产品成功的责任。它培育了一种共享所有权的文化,团队不仅仅是机械地构建软件,还对软件在生产环境中的表现承担责任。正是这种归属感驱使团队更快地交付更高质量的代码。
  • 松耦合架构的重要性 :DevOps 成功的关键推动力之一是采用松耦合架构。在紧耦合系统中,对某一部分的改动通常需要修改多个相关部分,导致部署缓慢且风险高。而松耦合架构允许组件独立开发、测试和部署,使团队能够更快推进,减少一处改动对其他部分的负面影响。
    松耦合架构还鼓励团队自治。每个团队可以全面负责自己系统的部分,而不必总是等待其他团队的进展。这种自治对于加快迭代速度、提升决策效率以及更快向客户交付价值至关重要。
  • 角色的迭代与演变 :DevOps 思维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迭代的重要性。与试图一次性彻底改革整个组织或产品不同,DevOps 鼓励从小处着手,运行试点项目,并从中学习再逐步扩展。通过对流程的不断迭代和改进,组织能稳步前进,避免团队不堪重负或一次性冒过大风险。
    这种迭代思路也体现在 DevOps 团队角色的演变上。传统组织中角色明确且分工固定:开发写代码,QA 测试,运维部署。而在 DevOps 文化中,角色开始融合。开发者承担更多质量、安全和性能责任;业务分析师可能转型为产品负责人,负责日常决策和确保与业务目标的一致。
    这些角色的演变要求团队对所构建的软件有更全面的认识。开发者不再仅仅关注代码编写,还要思考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从开发到部署再到持续维护。这种更广阔的视野促使工作更加周全和高质量。
  • DevOps 环境中的风险管理 :关于 DevOps,有一个常见误解是赋予团队更多部署控制权会增加风险。然而,正确实施 DevOps 实践时,情况往往相反。传统的变更管理流程有时流于形式,组织走过场却未真正降低风险。DevOps 通过关注持续交付和系统韧性,采取了不同的路径。
    通过自动化交付管道,确保团队能快速发现并修复问题,DevOps 降低了重大故障风险。团队不依赖繁琐的手动流程来审核和批准变更,而是使用自动化测试、监控和部署流程,尽早发现并迅速修复问题。缩短平均恢复时间(MTTR)比单纯防止所有故障更有效地管理风险。
  • 工作负载管理与反馈循环 :有效的工作负载管理在 DevOps 环境中至关重要。团队不仅需要跟踪功能开发,还需关注技术债务、运维工作和临时任务。通过明确这些类别,团队能更好地优先排序,确保在合适的时间专注于正确的任务。
    管理工作负载的另一关键是建立反馈循环。无论是通过客户反馈、运营性能数据还是内部指标,当团队获得快速反馈时,能迅速调整和改进。较短的反馈循环意味着更快的学习、更快的修复,以及对变化需求的更敏捷响应。
  • 员工参与度与组织健康:最后,DevOps 文化强调团队成员的幸福感和参与度。员工声音评分/调查(EVS)是衡量团队成员推荐组织作为工作场所意愿的重要指标。高 EVS 往往与高绩效团队相关联,这些团队成员感受到归属感和对业务成果的连接。

DevOps 本质上是在培养一种协作、持续改进和共享所有权的文化。这需要思维模式的转变,团队拥抱自治,迭代改进流程,并从开发到部署及后续阶段共同承担产品成功的责任。专注于这些原则,组织不仅能够更快、更高质量地交付软件,还能打造更快乐、更有参与感的团队。

采用 DevOps 实践的好处

DevOps 带来的一些主要好处包括:

  • 增强协作与沟通:DevOps 打破了开发、运维及其他团队之间的传统孤岛,创建了一个统一的环境,使跨职能团队能够无缝协作。这促进了透明的沟通、快速的知识共享,以及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共同所有感。
  • 提升效率:通过自动化开发流程中重复性任务和复杂工作流,DevOps 消除了耗时的手工操作,减少人为错误,提高交付一致性。这释放了宝贵的团队资源,让成员能专注于战略性和创新驱动的项目。
  • 加速软件交付:持续集成(CI)和持续部署(CD)等 DevOps 实践建立了快速反馈机制,使团队能在开发早期发现并解决问题。这种主动方法大幅降低了修复缺陷的成本和复杂度,使组织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加快交付速度。
  • 转变员工参与度:DevOps 共享责任与透明文化培养了更有动力和自主权的团队氛围。开发和运维人员感受到更深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促进工作满意度、创新和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 增强竞争优势:DevOps 加快上市速度,使组织能更灵活地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获得关键竞争优势。交付流程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提升,也降低了运营风险,实现更精准的项目规划。
  • 改善客户体验:持续交付模式确保客户定期获得符合其需求演变的更新和新功能,健全的测试和部署流程维持高质量和稳定性,强化客户关系和忠诚度。
  • 强化安全态势:DevSecOps 将安全考虑贯穿整个开发生命周期,打造更主动、坚固的安全防护。自动化安全测试和持续监控可及早识别漏洞,确保在不牺牲开发速度的情况下持续保护。例如,工具如 Trivy 可集成于 CI 流水线,扫描容器镜像漏洞,配置示例如下:
yaml 复制代码
name: Container Security Scan
on: [push]
jobs:
  scan:
    runs-on: ubuntu-latest
    steps:
      - name: Checkout code
        uses: actions/checkout@v3
      - name: Build image
        run: docker build -t myapp:${{ github.sha }} .
      - name: Scan image for vulnerabilities
        uses: aquasecurity/trivy-action@master
        with:
          image-ref: 'myapp:${{ github.sha }}'
          format: 'table'
          exit-code: '1'
          ignore-unfixed: true
          severity: 'CRITICAL'

当检测到严重漏洞时,该扫描会使构建失败,体现了"左移"安全实践。

  • 实现显著成本节约:虽然初期实施 DevOps 可能需要投入,但长期来看能带来可观的成本节省。自动化流程减少运营开销,提高稳定性,最小化高成本的系统停机时间,简化开发流程,以更少资源实现更大产出。
  • 培养持续改进文化:DevOps 团队定期分析流程,尝试新方法,并基于数据和反馈不断优化实践。这种持续优化的承诺确保组织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持续进化并保持竞争力。

DevOps、敏捷(Agile)与精益(Lean)方法论的关系

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广泛采用的三种方法论------精益(Lean)、敏捷(Agile)和 DevOps,它们如何相互交织并相互构建。想象你正在建造梦想中的房子,你不会愿意等上几个月才能确认地基是否打好了。相反,你希望能定期检查进展,迅速调整,并确保从水管工到电工,每个团队都能无缝协作。这正是现代软件开发方法帮助我们在技术领域实现的目标。

可以把 Lean、Agile 和 DevOps 想象成三个童年好友,虽然成长于不同社区,但共享相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带来了独特的优势,当他们协同工作时,能产生强大的合力。

下面让我们详细介绍它们各自的特点:

  • 精益(Lean)------效率专家:起源于丰田工厂,Lean 就像那个讨厌浪费、总能找到创新方法的朋友。想象你在准备一顿饭,Lean 会确保做到:

    • 只买所需食材。
    • 最大化厨房效率的布置。
    • 按最佳顺序烹饪菜肴。
    • 一边做一边清理。
    • 根据反馈不断改进食谱。

    Lean 的五大核心原则致力于最大化价值并最小化浪费,具体为:

    1. 定义价值(客户真正想要什么?)
    2. 识别价值流(如何以最小浪费达到目标?)
    3. 创建流程(保持顺畅流动)
    4. 建立拉动机制(只做所需)
    5. 追求完美(持续改进)
  • 敏捷(Agile)------灵活的朋友:如果 Lean 关注效率,Agile 则关注适应性。2001 年诞生的敏捷,是一群开发者发现传统方法过于僵化后的产物。它就像那个善于应对变化、乐于接受反馈的朋友。

    把敏捷想象成拼搭乐高积木,而不先看最终图案。你不会一次搭完,而是:

    • 搭建小部分并检验是否可用。
    • 展示给他人并征求意见。
    • 根据反馈调整。
    • 逐步改进。

    敏捷重视的价值观包括:

    • 以人为本胜过流程规范。
    • 可运行的软件胜过完美文档。
    • 协作胜过死板合同。
    • 适应变化胜过固守计划。
  • DevOps------桥梁建设者:DevOps 是我们三人组中最年轻的成员,诞生于组织意识到需要弥合开发团队(构建软件)与运维团队(运行软件)之间差距之时。它就像一个翻译者,帮助双方说同一种语言。

    DevOps 确保:

    • 开发与运维团队无缝协作。
    • 变更可以快速且安全地部署。
    • 问题能迅速修复。
    • 尽可能实现自动化。

当这三种方法论结合在一起时,会产生惊人的效果,体现在:

  • 持续改进

    • Lean 带来减少浪费的思维。
    • Agile 添加定期反馈循环。
    • DevOps 实现流程自动化。
  • 客户聚焦

    • Lean 确保创造价值。
    • Agile 帮助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 DevOps 促成快速交付。
  • 团队协作

    • Lean 优化工作流程。
    • Agile 促进跨职能团队合作。
    • DevOps 统一不同部门。

如图所示,这三者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

当你将这些方法结合起来时,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精益 DevOps。这就像拥有一个超强的开发流程,能够:

  • 持续改进(如同精益)。
  • 快速适应(如同敏捷)。
  • 可靠交付(如同 DevOps)。

这些方法论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们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高效且有效地为客户交付价值。虽然它们起源于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但在当今快节奏的数字世界中,它们完美互补。

注意:这不是要死板地遵循某一方法论,而是理解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帮助你的团队取得成功。毕竟,最好的流程是既符合你具体需求,又能让团队和客户都感到满意和高效的流程。

克服组织对 DevOps 的阻力

想象一下,你满怀热情地准备在组织内部推行 DevOps,旨在优化流程、提升效率,但迎接你的却是犹豫、怀疑甚至明确的抵制。这种情况比你想象的更普遍。

组织抵制 DevOps 的原因主要包括:

  • 害怕失去控制和岗位安全:许多团队成员,尤其是运维人员,担心自动化会让他们的岗位变得多余。例如,当构建和部署流程实现自动化后,负责这些任务的"关键人物"可能觉得自己的位置受到威胁。正如一位运维工程师所说,"如果一切都自动化了,我的工作怎么办?"

  • 对现状的舒适依赖:面对变革,人们常常感到不适。长期在传统开发与运维孤岛中工作的团队,往往对现有流程感到习惯和安全,可能不愿接受新的工作方式,质疑变革的必要性。

  • 部门利益担忧:当 DevOps 打破开发与运维壁垒时,一些管理者担心失去既有的"地盘"。向自我管理的跨职能团队转变,可能让传统部门主管对自身权威和控制力感到焦虑。

  • 技能差距焦虑:不同团队成员可能因为担心学习新工具和技术而抵制 DevOps。例如:

    • 开发人员可能不愿处理运维相关问题。
    • QA 团队可能感受到更快发布节奏的压力。
    • 运维团队可能被学习新自动化工具的需求所压倒。

克服阻力的方法包括:

  • 从明确的领导支持开始:成功始于高层。组织领导需:

    • 制定清晰的 DevOps 转型目标。
    • 让所有团队对转型成功负责。
    • 表现出坚定不移的变革支持。
  • 注重教育与培训:通过以下措施帮助团队建立信心:

    • 提供新工具和技术的全面培训。
    • 组织工作坊讲解 DevOps 原则。
    • 创造跨团队知识共享机会。
    • 提供自动化工具的实操体验。
  • 实施左移策略:尽早让运维参与开发流程,具体做法包括:

    • 邀请运维团队参与技术架构会议。
    • 让他们参与代码评审。
    • 参与早期部署阶段。
    • 在不同环境中共享部署责任。
  • 通过沟通建立信任:开放且坦诚的沟通至关重要,具体包括:

    • 解释 DevOps 给每位成员带来的好处。
    • 及时透明地回应疑虑。
    • 分享其他组织的成功案例。
    • 建立定期团队讨论的论坛。
  • 从小处着手并分享成功:通过成功积累信心:

    • 从较小、可控的项目开始。
    • 庆祝早期的每一个胜利,无论大小。
    • 记录并分享效率提升。
    • 用数据指标展示积极影响。
  • 营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错误难免,将其视为学习机会:

    • 鼓励公开讨论挑战。
    • 定期回顾流程。
    • 关注解决方案而非责备。
    • 在团队间分享经验教训。
  • 解决岗位安全顾虑:明确角色如何演变:

    • 说明自动化如何带来更多战略性工作机会。
    • 强调团队成员将获得的新技能。
    • 展示 DevOps 如何助力职业成长。
    • 突出跨职能专业能力的价值。

请记住,对 DevOps 的抵制是自然且可以预期的。关键是以耐心、理解和清晰的支持计划来推进转型。正视顾虑,提供必要的支持,你的组织就能拥抱 DevOps 并收获其丰厚成果。

DevOps 转型的成功不仅仅关乎工具和流程,更关乎人。当你专注于帮助团队理解并接受变革时,才更可能在 DevOps 之旅中取得持久成功。

关键的 DevOps 角色与职责

DevOps 文化的核心强调共享责任与相互理解。组织不再将开发和运维视为独立实体,而是组建统一团队,每个成员对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共同承担责任。这种共享所有权的模式自然促进跨职能的知识共享。团队能够快速决策、协同解决问题,同时坚定地致力于持续学习和改进。通过建立共享目标和指标,确保所有成员朝着共同目标协同工作。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实践与职责:

自动化与基础设施管理

在 DevOps 文化中,基础设施不再是运维团队的专属领域,而成为所有团队共同关注的对象。团队共同采用基础设施即代码(IaC)实践,确保环境管理在整个开发生命周期中保持一致且受版本控制。通过自动化资源的配置与扩展,组织能够动态应对需求变化。容器编排提供灵活的应用部署方案,云服务的优化确保开发和生产环境中的资源高效利用。

基础设施即代码(IaC)

现代 DevOps 环境中,基础设施通过代码定义和管理,将软件工程实践引入基础设施管理。此方式确保基础设施配置一致、版本可控且可复现。

例如,使用 Terraform,团队可以用声明式语法定义云资源:

ini 复制代码
provider "aws" {
  region = "us-west-2"
}
resource "aws_s3_bucket" "application_data" {
  bucket = "my-app-data-${var.environment}"

  tags = {
    Environment = var.environment
    Project     = "DevOps Demo"
  }
}
resource "aws_s3_bucket_versioning" "versioning" {
  bucket = aws_s3_bucket.application_data.id
  versioning_configuration {
    status = "Enabled"
  }
}

该代码创建了一个启用版本控制的 AWS S3 存储桶。相同代码可用于创建开发、测试和生产环境,确保部署流水线的一致性。

持续集成与持续交付(CI/CD)

持续改进的理念通过健全的集成与交付实践得以体现。团队实施自动化构建和测试流程,促进定期代码集成;简化的部署流水线支持频繁、小批量发布。质量门槛和安全检查贯穿整个流水线自动执行,确保每次变更在进入生产前都符合既定标准。此系统化交付方法帮助组织保持高质量的同时提高部署频率。

监控与反馈

成功的 DevOps 文化依赖于全面的反馈循环以促进持续改进。实时的应用和基础设施监控提供系统健康的即时洞察,详尽的日志和分析支持更深层次的趋势和模式分析。团队认真跟踪性能指标,将用户反馈纳入开发过程。发生事件时,完善的响应流程和事后分析确保团队从每次经验中学习,持续强化系统。

可观测性与监控

DevOps 的关键方面是能够深入了解应用和基础设施的性能。现代可观测性实践结合指标、日志和追踪,提供系统行为的全貌。

例如,使用 Prometheus,团队可以查询指标以检测潜在问题:

bash 复制代码
# 计算过去5分钟内 HTTP 5xx 错误率
sum(rate(http_requests_total{status=~"5.."}[5m])) / sum(rate(http_requests_total[5m]))

该查询计算 HTTP 5xx 错误占总请求的比例,当超过阈值时触发警报。

安全与合规

DevOps 文化中的安全超越传统边界,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团队将安全测试直接集成到开发流水线,自动化合规检查以确保标准一致。定期的安全审计补充自动化流程,持续的安全意识培训确保团队成员了解其在系统安全中的角色。此主动式漏洞管理助力组织领先潜在威胁。

团队动态与协作

DevOps 的成功依赖于高效沟通与协作。团队建立定期的跨职能同步会议,分享进展、讨论挑战、协调优先级。决策过程保持透明,设有明确的问题升级路径。知识共享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借助协作文档保证关键信息对所有成员可访问。

团队通过共享的版本控制、部署流程和测试方法实现工具和实践的对齐。这种对齐延伸至监控方法和事件响应协议,确保大家遵循统一标准,同时保持灵活性以适应具体需求。

衡量成功

DevOps 文化中的成功指标不仅限于传统技术指标,还涵盖业务成果。组织跟踪部署频率和变更交付时间,以评估交付效率。平均恢复时间(MTTR)和变更失败率反映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客户满意度指标帮助团队理解努力的实际影响,确保技术改进转化为可衡量的业务价值。

持续演进

DevOps 之旅是一种持续改进的承诺,而非终点。组织需定期评估和调整实践,拥抱新兴技术与方法。创新和实验成为文化的一部分,鼓励团队探索新路径,同时专注于交付客户价值。对团队成长和学习的投入确保组织能长期维持 DevOps 转型。

构建可扩展性

随着组织发展,DevOps 文化也需相应扩展。通过制定标准化且灵活的流程,团队能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可复用的自动化模板减少重复工作,文档化的最佳实践帮助新团队采纳成熟方法。导师计划和卓越中心促进知识传递,保持组织内一致性,同时允许必要的适应性调整。

DevOps 成熟度模型与评估框架

DevOps 成熟度模型是一种结构化框架,用于评估和对标组织的 DevOps 实践。通过评估自动化水平、发布频率、团队协作、安全协议等多个方面,成熟度模型帮助识别组织在 DevOps 旅程中的位置。

使用 DevOps 成熟度模型的主要好处包括:

  • 绩效评估:识别开发、运维及跨职能团队的当前优势和不足。
  • 进展对标:帮助比较过去与当前的 DevOps 状态,跟踪改进进程。
  • 目标设定与路线规划:确定期望的成熟度水平,优先改进领域,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路线图。
  • 促进文化整合:通过考察团队协作与沟通,促进跨部门统一的 DevOps 文化。

常见的 DevOps 成熟度模型

多种成熟度模型为组织评估 DevOps 实践提供了可靠框架。以下是三种主要模型:

  •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
    广泛用于评估组织能力,CMMI 提供了跨多个业务功能的结构化通用成熟度评估框架。虽然适用范围超出 DevOps,但它帮助组织系统化评估运营能力和改进点。由于覆盖面广,CMMI 实施较复杂,且对 DevOps 的针对性不足。但组织可与 DevOps 咨询专家合作,将 CMMI 原则有效应用于 DevOps 具体实践。
  • 文化、自动化、精益、度量、分享模型(CALMS)
    CALMS 模型专注于 DevOps,评估文化和运营两个核心维度。涵盖文化转变、自动化、精益实践、指标和知识分享,强调协作与透明等 DevOps 核心价值。结构较为灵活,对于刚接触 DevOps 评估的组织可能具有一定挑战,但 CALMS 是将 DevOps 实践与组织独特文化和目标对齐的全面且实用的方案。
  • IBM DevOps 成熟度模型
    由 IBM 开发,针对 IBM 工具和实践评估 DevOps 能力,模型详尽且高度可定制,适合使用 IBM 解决方案的组织。涵盖规划、开发、测试与交付等 DevOps 要素。由于依赖 IBM 技术,对使用其他工具集的组织相关性较低。

DevOps 成熟度评估步骤:

评估是一个迭代过程,提供当前实践、风险及改进领域的洞察。评估通常包括以下步骤,如图 1.4 所示:

  1. 启动阶段:评估从一次会议开始,明确目标,了解组织需求、现有痛点及期望的里程碑。利益相关者设定高层次目标,确定评估的时间表和优先级。
  2. 研讨会阶段:DevOps 咨询师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紧密合作,通过研讨会识别业务驱动因素,评估现有挑战,并制定战略路线图。可能会实施概念验证(POC)以应对具体问题并评估潜在改进。
  3. 报告生成:评估完成后,团队编制报告,概述当前成熟度水平、基准对比及改进建议。报告通常包括:
    a. 当前环境状态快照。
    b. 各评估类别中的关键发现和洞见。
    c. 改进路线图,突出快速成果和长期目标。
  4. 自我评估(可选):许多组织选择引入自我评估门户,让团队通过结构化调查评估自身实践,并随时间对标 DevOps 成熟度。自评工具能提供高层次洞察,指导渐进式改进,使团队持续监测进展。

DevOps 成熟度与 DORA 指标

在评估 DevOps 成熟度时,许多组织采用 DevOps 研究与评估(DORA)指标框架。该框架基于研究,量化衡量软件交付性能:

  • 部署频率:组织成功发布到生产环境的频率。

    • 低绩效者:每月一次至每六个月一次。
    • 高绩效者:每日多次部署。
  • 变更交付周期:从代码提交到代码成功运行于生产的时间。

    • 低绩效者:一月至六个月。
    • 高绩效者:少于一小时。
  • 平均恢复时间(MTTR) :发生服务事件时,恢复服务所需时间。

    • 低绩效者:一周至一个月。
    • 高绩效者:少于一小时。
  • 变更失败率: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且需修复的变更比例。

    • 低绩效者:46%-60% 变更失败。
    • 高绩效者:0%-15% 变更失败。

这些指标可通过专门的 DevOps 分析平台测量,或通过与如下工具的自定义集成实现:

  • 部署频率:CI/CD 工具(Jenkins、GitHub Actions、CircleCI)
  • 变更交付周期:版本控制 + 部署系统(GitHub + Argo CD)
  • MTTR:事件管理系统(PagerDuty、Opsgenie)
  • 变更失败率:部署系统 + 监控(GitLab + Prometheus)

通过追踪这些指标,组织能够客观衡量其 DevOps 绩效,识别具体改进领域。

DevOps 成熟度评估的关键领域:

DevOps 评估涵盖多个组织层面以确定成熟度等级。常见的关键领域包括以下内容,如图 1.5 所示:

流程:评估支持 DevOps 的流程的有效性和标准化程度,例如 CI/CD 流水线和工作流自动化的使用。高效的流程有助于将 DevOps 实践与企业政策和业务目标对齐。

文化:关注跨团队协作、透明度和沟通。整合的 DevOps 文化增强开发、运维和测试团队的协作,促进持续学习和共享目标。

技术与自动化:审查开发和部署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集及自动化实践。模型评估自动化程度及工具是否支持持续集成、交付和部署目标。

协作:衡量不同团队间协作的有效性。强有力的协作减少瓶颈,促进跨培训,统一团队目标,是 DevOps 成功的关键。

安全:确保安全协议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早期嵌入,遵循 DevSecOps 原则。全面的安全评估包括自动化合规检查和流水线各阶段的安全测试。

成果:评估 DevOps 实践对业务目标和技术效率的影响。包括识别流程改进建议、主要风险、待办事项改进,以及设定与敏捷最佳实践对齐的关键绩效指标(KPI)。

总结来说,DevOps 成熟度模型对于帮助组织评估、对标并持续改进 DevOps 实践至关重要。通过选择最合适的模型并遵循结构化评估流程,企业能够推动有效的 DevOps 采用,优化资源分配,加速产品上市。随着 DevOps 成熟度的提升,组织在交付高质量软件解决方案方面将获得更高的效率、韧性和敏捷性,确保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DevSecOps:将安全融入 DevOps

DevSecOps 扩展了 DevOps 原则,将安全作为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共同责任。安全不再是部署前的最后检查点,而是贯穿开发和运维每个阶段的实践。

DevSecOps 的核心原则包括:

  • 左移安全:在开发早期集成安全测试与验证。
  • 安全即代码:以代码方式管理安全策略、配置和合规检查。
  • 持续安全验证:在 CI/CD 流水线中自动化安全测试。
  • 安全可见性:使安全指标和发现对所有团队开放。

实施 DevSecOps 带来多项好处:

  • 及早发现并修复安全问题。
  • 降低修复安全漏洞的成本。
  • 在不影响开发速度的前提下提升安全态势。
  • 全团队共享安全责任。

DevSecOps 工具示例

现代 DevSecOps 实施利用多种专用工具:

  • 静态应用安全测试(SAST) :如 SonarQube、Checkmarx,用于扫描源代码中的安全漏洞。
  • 容器扫描:如 Trivy、Clair、Snyk,用于检查容器镜像中的已知漏洞。
  • 基础设施即代码扫描:如 Checkov、tfsec,用于分析 IaC 模板中的安全错误配置。
  • 密钥检测:如 GitGuardian、GitHub Secret Scanning,防止密钥被提交至代码库。
  • 策略即代码:如 Open Policy Agent(OPA),在基础设施中执行安全策略。

以下是将 Trivy 容器扫描集成到 GitHub Actions CI/CD 流水线的示例:

yaml 复制代码
name: Security Scan
on: [push, pull_request]
jobs:
  security-scan:
    runs-on: ubuntu-latest
    steps:
      - name: Checkout code
        uses: actions/checkout@v3

      - name: Build image
        run: docker build -t app:${{ github.sha }} .

      - name: Trivy vulnerability scan
        uses: aquasecurity/trivy-action@master
        with:
          image-ref: 'app:${{ github.sha }}'
          format: 'sarif'
          output: 'trivy-results.sarif'
          severity: 'CRITICAL,HIGH'

      - name: Upload Trivy scan results
        uses: github/codeql-action/upload-sarif@v2
        if: always()
        with:
          sarif_file: 'trivy-results.sarif'

另一个示例是使用 HashiCorp Vault 安全管理密钥:

ini 复制代码
# Terraform 配置示例,设置 Vault 密钥引擎
resource "vault_mount" "db" {
  path        = "database"
  type        = "database"
  description = "Database secrets engine"
}
resource "vault_database_secret_backend_connection" "postgres" {
  backend       = vault_mount.db.path
  name          = "postgres"
  allowed_roles = ["app"]

  postgresql {
    connection_url = "postgresql://{{username}}:{{password}}@db.example.com:5432/postgres"
    username       = "vault"
    password       = var.db_admin_password
  }
}
resource "vault_database_secret_backend_role" "app" {
  backend             = vault_mount.db.path
  name                = "app"
  db_name             = vault_database_secret_backend_connection.postgres.name
  creation_statements  = ["CREATE ROLE "{{name}}" WITH LOGIN PASSWORD '{{password}}' VALID UNTIL '{{expiration}}'; GRANT SELECT ON ALL TABLES IN SCHEMA public TO "{{name}}";"]
  default_ttl         = 3600
  max_ttl             = 86400
}

通过实施这些 DevSecOps 实践和工具,组织能够确保安全内嵌于 DevOps 流水线,而非事后补救,打造更安全、合规的软件交付流程。

结论

DevOps 显然已成为一种变革性的方法,重塑了软件开发和 IT 运维。从其历史起源到如今作为行业标准的地位,DevOps 持续推动组织实现更快、更可靠、更以客户为中心的软件交付。通过践行协作、自动化和持续改进的原则,DevOps 赋能团队打破孤岛,鼓励共享所有权,并快速适应变化。

在 DevOps 基础上,下一章将探讨容器化技术,如 Docker。我们将介绍容器、Docker 及 Docker Compose 的基础知识,并讨论这些工具如何帮助在从本地开发到测试再到生产的各个阶段创建一致且可复现的开发环境。这种对环境一致性的关注,是实现 DevOps 哲学的关键推动力。

相关推荐
智践行33 分钟前
ROS2 Jazzy:执行器
架构
●VON3 小时前
重生之我在暑假学习微服务第七天《微服务之服务治理篇》
java·学习·微服务·云原生·nacos·架构·springcloud
贾全3 小时前
Transformer架构全解析:搭建AI的“神经网络大厦“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ai·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架构·transformer
kaliarch5 小时前
迈向云基础设施自动化 - Terraformer 助力腾讯云资源管理转型
后端·云原生·自动化运维
kaliarch5 小时前
Terraform 存量资源手动导入IaC管控方案
后端·自动化运维
潘锦5 小时前
架构师必备:解决技术问题当从第一性原理开始
架构·cto
kaliarch5 小时前
使用 Terraform 基于 Excel 表格数据创建资源的解决方案
云计算·自动化运维
kaliarch5 小时前
Terraform 导入存量云资源方案
后端·自动化运维
kaliarch5 小时前
IaC 管控资源发生属性偏移修正方案
后端·架构·自动化运维
kaliarch6 小时前
Terraform 合并多个项目(独立目录)解决方案
后端·自动化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