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禅》笔记摘录 - 12.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的定义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的定义如下:

Convert the interface of a class into another interface clients expect. Adapter lets classes work together that couldnt otherwise because of incompatible interfaces. (将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又叫做变压器模式,也叫做包装模式Wrapper,但是包装模式可不止一个,还包括了装饰模式。

适配器模式的通用类图,如图所示。

我们先来看看适配器模式的三个角色。

Target目标角色。该角色定义把其他类转换为何种接口,也就是我们的期望接口。

Adaptee源角色。你想把谁转换成目标角色,这个"谁"就是源角色,它是已经存在的、运行良好的类或对象,经过适配器角色的包装,它会成为一个崭新、靓丽的角色。

Adapter适配器角色。适配器模式的核心角色,其他两个角色都是已经存在的角色,而适配器角色是需要新建立的,它的职责非常简单:把源角色转换为目标角色,怎么转换?通过继承或是类关联的方式。

适配器模式的应用

适配器模式的优点

适配器模式可以让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类在一起运行,只要适配器这个角色能够搞定他们就成。

增加了类的透明性。想想看,我们访问的Target目标角色,但是具体的实现都委托给了源角色,而这些对高层次模块是透明的,也是它不需要关心的。

提高了类的复用度。当然了,源角色在原有的系统中还是可以正常使用,而在目标角色中也可以充当新的演员。

灵活性非常好某一天,突然不想要适配器,没问题,删除掉这个适配器就可以了,其他的代码都不用修改,基本上就类似一个灵活的构件,想用就用,不想就卸载。

适配器模式的使用场景

适配器应用的场景只要记住一点兄够了:你有动机修改一个已经投产中的接口时,适配器模式可能是最适合你的模式比如系统扩展了,需要使用一个已有或新建立的类,但这个类又不符合系统的接口,怎么办?使用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的注意事项

适配器模式最好在详细设计阶段不要考虑它,它不是为了解决还处在开发阶段的问题,而是解决正在服役的项目问题,没有一个系统分析师会在做详细设计的时候考虑使用适配器模式,这个模式使用的主要场景是扩展应用中。

系统扩展了,不符合原有设计的时候才考虑通过适配器模式减少代码修改带来的风险。 再次提醒一点,项目一定要遵守依赖倒置原则和里氏替换原则,否则即使在适合使用适配器的场合下,也会带来非常大的改造。

适配器模式的扩展

对象适配器和类适配器的区别是:类适配器是类间继承,对象适配器是对象的合成关系,也可以说是类的关联关系,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二者在实际项目中都会经常用到,由于对象适配器是通过类间的关联关系进行耦合的,因此在设计时就可以做到比较灵活,比如修补源角色的隐形缺陷,关联其他对象等,而类适配器就只能通过覆写源角色的方法进行扩展,在实际项目为中,对象适配器使用到场景相对较多。

最佳实践

适配器模式是一个补偿模式,或者说是一个"补救"模式,通常用来解决接口不相容的问题,在百分之百的完美设计中是不可能使用到的,什么是百分之百的完美设计?"千虑"而没"一失"的设计,但是,再完美的设计也会遇到"需求"变更这个无法逃避的问题,不管系统设计得多么完美,都无法逃避新业务的发生,技术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是因为它推动了其他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而具有了价值,通俗地说,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因此业务在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对技术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下,就需要我们有一种或一些这样的补救模式诞生,使用这些补救模式可以保证我们的系统在生命周期内能够稳定、可靠、健壮的运行,而适配器模式就是这样的一个"救世主",它在需求巨变、业务飞速而导致你极度郁闷、烦躁、崩溃的时候横空出世,它通过把非本系统接口的对象包装成本系统可以接受的对象,从而简化了系统大规模变更风险的存在。

相关推荐
没见过西瓜嘛24 分钟前
数据仓库、数据湖与湖仓一体技术笔记
数据仓库·笔记
Mr Sorry1 小时前
TIME WEAVER: A Conditional Time Series Generation Model论文阅读笔记
论文阅读·笔记
寄思~1 小时前
学习笔记:封装和单继承
开发语言·笔记·python·学习
I'm a winner2 小时前
LaTeX 复杂图形绘制教程:从基础到进阶
经验分享·笔记·科技
受之以蒙2 小时前
Rust & WebAssembly:探索js-sys的奇妙世界
笔记·rust·webassembly
Yueeyuee_2 小时前
【C#学习Day16笔记】XML文件、 事件Event 、Json数据
笔记·学习·c#
Codebee2 小时前
OneCode 3.0 智能数据处理:快速视图中的智能分页与 @PageBar 注解详解
后端·设计模式
Codebee2 小时前
OneCode 3.0智能分页拦截器深度解析:从拦截机制到性能优化
后端·设计模式
是2的10次方啊2 小时前
🎭 Java设计模式详解:让代码优雅如诗的秘密武器
设计模式
特种加菲猫2 小时前
从文件到文件描述符:理解程序与文件的交互本质
linux·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