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问题解释
在linux系统中,使用neofetch命令可以看到现在系统中使用dpkg, flatpak, snap安装的包的数量,那么使用apt安装的包被统计在什么位置了呢,使用apt的安装流程和使用flatpak的安装流程有什么关系和区别呢?
1. apt
安装的包在哪里?和 neofetch
的显示有什么关系?
一句话回答:neofetch
显示的 3332 (dpkg)
这个数量,基本上就包含了所有通过 apt
安装的包。
详细解释:
在 Debian、Ubuntu、Linux Mint 等系统中,软件包管理系统是分层的:
-
dpkg
(Debian Package manager): 这是底层的核心工具。它负责直接 处理.deb
软件包文件。它的功能包括:安装一个本地的.deb
文件、卸载一个已安装的包、查询系统中已安装包的信息等。但是,dpkg
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它不会自动处理依赖关系 。如果你想安装的包A需要包B,但你系统里没有包B,dpkg
就会报错并停止安装,需要你手动先去安装包B。 -
apt
(Advanced Package Tool): 这是一个高层的、更智能的工具,它构建在dpkg
之上。你可以把apt
看作是dpkg
的一个"智能管家"。apt
最重要的功能就是:- 自动解决依赖关系 :当你
apt install A
时,它会自动分析出A需要B,然后帮你把A和B都下载并安装好。 - 管理软件源 (Repositories) :
apt
知道去哪里(网络上的服务器)下载软件包。这些信息记录在/etc/apt/sources.list
和/etc/apt/sources.list.d/
目录下的文件中。 - 系统更新和升级 :
apt update
和apt upgrade
可以方便地更新整个系统的所有软件包。
- 自动解决依赖关系 :当你
所以,它们的关系是:apt
是前端指挥官,dpkg
是后端执行者。
当你运行 sudo apt install firefox
时,apt
会:
- 找到
firefox
的最新版本。 - 分析出
firefox
需要的所有依赖包。 - 从软件源服务器上把
firefox
和它所有依赖包的.deb
文件都下载下来。 - 最后,
apt
会按照正确的顺序,调用dpkg
把这些下载好的.deb
文件一个个安装到系统里。
因此,neofetch
通过查询 dpkg
的数据库得知系统里有多少个包,这个数字自然就代表了整个 apt/dpkg
系统所管理的包的总数。
结论:
apt
和neofetch
里的dpkg
数量最一致。Packages: 3332 (dpkg)
就是你通过apt
(以及其他可能直接使用dpkg
的工具如synaptic
,gdebi
等) 安装的软件包总数。
2. apt
的安装过程具体是怎样的?
以 sudo apt install vlc
为例,具体过程如下:
- 锁定数据库 :
apt
会首先锁定dpkg
的数据库文件,防止在你安装时,有其他软件管理程序(比如系统自动更新)同时操作,导致冲突。 - 读取软件源列表 :
apt
检查/etc/apt/sources.list
和相关文件,确定可以从哪些服务器下载软件。 - 解析依赖关系 :
apt
查看本地的软件包缓存信息(通过apt update
更新),找到vlc
包的元数据。元数据里写明了vlc
依赖哪些其他的包(比如libvlc-core
,vlc-plugin-base
等)以及它们需要的版本。 - 构建依赖树 :
apt
会递归地检查所有依赖包的依赖,直到构建出一个完整的"需要安装/更新的软件包列表"。它会对比这个列表和当前系统已安装的包,计算出最终需要执行的操作。 - 用户确认 :
apt
会在终端显示将要安装哪些新包、更新哪些包、占用多少磁盘空间等信息,并询问你是否继续[Y/n]
。 - 下载软件包 :在你确认后,
apt
会从软件源服务器将所有需要的.deb
文件下载到本地缓存目录,通常是/var/cache/apt/archives/
。 - 调用
dpkg
安装 :这是关键一步。apt
会根据之前计算好的正确依赖顺序,依次调用dpkg -i
命令来安装所有下载好的.deb
文件。先安装被依赖的包,再安装依赖这些包的包。 - 配置和收尾 :
dpkg
在安装过程中会运行包自带的配置脚本(比如创建用户、设置服务等)。全部安装完成后,apt
解除数据库锁定,安装过程结束。
3. apt install
与自己安装 .deb
包 (dpkg -i
) 的异同
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区别,直接体现了高层和底层工具的差异。
相同点
- 最终执行者相同 :无论是
apt
还是你手动用dpkg
,最终将文件解压并安装到系统里的都是dpkg
这个程序。 - 包格式相同 :两者处理的都是
.deb
格式的软件包。 - 安装后状态相同 :一旦安装成功,包的信息都会被记录在
dpkg
的数据库中,neofetch
都能统计到,你也可以用dpkg -l
或apt list --installed
查到它。
不同点
特性 | sudo apt install <包名> |
sudo dpkg -i <文件名.deb> |
---|---|---|
软件包来源 | 自动从配置好的在线软件源下载。 | 手动 需要你先通过浏览器或其他方式下载好 .deb 文件到本地。 |
依赖关系处理 | 自动处理。会自动下载并安装所有缺失的依赖包。这是其最大优势。 | 不处理 。如果缺少依赖,安装会直接失败并报错。你需要手动去寻找并安装所有依赖项。 |
便利性 | 非常高。一条命令解决所有问题,是日常使用的首选。 | 较低。通常只用于安装软件源里没有的软件(比如Google Chrome, VS Code的官网deb包)。 |
版本管理 | 简单 。可以通过 apt upgrade 统一更新所有通过 apt 安装的包。 |
复杂 。你手动安装的包不会被 apt upgrade 自动更新。你需要自己去官网下载新版的 .deb 文件再手动安装一次来升级。 |
命令对象 | 操作的是包名 (e.g., vlc )。 |
操作的是本地文件名 (e.g., vlc_3.0.18-2_amd64.deb )。 |
一个典型的例子:
你从官网下载了 google-chrome-stable_current_amd64.deb
。
- 你尝试
sudo dpkg -i google-chrome-stable_current_amd64.deb
。 - 系统可能会报错,提示缺少
libu2f-udev
等依赖。dpkg
安装失败。 - 这时,有一个绝佳的修复命令:
sudo apt -f install
。这个命令的作用是让apt
介入,自动修复(fix-broken
)依赖关系。apt
会发现 Chrome 已经"部分安装"但缺少依赖,于是它会自动从软件源里下载并安装libu2f-udev
等所有缺失的依赖。依赖装好后,dpkg
会被再次调用来完成 Chrome 的配置。
希望这个详细的解释能帮助你彻底理解 apt
和 dpkg
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