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度设计的反思

前言

在审视我目前做的项目的时候

发现了【过度设计】的问题

今天主要谈一下【过度设计

正文

一、问题

就拿我的个人网站来说,从最初的vue+springboot、到后面的vue+express、再引入微服务、再到后面的vue+nest+bff+微服务的混合架构

补充:

当然,这里面其实也包含了一些想用个人网站当技术演练场的想法。

所以我有了一个什么想法,想实践一些什么架构或技术,我就会优先拿个人网站项目开刀,这就导致我的个人网站的过度设计指数拉满了

⚠️这个其实有好处也有坏处,仁者见仁,后续不再叠甲。⚠️

只是我现在可能会偏务实一些,相比于一直堆架构/技术,现在可能会优先关注网站日活怎么样。

我印象很深刻的就是用过一个大佬写的websocket调试工具

这个项目的github地址在这里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地堆技术栈,一个朴实无华的html就写了大部分内容,并且这个工具还很好用。

我感觉不太对劲了,这不就是个简单的个人网站吗,似乎不用这么复杂才对啊。

二、整改

1. 从MVP开始

先上线最小可用产品

至于其他的功能,需要(或者预测即将需要)的时候再引入。

一个日活不到100的个人网站,其实单体架构就够用了,无需盲目堆砌架构或技术。

2. 引入技术前先考虑是否必要

要引入新技术前如果能说服自己引入这个技术的必要性,再引入

技术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不要为了堆技术/架构,反而带来了问题:如维护成本大大增加、大量占用服务器资源等等等等

三、追问

这样的话会有一个问题:这样一来,我猴年马月才能迭代到微服务啊?那我就一直不能接触他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现实:如果没有足够的用户,那还接触不了微服务了?

显然不是的

回答:技术演练与生产环境应该分离

以我的个人经验来看,假如你想要【长期维护某一个项目并上线给别人访问、给别人提供某些服务】,那最好这个项目不要同时也是一个【技术试验场】。否则容易导致架构混乱、技术堆砌的情况。

比较推荐的方式是使用【Demo】的方式去进行相关技术、架构的练习,当生产环境中真的遇到了某些问题,再去【慎重、按需引入】。

最后

希望用户的【实际需求】成为技术选型的核心依据,

而非对新技术的盲目追逐。

相关推荐
The Open Group8 小时前
TOGAF® 架构库的隐藏力量:现代知识资产战略
微服务·云原生·架构
脚踏实地的大梦想家8 小时前
【LangChain】P2 LangChain宏观架构深度解析:构建企业级大模型应用的首选框架
架构·langchain
Liquad Li8 小时前
Salesforce 生态中的缓存、消息队列和流处理
缓存·架构·salesforce
观望过往17 小时前
Spring Cloud构建分布式微服务架构的完整指南
分布式·spring cloud·架构
StevenGerrad17 小时前
【读书笔记】架构整洁之道 P5-2 软件架构
设计模式·架构·软件工程·依赖倒置原则·开闭原则
东临碣石8217 小时前
TOGAF考试95分通过,我的架构思维蜕变之旅
架构
Cxzzzzzzzzzz20 小时前
使用 Go SDK 玩转 Docker:从容器到多架构构建
docker·架构·golang
可触的未来,发芽的智生1 天前
新奇特:神经网络烘焙坊(下),万能配方的甜蜜奥义
人工智能·python·神经网络·算法·架构
大模型教程1 天前
全面对比主流大模型,了选对大模型真的可以事半功倍!
程序员·llm·agent
无敌最俊朗@1 天前
Qt Model/View/Delegate 架构深度解析
开发语言·qt·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