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官:说说 Webpack 和 Vite 的区别

面试官:说说 Webpack 和 Vite 的区别

按"真实项目里踩过的坑"来回答,分 7 个场景


1. 第一次 npm run dev

  • Webpack

    公司老项目(约 4 万行业务代码 + Ant Design Pro):

    shell 复制代码
    > webpack serve
    95% emitting CompressionPlugin

    冷启动 38 s,M1 芯片 + SSD。

    原因:

    • 要解析 2 300 个模块的依赖图;
    • ts-loader、babel-loader、eslint-loader 串行排队;
    • 每次新增文件,图重新计算。
  • Vite

    同一套代码迁移到 Vite:

    arduino 复制代码
    > vite
    ready in 823 ms

    预构建依赖(esbuild 一次性把 lodash-esantd 等打包成 ESM)只要 200 ms,剩下的模块按浏览器请求懒编译。


2. 热更新(HMR)

  • Webpack

    修改一个 Button 组件样式:

    • 触发 less-loader → css-loader → MiniCssExtractPlugin
    • 全量 diff 依赖图,平均 2.8 s 浏览器才刷出来。
      如果改的是公共 util,时间飙到 6 s+。
  • Vite

    只编译改动的那 1 个 .vue 文件,esbuild 把 <style> 内联成 ESM,200 ms 内浏览器收到更新。

    实测:React 项目 300+ 路由页,HMR 稳定在 300 ms 内。


3. 配置地狱

  • Webpack

    为了兼容 IE11,我们写了 160 行的 webpack.config.js

    css 复制代码
    module.exports = {
      entry: { main: ['core-js/stable', 'regenerator-runtime/runtime', './src/index.tsx'] },
      output: { publicPath: process.env.ASSET_PATH || '/' },
      module: {
        rules: [
          { test: /\.tsx?$/, use: ['babel-loader', 'eslint-loader'] },
          { test: /\.less$/, use: [MiniCssExtractPlugin.loader, 'css-loader', 'postcss-loader', 'less-loader'] },
          { test: /\.(png|jpg|jpeg|gif|svg)$/, type: 'asset', parser: { dataUrlCondition: { maxSize: 8192 } } }
        ]
      },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 './public/index.html' }),
        new CompressionPlugin({ algorithm: 'gzip' })
      ],
      optimization: {
        splitChunks: {
          chunks: 'all',
          cacheGroups: {
            vendor: { test: /[\\/]node_modules[\\/]/, name: 'vendors', priority: 10 }
          }
        }
      }
    };

    新人 2 天才能跑起来。

  • Vite

    php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react()],
      server: { port: 3000 },
      build: { outDir: 'dist' }
    });

    30 秒上手,剩下交给官方插件。


4. 生产构建

  • Webpack
    npm run build 跑 3 min 10 s,产物 4.2 MB(gzip 后 1.1 MB)。

    • 需要手动配 SplitChunksPluginBundleAnalyzerPlugin 做体积优化;
    • 多入口时要做 runtimeChunk: 'single',否则重复 polyfill 爆炸。
  • Vite

    同一套代码,Rollup 构建 38 s,产物 3.8 MB(gzip 后 0.9 MB)。

    • 默认 tree-shaking 更激进,Ant Design 的未使用组件直接消失;
    • 动态 import 自动拆包,无需手写魔法注释。

5. 兼容性

  • Webpack

    能无痛打到 ES5,IE11 白屏率 < 1%。

    代价:polyfill + 降级语法,打包体积 +25%。

  • Vite

    开发阶段默认只支持现代浏览器(ES2020+)。

    需要 IE11 时:

    • @vitejs/plugin-legacy
    • 会自动生成 legacy bundle + polyfill,构建时间 + 40%,但 DX 仍比 Webpack 快。

6. 微前端/Module Federation

  • Webpack 5
    我们主应用用 ModuleFederationPlugin 动态加载子应用:

    css 复制代码
    new ModuleFederationPlugin({
      name: 'host',
      remotes: {
        marketing: 'marketing@http://localhost:3001/remoteEntry.js'
      }
    })

    子应用独立部署,共享 React、antd,节省 300 KB 流量。
    Vite 目前社区有 vite-plugin-federation,但功能、稳定性还没对齐 Webpack,复杂场景慎入。


7. 迁移成本

  • Webpack → Vite
    我们 3 人 2 周把 70% 的子项目迁完:
    • webpack-dev-server 代理配置抄到 vite.config.ts
    • file-loader/url-loader 换成 import.meta.glob
    • 遇到 CommonJS 老库(如 moment)加 optimizeDeps.include 强制预构建。
      遗留的 30%(Module Federation 子应用、低版本浏览器)继续留在 Webpack。

一句话总结

  • 新项目、小团队、追求开发效率 → 直接上 Vite。
  • 要 IE11、Module Federation、超大型 monorepo → 继续 Webpack,或两者并存:主应用 Webpack,子应用 Vite。
相关推荐
90后的晨仔28 分钟前
Mac 上配置多个 Gitee 账号的完整教程
前端·后端
PAK向日葵35 分钟前
【算法导论】一道涉及到溢出处理的笔试题
算法·面试
无敌最俊朗@43 分钟前
Qt 自定义控件(继承 QWidget)面试核心指南
开发语言·qt·面试
清***鞋44 分钟前
转行AI产品如何准备面试
人工智能·面试·职场和发展
成成成成成成果44 分钟前
软件测试面试八股文(一)
面试·职场和发展·测试用例·压力测试
少年阿闯~~1 小时前
CSS——实现盒子在页面居中
前端·css·html
开发者小天1 小时前
uniapp中封装底部跳转方法
前端·javascript·uni-app
阿波罗尼亚1 小时前
复杂查询:直接查询/子查询/视图/CTE
java·前端·数据库
正义的大古1 小时前
OpenLayers地图交互 -- 章节九:拖拽框交互详解
前端·vue.js·openlayers
三十_A2 小时前
【实录】使用 Verdaccio 从零搭建私有 npm 仓库(含完整步骤及避坑指南)
前端·npm·node.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