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TA为什么要加上软阈值激活函数?r若没有L1 正则化也要加其他激活函数吗?

一、加上软阈值函数 (Soft-thresholding)是因为 LISTA(以及它的前身 ISTA)本质上是在求解一个 带 L1 正则化的稀疏优化问题

min⁡x12∥y−Ax∥22+λ∥x∥1 \min_x \frac{1}{2} \|y - Ax\|_2^2 + \lambda \|x\|_1 xmin21∥y−Ax∥22+λ∥x∥1


1. 从数学角度看

  • λ∥x∥1\lambda \|x\|_1λ∥x∥1 是稀疏约束项(L1 范数)

  • L1 正则化的解不是普通的线性解,而是一个 非线性收缩映射

  • 在凸优化里,L1 正则化的**近端算子(Proximal Operator)**就是软阈值函数:

    Sθ(z)=sign(z)⋅max⁡(∣z∣−θ,0) S_{\theta}(z) = \mathrm{sign}(z) \cdot \max(|z| - \theta, 0) Sθ(z)=sign(z)⋅max(∣z∣−θ,0)

  • 这一步负责把小于阈值的系数"压成 0",让解更稀疏。

如果没有软阈值:

  • 迭代就变成纯线性运算
  • 得到的 xxx 不会强制稀疏化
  • 无法实现稀疏编码的本质目的

2. 从信号处理角度看

  • 软阈值 = 非线性去噪
    对高频的小系数(噪声)直接归零,对大系数(有用信号)略微收缩
  • 在稀疏表示里,这个非线性就是用来剔除无关成分
  • 类似小波去噪、压缩感知恢复里的软阈值

3. 在 LISTA 中的作用

  • LISTA 将 ISTA 的每一步迭代展开成一层网络

  • 每层的更新:

    x(k+1)=Sθk(W(k)y+G(k)x(k)) x^{(k+1)} = S_{\theta_k} \left( W^{(k)} y + G^{(k)} x^{(k)} \right) x(k+1)=Sθk(W(k)y+G(k)x(k))

    • 线性部分 W(k)W^{(k)}W(k), G(k)G^{(k)}G(k):负责拟合梯度下降的方向
    • 软阈值 SθkS_{\theta_k}Sθk:负责稀疏化
  • θk\theta_kθk 也可以是可学习的参数,这样每一层都能自动学到最优稀疏化强度

总结

  • ISTA 里软阈值是固定的数学推导结果
  • LISTA 里软阈值仍然必须存在(否则就不是稀疏编码),但阈值大小可以学习,甚至可以每层不同
  • 它是唯一能把"线性迭代"变成"稀疏解"的关键非线性

二、不一定,是否加其他激活函数取决于你问题的目标和约束类型。

1️⃣ 为什么在 L1 正则化 问题中必须有软阈值

  • L1 正则化(稀疏约束) 对应的稀疏先验是 拉普拉斯分布
  • ISTA / LISTA 的迭代更新中,软阈值(Soft Thresholding, shrinkage)就是 L1 正则项的解析近似解(proximal operator)。
  • 如果去掉软阈值,迭代就不再收缩系数,也就无法得到稀疏解。
  • 因此,有 L1 正则化 ⇒ 必须要有 soft-threshold 激活。

2️⃣ 如果 没有 L1 正则化

那就要看你的目标函数形式:

约束类型 / 先验 对应激活函数(prox算子)
L1 范数稀疏约束 软阈值 soft-threshold
L0 范数稀疏约束 硬阈值 hard-threshold
非负约束 ReLU(max(0,·))
L2 范数正则化 缩放(不需要非线性激活)
有界区间约束 Clip(裁剪到区间)
组稀疏 (group L1/L2) group soft-threshold
核范数正则化(低秩) 奇异值软阈值 (SVT)

3️⃣ 为什么不加激活函数可能出问题

如果完全没有非线性(激活函数),LISTA 就退化成了 纯线性迭代

x(k+1)=W1y+W2x(k) x^{(k+1)} = W_1 y + W_2 x^{(k)} x(k+1)=W1y+W2x(k)

这样:

  • 无法施加先验约束(如稀疏、非负)
  • 网络就只能拟合到最小二乘解(类似普通反卷积),欠约束时会过拟合
  • 在欠定系统下甚至没有稳定解

4️⃣ 总结逻辑

  • 有 L1 正则化 → 必须软阈值(或变种)
  • 无 L1 但有其他约束 → 激活函数要换成对应约束的 prox 算子
  • 无任何约束 → 可以不加激活,但这时 LISTA 本质上就不是"稀疏重构"了,而只是个可学习的线性迭代器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画一个 "ISTA/LISTA激活函数选择决策图" ,让不同正则化 → 对应的激活函数一目了然。

这样你以后设计可学习迭代网络时可以直接查表用。


相关推荐
陈辛chenxin6 小时前
【大数据技术07】分类和聚类算法
神经网络·决策树·分类·聚类·分类算法
编程小白_正在努力中9 小时前
神经网络深度解析:从神经元到深度学习的进化之路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
无风听海10 小时前
神经网络之经验风险最小化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神经网络
东皇太星10 小时前
ResNet (2015)(卷积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cnn
DuHz11 小时前
无线通信与雷达感知融合的波形设计与信号处理——论文阅读(上)
论文阅读·信号处理
DuHz12 小时前
无线通信与雷达感知融合的波形设计与信号处理——论文阅读(下)
论文阅读·汽车·信息与通信·信号处理
强化学习与机器人控制仿真1 天前
RSL-RL:开源人形机器人强化学习控制研究库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stm32·神经网络·机器人·强化学习·模仿学习
海边夕阳20061 天前
【每天一个AI小知识】:什么是循环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经验分享·rnn·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机器学习
高洁012 天前
【无标具身智能-多任务与元学习】
神经网络·算法·aigc·transformer·知识图谱
徒慕风流3 天前
GeoSight:基于 Open3D 与 PySide6 的参数化 3D 模型处理与实时点云监控工具
计算机视觉·3d·信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