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理解提示微调(Prefix Tuning/Prompt Tuning/P Tuning)

📚 微调系列文章

一文了解微调技术的发展与演进
一文搞懂 LoRA 如何高效微调大模型
LoRA详细步骤解析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规模和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全参数微调变得成本高昂且不灵活。

提示微调作为一种新兴的参数高效微调方法,通过调整输入提示(Prompt)而非模型权重,实现了更轻量、高效的模型定制。

在深入了解提示微调前,大家可以带着这三个问题阅读本文:

  1. 传统微调和提示微调的区别是什么?
  2. 提示微调的核心原理和实现方式有哪些?
  3. 采用提示微调时,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所有相关源码示例、流程图、模型配置与知识库构建技巧,我也将持续更新在Github:LLMHub,欢迎关注收藏!


一、背景与挑战

传统微调需要更新模型的全部或部分权重,带来:

  • 显著的计算资源消耗
  • 大量存储开销
  • 多任务场景下管理和部署复杂。

提示微调则通过设计和学习"软提示"向模型注入任务信息,避免修改模型参数,极大降低训练成本和维护复杂度。


二、提示微调的核心技术原理

提示微调的关键是将任务信息编码为可学习的连续向量(软提示),附加到输入序列前端:

  • 软提示向量:一组可训练的嵌入,不是自然语言文本,直接与输入拼接。
  • 冻结模型参数:模型权重保持不变,仅训练提示向量。
  • 优化目标:通过反向传播调整软提示,使模型在特定任务上表现优化。

这种方式本质上是调整模型的"输入上下文",引导模型生成符合任务需求的输出。


三、常见实现方式

1. Prefix Tuning

Prefix Tuning 是一种针对预训练Transformer模型的参数高效微调方法。它的核心思想是在Transformer的每一层输入中,加入一组可训练的"前缀向量"(prefix vectors),这组向量作为额外的上下文信息,会参与注意力机制的计算。

具体来说,这些前缀向量被附加在键(Key)和值(Value)矩阵之前,使得模型在计算自注意力时,能够感知到这些新的上下文信息,从而调整模型输出。


特点

  • 只需训练前缀向量,不需调整模型原有参数,极大减少微调时的参数量。
  • 保持模型主体权重不变,适合大模型微调和多任务共享
  • 前缀向量长度和Transformer层数相关,通常长度较短,训练成本低。

2. P-Tuning

P-Tuning 是一种基于"可训练提示词"(prompt tokens embedding)的微调技术,专注于优化模型对任务提示的理解。它通过引入一串可训练的虚拟token,这些token对应的嵌入向量在输入序列之前附加,作为模型输入的一部分。

与传统的"硬提示"(固定的自然语言提示词)不同,P-Tuning使这些提示词向量是可训练的 ,能够根据具体任务自动学习最优的提示表征,从而提升下游任务性能。
特点

  • 训练过程中只调整提示词嵌入,不修改模型主体参数。
  • 通过反向传播,优化提示词嵌入,使模型更好地理解任务意图。
  • 支持对复杂任务的高效适配,且效果通常优于手工设计的提示。

3. Prompt Tuning

Prompt Tuning 是一种极简的微调方法,仅训练与提示相关的嵌入向量,并将其直接附加在模型的输入层。它可以看作是P-Tuning的简化版本,关注在输入层增加可训练的提示嵌入,帮助模型更好地聚焦任务信号。

这种方法通常只需训练很少的参数,极大减少了计算和存储开销,适合资源有限的场景。
特点

  • 优化提示嵌入,参数量极小,训练效率高。
  • 直接修改输入嵌入层,与模型结构无关,容易实现。
  • 对模型保持高度"黑盒"性质,不干扰内部权重。

四、提示微调的优势与适用场景

  • 显存和计算效率高
    只训练少量提示参数,显著降低训练和存储成本。
  • 多任务适配便捷
    通过替换提示即可切换任务,简化部署。
  • 避免模型破坏
    原模型权重不变,减少微调带来的过拟合风险。
  • 适用范围广
    NLP任务、文本生成、对话系统、少样本学习等场景表现优异。

五、怎么使用?

  • 选择合适的提示长度和初始化方式,有助于加速收敛。
  • 不同模型和任务对提示设计敏感度不同,需进行实验验证。
  • 软提示虽然高效,但在部分复杂任务上性能可能逊色于全参数微调。
  • 结合其他微调技术(如 LoRA)可进一步提升效果。

最后我们回答一下文章开头提出的三个问题:

  1. 传统微调和提示微调的区别是什么?
    传统微调修改模型权重,成本高且部署复杂;提示微调仅训练输入提示,成本低,易于多任务切换。
  2. 提示微调的核心原理是什么?
    通过训练可学习的软提示向量附加到输入,调整模型的上下文理解,实现任务定制而不修改模型权重。
  3. 采用提示微调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需合理设计提示长度和初始化,关注模型与任务的适配性,可能需结合其他微调方法提升性能。

关于深度学习和大模型相关的知识和前沿技术更新,请关注公众号coting!

相关推荐
cur1es3 分钟前
数据结构Java--8
java·数据结构·算法·散列表
tainshuai15 分钟前
朴素贝叶斯:用 “概率思维” 解决分类问题的经典算法
算法·分类·数据挖掘
Y200309162 小时前
支持向量机核心知识总结
算法·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
小巫程序Demo日记2 小时前
插入排序讲解
数据结构·算法·排序算法
CoovallyAIHub3 小时前
应对不平衡数据集:MixUp、CutMix与Focal Loss实战指南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薛定谔的算法4 小时前
深入探索 ES6 中的 Map 数据结构
前端·javascript·算法
CoovallyAIHub4 小时前
AI如何一眼看穿鱼群健康?看改进HRNet模型实现水下健康监测
深度学习·算法·计算机视觉
稳兽龙4 小时前
codeforces(1045)(div2)D. Sliding Tree
c++·算法··路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