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 推理任务全解析:大模型的“高中数学试炼场”

1. 背景:从 GSM8K 到 MATH

在大模型推理能力的研究路径中,GSM8K 常被看作"小学---初中级别"的推理基准。它考察的是简单的应用题,强调逐步推理(Chain-of-Thought, CoT)。

但是,研究人员很快遇到了一个瓶颈:

👉 如果要真正评估大模型的 高级数学能力(包括代数、几何、概率、数论),GSM8K 的难度明显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21 年由 Hendrycks 等人提出了 MATH 数据集 (Measur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With the MATH Dataset),它是 高中和大学入门级别数学问题的公开基准

MATH 的目标,就是把大模型从"算术助手"推向"数学竞赛解题者"。


2. 原理:MATH 数据集是如何构建的?

2.1 数据集规模与来源

MATH 数据集收录了 12,500 道英文数学题,难度覆盖:

  • 高中课程(代数、几何、三角、概率、微积分入门)

  • 数学竞赛题(AMC、AIME、Math Olympiad 等)

  • 部分大学入门课程题

数据集分为:

  • 训练集:7,500 题

  • 测试集:5,000 题

2.2 数据特点

与 GSM8K 相比,MATH 的题目有三个显著特征:

  1. 推理深度更高 :往往需要 5--10 步运算,甚至需要公式推导。

  2. 知识广度更大 :涉及 组合数学、概率论、初等数论 等,远超日常应用题。

  3. 格式更复杂:题目可能包含图形描述、条件约束、符号公式。

举个例子(来自 MATH 数据集):

复制代码
Problem: Fi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integers less than 1000 that are divisible by 7 but not divisible by 3.
Answer: 285

这道题目需要两步推理:

  1. 统计 1000 内 7 的倍数

  2. 去掉同时是 3 的倍数(即 21 的倍数)


2.3 设计目标

MATH 的核心目标是:

  • 验证大模型能否像人类解题者一样,综合运用数学公式与逻辑链条

  • 推动 Chain-of-Thought (CoT) 在更高难度题目上的应用

  • 为"数学专用模型"提供训练语料(例如 Minerva、MathGPT、Qwen-Math 等)

如果说 GSM8K 是 小学奥数班 ,那么 MATH 就是 数学竞赛训练营


3. 实践:大模型如何应对 MATH?

3.1 直接问答(失败案例)

最初,研究者将 MATH 题目直接输入 GPT-3,结果准确率只有 6.9%。这说明单纯的语言预测无法解决复杂数学问题。

示例:

复制代码
from openai import OpenAI
client = OpenAI()

prompt = "Fi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integers less than 1000 that are divisible by 7 but not divisible by 3."

resp = 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
    model="gpt-3.5-turbo",
    messages=[{"role": "user", "content": prompt}]
)

print(resp.choices[0].message.content)

输出常常是"瞎猜"的结果,而不是完整的数学推理链条。


3.2 Chain-of-Thought (CoT)

当研究者在 Prompt 中加入 "Let's think step by step",模型表现大幅提升。

示例:

复制代码
prompt = """Fi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integers less than 1000 that are divisible by 7 but not divisible by 3.
Let's think step by step."""

输出:

复制代码
Numbers divisible by 7: floor(999 / 7) = 142
Numbers divisible by 21: floor(999 / 21) = 47
So valid numbers = 142 - 47 = 95
Answer: 95

👉 尽管这个例子最后结果算错(正确答案是 285),但已经显著改善了逻辑完整性。


3.3 专门化微调(Fine-tuning)

Google 在 2022 年推出 Minerva 模型,专门在 MATH 数据集及其他数学题库上进行微调。结果显示:

  • GPT-3 在 MATH 上准确率 6.9%

  • PaLM + CoT 在 MATH 上准确率 34%

  • Minerva-62B 在 MATH 上准确率 50.3%

这说明 专门化训练 + CoT 能让模型逼近人类高中生水平。


3.4 工程实践:如何评测 MATH?

我们可以用 HuggingFace 直接加载 MATH 数据集并做简单评测:

复制代码
from datasets import load_dataset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AutoTokenizer, AutoModelForCausalLM, pipeline

# 加载数据
math_dataset = load_dataset("hendrycks/math", split="test")

# 使用开源模型
model_name = "Qwen/Qwen2-Math-7B"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model = AutoModelForCausalLM.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pipe = pipeline("text-generation", model=model, tokenizer=tokenizer, device=0)

# 构造 prompt
prompt = """Problem: Find the number of positive integers less than 1000 that are divisible by 7 but not divisible by 3.
Let's think step by step."""

output = pipe(prompt, max_new_tokens=256, do_sample=False)
print(output[0]["generated_text"])

运行后,你会发现:

  • 不加 CoT → 大概率答错

  • 加 CoT → 能够完整写出推理过程,但结果是否正确取决于模型数学基础


4. 对比:MATH vs GSM8K

数据集 题量 难度 特点 应用场景
GSM8K 8.5K 小学-初中 应用题,数值推理 推理入门基准
MATH 12.5K 高中-大学 代数、几何、概率、数论 高级推理与专门化训练
MMLU 57K 大学本科 学科知识理解 常识与跨学科能力
AQUA-RAT 100K 初中-高中 多项选择数学题 自动解题与答题系统

可以看到:

  • GSM8K 注重 基础推理链条

  • MATH 注重 高级数学能力

  • 两者在研究路径上是 递进关系:先在 GSM8K 证明 CoT 有效,再在 MATH 进行更难任务的突破。


5. 图示:MATH 解题链条

复制代码
flowchart TD
    A[读题] --> B[提取条件]
    B --> C[选择公式/方法]
    C --> D[逐步推理计算]
    D --> E[验证结果合理性]
    E --> F[输出答案]

上图展示了大模型在 MATH 数据集上的解题过程:

  • 与 GSM8K 不同,这里通常需要 公式选择(比如概率公式、排列组合公式),而不仅仅是算术。

6. 总结与升华

MATH 数据集的意义,远不止是一份题库。它代表了大模型推理从"能算账"走向"能解题"的关键一步。

  • 它逼迫研究者面对更复杂的逻辑链条:如何处理代数推导、数论整除性、概率组合?

  • 它推动了 CoT 与 Self-Consistency 的广泛应用:没有这些方法,大模型在 MATH 上几乎寸步难行。

  • 它直接催生了数学专用大模型:Minerva、MathGPT、Qwen-Math,这些模型都以 MATH 为训练基准。

未来,随着 符号推理(Symbolic Reasoning)+ 神经网络 的结合,MATH 可能会被更难的数据集(如 MATH-500K 或 OlympiadBench)取代。但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就像 ImageNet 之于计算机视觉:奠定了推理能力的衡量标准


📚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长河_讲_ITIL45 小时前
预告:AI赋能IT服务管理实践 |2025 “数字化时代的IT服务管理“Meetup-深圳站(9月20日)
大数据·运维·人工智能·itil·itil认证·itil培训
敖丙5 小时前
Nano Banana一战封神,实际效果测评
人工智能·gpt
stbomei5 小时前
2024 年 AI 技术全景图:大模型轻量化、多模态融合如何重塑产业边界?
人工智能
凉凉的知识库6 小时前
学习笔记:在PySpark中使用UDF
大数据·python·spark
币圈小菜鸟6 小时前
Selenium 自动化测试实战:绕过登录直接获取 Cookie
linux·python·selenium·测试工具·ubuntu·自动化
咔咔一顿操作6 小时前
第六章 Vue3 + Three.js 实现高质量全景图查看器:从基础到优化
开发语言·javascript·人工智能·ecmascript·threejs
学步_技术6 小时前
增强现实—Gated-attention architectures for task-oriented language grounding
人工智能·语言模型·ar
fantasy_arch6 小时前
8.5 循环神经网络的从零开始实现
人工智能·rnn·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