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寻找皮肤轮廓预处理

注意此方法处理的是CT影像。

问题是:原来对于CT影像寻找轮廓之前的预处理不合适,导致轮廓向体内偏移严重:

其实原因就是分割阈值过大。

主要处理步骤如下:

复制代码
 
python 复制代码
img = all_ds[i].pixel_array
 # 归一化
 norm = cv2.normalize(img, None, 0, 255, cv2.NORM_MINMAX).astype(np.uint8)
 ​
 # 开运算
 kernel = cv2.getStructuringElement(cv2.MORPH_RECT, (7, 7))
 opening = cv2.morphologyEx(img, cv2.MORPH_OPEN, kernel)
 ​
 # 使用Otsu阈值分割 
 ret, binary = cv2.threshold(opening, 0, 255, cv2.THRESH_BINARY + cv2.THRESH_OTSU)
 _, final = cv2.threshold(opening, ret, 255, cv2.THRESH_BINARY)
 ​
 contours, _ = cv2.findContours(final, cv2.RETR_EXTERNAL, cv2.CHAIN_APPROX_NONE)
 # 提取最大轮廓,这是我们要的最大外围轮廓
 ctr = max(contours, key=cv2.contourArea).squeeze()

根据手头上几个CT影像的测试结果,自认为经过上面的处理得到的结果是较好的。

此前,在otsu阈值分割之前采用的是闭运算而不是开运算,实验结果是采用闭运算轮廓会出现"不规则锯齿"问题。而开运算则避免了这个问题。我认为,闭运算先膨胀再腐蚀,填补内部小空洞,对物体边缘的作用是更"模糊化",即使得前景和背景过度更平滑,区别更不明显;而开运算先腐蚀再膨胀,去除噪声小白点,对物体边缘的作用是更"清晰化",即使得前景和背景区分的更明显。

同时,在otsu之前一般会有高斯模糊处理,最初我也这个操作。但是,在这个任务中我们目的是更清晰的找出身体的最外围轮廓,让前景、背景区别更明显,模糊化不利于这个效果,所以去掉,实验结果显示去掉后效果也会变好。

缺点:

采用开运算之后偶尔几张影像会出现"内凹"现象,推测原因是开运算腐蚀过于严重,但总体来看,采用开运算利大于弊。

相关推荐
习习.y9 小时前
python笔记梳理以及一些题目整理
开发语言·笔记·python
撸码猿9 小时前
《Python AI入门》第10章 拥抱AIGC——OpenAI API调用与Prompt工程实战
人工智能·python·aigc
qq_386218999 小时前
Gemini生成的自动搜索和下载论文的python脚本
开发语言·python
vx_vxbs6610 小时前
【SSM电影网站】(免费领源码+演示录像)|可做计算机毕设Java、Python、PHP、小程序APP、C#、爬虫大数据、单片机、文案
java·spring boot·python·mysql·小程序·php·idea
烤汉堡12 小时前
Python入门到实战:post请求+cookie+代理
爬虫·python
luod12 小时前
Python异常链
python
我不是QI12 小时前
周志华《机器学习---西瓜书》 一
人工智能·python·机器学习·ai
今天没ID12 小时前
Python 编程实战:从基础语法到算法实现 (1)
python
二川bro13 小时前
Python在AI领域应用全景:2025趋势与案例
开发语言·人工智能·python
棒棒的皮皮13 小时前
【Python】Open3d用于3D测高项目
python·3d·open3d